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概论说课稿(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旅游地理概论说课稿(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张晓兰一、课程分析1、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与作用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一门基础课程。前期我们开设旅游学概论课程做铺垫,打好基础,之后将开设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等课程,加强对课程的运用能力。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我国旅游业的形成发展、旅游构成及其变动趋势以及旅游区划,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生动的中国区域旅游的一些知识,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补充学生的旅游地理知识。同时也是旅游服务人员全面热情宣传中
2、国,推介中国的知识源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国旅游实务,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考察、线路设计、市场调研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立志献身旅游强国事业。 本课程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以旅行社、景区、饭店等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实现对导游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景区规划与开发等岗位职业能力与素养培养。因此教学中既要强调教育教学性,更要突出职业性,重在实践能力培养,强调教、学、做合一。 2、课程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本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将职场的真实性、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融
3、为一体,积极探索新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与地理的关系。(2)理解旅游客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和时空分布特征。(3)理解旅游区划的概念、目的、意义及原则。(4)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类型及分布地区。(5)掌握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状况以及本旅游区重要旅游景区和景点。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对旅游市场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能科学欣赏国内知名旅游景区、景点。情感态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与旅游文化,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旅游人文素质,提升旅游审美欣赏力和旅游审美
4、感受力。(2)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3、课程基本内容及重点和难点该课程讲述了旅游与地理的关系;旅游资源的概念、特性、分类和开发保护;旅游客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基本因素和时空分布特征;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和重要的旅游景点景区。重点:旅游客流形成的基本因素、时空分布特征;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地区分布;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色、重点景区和精品线路。难点:旅游与地理的关系;环境与旅游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客源市场的发展与结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旅游资源对
5、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根据各旅游区的资源优势分析该旅游区的发展优势,预测旅游资源发展前景。解决办法: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穿插组织提问、答疑、讲座、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活动;在课后,布置课后作业、小论文和参考书目,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要点与难点;指导学生实地调研,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常识。4、教学资源 本课程选用新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由刘杰英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与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如下特色:(1)思路创新。以旅游线路为主线去串讲旅游景点是本教材的主要特点,这样既照顾到成熟的旅游线路及老景点,也兼顾到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旅游线路及旅游景点。此外,本教材还根据旅游景点的特点设计
6、了相应的旅游线路。(2)内容完整。本教材根据各分区旅游发展的态势,将旅游资源一一进行介绍,并在小知识模块中补充了相关资料,便于学生自学。(3)图文并茂。旅游地理学科的空间地域特点要求学生的区域空间概念和看图解意的思维能力,除力求语言文字简明精要外,还精心设计了各种生动直观的图片,不仅提高了教材的文化品位,而且为学生的技能性表达能力提供了启迪性示范。(4)时代面向性强。能够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和行业企业最新发展水平,能够体现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二、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选取遵循地理科学的整体性、区域差异性与客观实践性、综合性原则,又强调旅游职业所
7、需要的区域空间识别能力和基本的旅游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能力。将理论阐述和实战演练贯穿于能力内容之中。内容按单元组合,知识结构上先总论后分论,技能结构上每单元先理论后技能。每单元以基础知识的为依托,以模拟情境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引入基础专业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全书分为地理学科理论、中国旅游资源地理和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三大板块。共16章,共安排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1学时,课堂实训25学时,占44.6%。知识模块顺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旅游地理学概述86中国旅游资源地理128中国旅游地理区划1111合计56模块一:(一、二、三章)旅游与地理的关系;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
8、象和基本任务;旅游客流的形成和特征;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块二:(四章)中国旅游资源特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分布地区;旅游资源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模块三:(五-十六章)旅游区划的概念、目的、意义及原则;十一大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状况;本地区的主要旅游景点和景区;分析各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预测旅游发展前景。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通过“感知理解
9、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教学。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2、详细讲授法在学生熟悉了旅游学的相关概念之后,我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对讲授的知识要点、系统、结构、联系等做到胸有成竹,同时注意学生反馈,调控教学活动的进行。讲授时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逻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或讲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讲中有导,讲中有练。讲授的内容具体形象,联系旧知对抽象的概念原理,尽量结合其他方法,使之形象化,易于理解。对内容进行精心
10、组织,使之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讲授过程中结合板书与直观教具提示教学要点,显示教学进程,使讲授内容形象化、具体化。3、多媒体教学法根据教学时间短、学习基础较差的实际和课程知识点多面广,区域空间概念强的特点,必须采取传统与现代化教学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声像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4、发现法发现法的基本的典型的学习过程是:(1)创造问题情境;(2)制定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3)学生分组讨论,发现补充,修改和总结。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能提高学生的
11、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能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态度;由于学生自己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所以能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学习的内容,并能更好地运用它。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学生思维活跃,有创造性;学生来源广泛,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学生没有涉足实践,缺乏实践经验,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学习方法单一,缺少科学方法指导。结论: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但求知欲望强烈,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储备,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所面临的是高职层次的学生,我们培养人才
12、的模式是“学历+技能”,所以我以“必需、够用”为尺度,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五、学习方法指导1、观察比较法 观察生活场景以及各种与旅游有关的现象 ,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解释和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是一种直接调查法。直接深入现场、进入一定情景中去,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观察仪器直接“接触”所研究对象,调查旅游及相关事物和现象。对于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学习,这一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它能收集到较真实可靠的一手材料,收集到直观、具体、生动的材料。让学生对所学的课本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
13、。六、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目前重理论轻能力的教育氛围下,学生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期末考试突击上,不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学全过程参与,难以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了强化平时学习,降低期末考试比例的措施。通过此改革,激励学生重视和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把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同时,根据人才市场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特征,结合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调整理论考试内容。在理论考试内容中增加实际案例分析部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由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成绩组成,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注重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和实践相结合。平时成绩
14、占总成绩30%,包括作业、课堂提问等期末成绩占总成绩40%,一般采取笔试形式进行考核。实践成绩占总成绩30%,包括课堂讨论、景点调研、案例分析等考试说明缺席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 七、教学实施教学中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中国旅游地理基本原理,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不脱离中国实际。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训,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案例的分析讨论等。以第七章 名山、秀水、
15、园林都市游-华东旅游区为例展示教学实施过程。(2课时)旅游区域的讲述我选用传统教学模式:章节式(单元式)教学模式,首先介绍整个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然后介绍每个旅游省突出其旅游特色,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老师介绍的景点设计旅游线路或某一景点的导游词1、导入新课(5分钟)首先提出问题:华东地区旅游业发展优势。上海旅游业龙头地位原因。2、讲授新课(4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各级旅游区的区域旅游特征。介绍本区域的重点旅游线路和景区、景点。这部分内容以理论讲述为主。3、实战演练(35分钟)课堂讨论课前提出的问题,并复习思考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产品优势、市场优势等问题。除课文中介绍的跨省区精品旅游线路外,要求学生课外网上搜索归纳上海市周边各省旅游发展情况,并根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特色,设计一条不同寻常的跨区旅游线路,考察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4、课堂小结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带领学生一起根据板书回顾区域旅游特色、重点旅游线路和景点介绍。5、布置作业欣赏上海世博园区和浦江风光带景观图片,让学生编写一段导游词。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