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共4页).doc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2.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之后,将两者联系到一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的核心内容是: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果蝇做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二者分别从逻辑思维和实验证据两个方面把基因定位在了染色体上,从而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同时又为学习伴性遗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重走摩尔根的科学研究之路。二
2、、学情分析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学习生物的积极性高。而且学生对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画遗传图解、假说演绎法和减数分裂已经掌握的非常到位,为学习这节内容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学生学习难点在于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探究过程,由于课本只介绍了核心内容,学生对于控制果蝇的颜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存在困惑,所以我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我发现并解决问题。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加深对科学的热爱。四、教学重难点教学
3、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教学难点:领悟、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杂交试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重演萨顿、摩尔根当年的思维过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对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课件呈现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过程图。让学生观察对比染色体和遗传因子的变化,并总结规律。板书课题:“基因在染色体上”二、萨顿的假说:1假说的依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二者在哪些方面存在怎样的平行关系?学生的思路可能很乱,或不全,可以阅读课本并在导学案上填表来系统。然后课件呈现表格答案。2提出假说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行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基因由染
4、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引导学生推断二者位置关系。学生重新认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3介绍类比推理法指出:该假说是1903年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来的,介绍类比推理,并举例说明类比推理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学生由老师介绍发现萨顿假说需要实验验证。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课件简介摩尔根,诙谐指出摩尔根质疑萨顿的假说,也质疑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课件展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提出疑问,学生回答。可能的疑问有:白眼性状和红眼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矛盾吗?等指导学生分析上述问题,不全的老师补充。2针对问题,作出假说课件展示果蝇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因 染色体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