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共27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共2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共27页).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定量分析应考数实考数总分均分交卷数及格率各分数段100/8584/8079/7069/6059/3535分以下46人46人100分89分1009512人16人10人6人1人1人定性分析1.成效简述:经过上学期的努力,改进叫学方法,成效良好。1.问题摘要:阅读题孩子们回答的非常好,平时下了不少功夫。1.改进设想:这学期要继续改进教经学方法从听,说,读,写方面紧抓。赫店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评析表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
2、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1、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2、安全使用煤气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3、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二、游泳时要注意安全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三、交通安全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
4、停”。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四、 发生火灾怎么办1、 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2、 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3、 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201班2016.9.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
5、课外书报的习惯。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观察图画1 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 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的?二.小结要领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左右两臂自然平放目光课本保持距离眼睛课本距离一尺三.模仿评判1 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2 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四集体训练1 观察下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 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
6、怎样。3 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4 指名几个学生摆正姿势,朗读一篇短文。5 集体评判。6 学生齐读已学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7 小结。第二课时一 整体感知图画1 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2 简说图意。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1 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2 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3 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感情4 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5 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
7、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1 观察左下方小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指名学生模仿表演。2 观察中间小图。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3 观察右边小图。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四小结。第三课时一 观察上边三幅图1 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2 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8、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 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4 观察第三幅图。5 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6 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二观察下边三幅图1 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2 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3 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4 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三总结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本课7个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火”、“欠”,能正确书写生字“烟”、“灯”、“歌”。2、正确、流利
9、有感情地朗读词串。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3、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读词,写字。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写好生字。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田字格本、铅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出示江南渔舟、民居、荷塘图,引入新课。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诱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二、借助拼音,初读识字。(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拼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熟。同时拿出笔来,在难发
10、的音下面画上“三角形”,再多读几遍。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在此就给了学生一个做发现者的机会。2、同桌互读。师:互相听,互相评一评。3、检查成果。(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qi yn l x u dn秋 烟 芦 夕 归 歌 灯(2)出示课文:jn qi yn b shu xin金 秋 烟 波 水 乡l wi ln u h tn芦 苇 菱 藕 荷 塘x yn u zhu y 夕 阳 归 舟 渔 歌fn y dn hu yu un枫 叶 灯 火 月 光指名说说易读错的音节,学生领读。圈出整体认读音
11、节,指名说,齐读。(二)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字音。1、指名分行读韵文,师相机指导词串的读法。(每个词语中间要有停顿,每行词语用一口气读完。)2、男女生赛读。女生读一、二行,男生读三、四行。边读边回忆词串的读法。3、去掉拼音,有节奏地拍手齐读。(1)教师示范,讲解:每行用四拍完成,第四拍只拍手不读词。(2)师生拍手齐读。(3)学生拍手齐读。【注】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三、读词成串,走入“水乡”。过渡: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儿的。但还不够,你要是再走近一点儿去水乡看看,了解了那里的美,你一定会读得更有味道。(一)认识 “
12、水乡” “烟波”1、出示“水乡”词语、图片,认读,理解“水乡”。师:你知道什么样的地方叫做“水乡”吗?(湖泊、河流多的地方)2、感受“烟波”,认读“烟波”。师:水乡的水真清啊!水面上常常飘荡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看到这幅景象你会想到课文中的哪个词语呢?出示“烟波”【注】将一个词置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辨析,能准确地把握它的意思和用法。 3、齐读 “烟波” “水乡”。(二)学习第二行1、出示词语“荷塘”,认读。用一个词语概括印象中的“荷塘”,指名说。出示荷塘图片。2、认识“菱”“藕”过渡:荷塘真美啊!不过荷塘里不仅只有美,还有很多更有价值的东西呢!你知道在荷叶底下,在荷塘的泥土里有什么吗?说说“藕”,出
13、示“藕”的图片。出示“菱”图片,认识“菱”。3、了解“芦苇”4、指名读第二行,学生点评、领读。(三)学习第三行 1、回忆“夕阳”师:水乡的荷塘物产丰富,我们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就要下班了。这时的太阳我们叫它夕阳(出示词语)。2、了解“归舟”3、欣赏“渔歌”,体会渔民丰收的喜悦。出示词语“渔歌”,播放渔歌。4、教师指导朗读。指名读第三行,老师点评。5、齐读。 (四)说说“金秋”1、想象“金秋”师:水乡的夕阳美吗?告诉你们江南的美还远不只这些,尤其是秋天。学生回忆秋天。2、出示组图。指名说说江南的秋天。(师相机引导。)3、小结:是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把秋天称之为
14、金秋。出示词语“金秋”(五)配乐朗读,感受水乡的“美”过渡:这样的江南水乡、这样的金秋,你觉得美吗?那就请你带上你的心情,带上你的表情,端起书本再自由地读一读这篇韵文吧!(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指导。)1、学生带着感情自由读全文。2、老师配乐范读,学生评议。(老师在学生自己的评论中引导朗读。)3、指名读。4、分组赛读。5、拍手齐读。【注】朗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全面欣赏、品味的过程。6、回顾,记忆 (提示: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边读边连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水面上飘荡着的(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边看到了( ),认识了水底的( )。夕
15、阳落山时,我们看到了( ),听到了( )。枫叶飘零的夜晚我们又看到了远处的( )和( )。【注】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不仅是对原文的重现与记忆。同时也是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一)认识“火”、“欠”。1、认识火字旁, 说说它与平时的“火”字有什么不一样。 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2、说说本课中带有火字旁的生字。(指名说,大屏幕出示答案。)想一想为什么“烟”和“灯”都用“火”作偏旁。3、说说带有“欠”的生字。(指名说,大屏幕出示答案。)(二)指导书写“烟”、“灯”、“歌”。1、出示“烟”、“灯”、“歌”,齐读。2、学生观察,指名说识记
16、方法。 【注】课堂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去教学识字,教师带领学生循着一个固定的套路反复地去拼字音,数笔画,说部件,联词语。这样固然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千篇一律的教学形式,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比较低。现在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儿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记字,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注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了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3、出示笔顺表,学生自学生字的笔顺。4、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位置、笔顺。(“烟”“灯” “歌”都是左右结构,其中“烟
17、”和“灯”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而且写时左边要高于右边。而“歌”则是左宽右窄的,写时右边要略高于左边。)。5、学生描红(提示:坐姿、握笔姿势。)师生齐背儿歌:头正、身直、肩平、脚安。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垫着,小指在下藏着,笔尖朝前斜着,笔杆朝后躺着。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要求:每个字临写两次,没写好的字多临几次。6、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临写作业,师生共评。再临写。【注】让学生在实践中既动眼用心,又动手操作,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并在“读帖”、“描红”、“仿影”、“临帖”以及评议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火”、“欠”两个新偏旁,学会了写“烟”、“灯”、“歌”,本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安全教育 教案 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