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建设方案(共53页).doc
《物流专业建设方案(共5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专业建设方案(共53页).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0月14日专心-专注-专业目录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 面向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实现物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2009年1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前九项都是工业制造业,物流业是唯一列入十大振兴产业的一个服务行业,可见国家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其中特别强调了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
2、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个省市自治区根据国家对物流业的发展支持,密集出台了各自对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效率之大,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上可知,我国现代物流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2.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山东省“蓝黄战略”实施的需要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几乎涵盖了一、二、三产的所有领域和部门,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山东省作为经济强省,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底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亿元,同比增长22.7%;物流产业完成投资2190亿元,同比增加25.7%。山东省政
3、府根据国务院对于物流产业的支持,也积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2009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2009至2011年我省物流产业发展的7大主要任务;2011年4月,山东省发改委发布了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要把我省建成全国九大物流区域之一,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基地,培育一批物流名牌企业,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2011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蓝黄战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无疑为山东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插上了双翼。而“
4、蓝黄战略”的实施,需要强大的现代物流体系的支持,需要物流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保障。因此,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技术的迫切需求在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行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中、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需求为100多万人。其中,对高职高专层次物流人才的需求占到了总需求量的60%。而且,随着我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作为其中重点扶植产业的现
5、代物流业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对中、高层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势必加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见图1)。图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数据来源: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在人才需求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物流企业急需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实现技术更新升级,提高管理规范化程度,对物流专业培训、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也产生了迫切的需求。与行业企业对物流人才与技术的迫切需求相比,物流人才与技术服务的供应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现代物流概念进入中国
6、较晚,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开设年限普遍不长、专业师资大部分是“从校园到校园”的“学院派”,普遍存在培养方式传统单一、实习实训条件较弱、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滞后行业发展等诸多问题,学生毕业后职业适应性差,难以实现真正的校企对接,导致社会需求巨大但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就业岗位的尴尬局面。由于专业师资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开发能力不足,难以解决企业的现实技术问题,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深入,企业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物流专业本身,急需通过系统化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综上所述,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既是实现产业体系战略调整、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也是满足行业人才需求、提升专业
7、建设整体水平的迫切要求。1. 立足鲁商集团优势产业,联手海尔集团等知名企业,校企深度合作我院隶属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鲁商集团)。鲁商集团产业分布广泛,涉足零售、房产、酒店、制药、物流配送等领域,拥有“鲁商”、“银座”、“福瑞达”等知名品牌。2010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两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八年增幅在30以上。鲁商集团拥有30万平方米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年配送货总值超过50亿元,可以为专业建设提供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技术资源。物流管理专业与海尔集团、中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佳怡物流有限公司有等知名物流企业广泛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其中“海尔小物流经理班”连续6年累计
8、输送500余名学生到海尔集团工作,学生的表现得到了海尔集团领导的高度认可,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走上物流经理岗位。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学会、山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山东商业经济研究所等3个行业机构均设在我校,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同时具备了与行业学会、研究机构密切联系、交流合作的良好条件。2. 以“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在我院,开创了国内企业类国家中心建设在企业所属大专院校、产学研用结合的独特模式。物流专业带头人王国利教授,同时担任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经常带领专业老师参与中心的科研项目,将中心的项目运作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既可以为老
9、师参与课题研究、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机会,又能将最前沿的物流理论和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给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改革思路。3. 建成省级品牌专业,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已建成管理学、物流设备操作实务等2门国家级精品课 ,商品学、物流信息技术实务等5门省级精品课;出版专著物流园区规划理论与实践1部、专业教材30余本。其中商品学被评为高职高专“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山东省优秀教材;主持(参与)教研、科研课题近10项,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包括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上述成果得到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认可,物流管理专业于2010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品牌专业。校内实训方面,已建成商品学
10、实验室、物流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叉车实训中心等4个校内实训基地,能较好地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形成了“单项验证性实验综合仿真业务模拟校内生产性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四大环节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实训方面,已与山东银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中外运、海信集团省内外2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全程参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稳定接收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就业,确保学生在毕业前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学生在实习期间,派驻专职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校企沟通和学生实习管理,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时感受到来自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的业务、知识指导,形成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的
11、校外学习模式。5. 拥有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优秀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物流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成员共计50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包括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5人。长期聘请的企业技术专家29人。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学历学源结构合理,大多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王国利教授,兼任国家物流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冷链物流及物流信息技术的研究,科研成果丰硕。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重大专项课题、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9项(团队成员年龄结构、知识水平、职称结构见图2)。 图2 团队成员年龄结构、知识水平、职称结构图物
12、流教学团队在王国利教授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国家农产品物流中心的资源优势,产学研用结合,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教学团队所承担的部分技术、科研、在职培训项目见表1)。表1 教学团队所承担的部分技术、科研、在职培训项目时间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服务对象20011.4-2012.1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工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工程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专项资金项目2010.12-2012.12易腐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其示范易腐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其示范“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0.12-2012.12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技术验证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技术
13、验证与应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2008.1-2010.12果蔬产地预冷、冷链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果蔬产地预冷、冷链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9.1-2011.12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供应链技术研究科技部专项2009.3-2010.12农产品物流商贸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物流商贸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山东省2010.5-2010.9“放心肉”工程省级监管平台建设项目“放心肉”工程研究技术商务部放心肉工程2008-2009山东省齐河县物流园区的规划齐河县园区规划齐河县2009山东省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与物流发展研究山东省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与物流发展研究山东省商
14、业经济学会2010银座“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企业培训银座2010鲁商汽贸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培训鲁商汽贸2010烟草系统人员转岗培训企业培训烟草系统2011鲁商集团新员工培训企业培训鲁商集团6人才培养成效突出,社会认可度高我校物流管理专业自成立以来至2011年已累计招生2300余人,连续9年新生报到率达到100%,2011年的招生录取最高分数517,平均分数436,就业率连续6年超过98%,初次就业率达到85%。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物流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多次获奖。往届毕业生中,已有超过30%的学生成长为岗位能手、技术标
15、兵,走上中级管理岗位;部分学生创业成功,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还有许多学生代表企业回母校交流合作、招聘学生。形成了山东商职物流专业的品牌效应,社会认可度、影响力不断扩大。(1. 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由于学校和企业的性质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存在一定问题。一些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双方合作的紧密度不够。如何做到共建共赢,各得其所,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2.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需继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传统,缺乏特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缺乏系统规划,主线不够清晰。3. 实训实习条件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建设,加快实训设备更新速
16、度由于我校物流专业学生数量较多,对实训实习设施设备的数量要求较高,现有条件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充实购买;部分实训设备需要更新、更换,以适应行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4. 加大力度推进专业建设服务产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物流专业在王国利教授的带领下,承担(参与)了很多研究课题和项目,专业教师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经验,但参与项目的层次、参与程度仍需提高;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历,需要到企业学习锻炼,尽快提高服务产业的能力。建设目标(一)专业建设目标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深化校企合作,创建“双线贯穿,全程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GBCE能力进阶的CDIO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建成一体化、系统开放的实
17、践教学体系,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技能鉴定服务;采用“前校后厂,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建成一支“双师素质高、服务能力强、专兼结构优”的省级教学团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利用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及“鲁商集团”两大平台,建成山东省物流人才培养培训、技术集成的四大基地:即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现代物流技术集成基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物流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在山东乃至全国兄弟院校物流专业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 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创建“双线贯穿,全程交互
18、”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 构建GBCE能力进阶的CDIO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资源统筹规划。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4门特色教材的编写、4门专业课程的考核标准制定。3. 建成一体化、系统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校内外物流师、叉车等职业资格培训及技能鉴定服务。完善校内3个物流实训中心,新建5个实训室。扩大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新建4个实习基地管理工作站,新建具有一定规模、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稳定型校外实习基地12家。建设规范校内实训室制度、校内工学交替过程控制制度、校外顶岗实习过程控制制度,完善实践教学内涵。4. 与山东银座物流配送中心合作成立实践基地,实践 “前校后厂,工学交替”
19、的教学模式。企业设备配备兼顾教学和生产的双重任务,集教学实训、短期培训和生产经营于一体;学校打破原有教学进程,学生分阶段进入企业实训实习;面对真实的职场环境和工作任务,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5. 建成一支“双师素质高、服务能力强、专兼结构优”的省级教学团队。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专业教师5名,增聘8名企业兼职教师、5名客座教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实施“双导师”制。6专业建设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为标准,借鉴第三方独立测评机构对项目质量过程监控的成功经验,系统化、标准化建设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完善物流职业经理资质认证项目(CPLM)和物流师
20、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实施过程控制,健全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反馈控制。(二)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物流产业,针对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和国际货运代理三大就业领域的仓储配送、运输、采购、外贸单证等相关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适应物流行业人才要求的优秀高端技能型物流专门人才。(三)教学质量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大学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基础知识;掌握仓储、运输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人文、艺术、现代科技等拓展性知识。能力目标:物流企业所需的仓储、运输及配送管理能力;生产企业所需的采
21、购、生产物流管理能力;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操作能力。素质目标: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快速适应新岗位能力;较强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四)监测指标为保障人才培养及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制定各项监测指标,以确保工作达到建设要求。专业建设各环节设置的监测指标如表2所示。表2 监测指标序号监测指标建设标准1毕业生双证书率100%2大赛获奖数量与质量2次/国家级、省级3初次就业率98%4年底就业率100%5初次就业对口率70%6用人单位满意度90%7毕业生5年跟踪数据30%8毕业生创业数量10%9新生报到率90%10社会培训1600人次11技术服务2个12社会服务5项
22、13横向科研课题2个14专业标准规范完善15课程标准规范完善(一)创建“双线贯穿,全程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1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实现校企一体化办学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海尔集团、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储运有限公司、鲁商集团、山东佳怡物流有限公司、山东金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润发集团等大中型企业(集团)及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山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山东商业经济研究所等签订协议,成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审议通过理事会章程,确定组织机构和理事成员名单,在理事会框架下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育教学改革等校企合作事项,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理事会组织机构建有一个专业指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专业 建设 方案 5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