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大纲(共10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学教学大纲(共10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教学大纲(共109页).doc(10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名称:水产养殖学学 院:海洋学院2014年11月21日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8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生物学课程名称(英文):Biology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教材名称:普通生物学,顾德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自编实验教材水产养殖综合实验指导书开设学期:1年级第1学期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等先修课程:初中生理卫生、高中生物学课程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学分:3.5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生物学是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生物课程,是研究生物体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2、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 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 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3. 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4. 初步学习基本的生物学英文名词术语;5. 适当介绍生命科学热点;6. 培养运用综合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和判断问题的能力。7. 引导学生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章 绪论1. 生物学的内涵与研究内容2. 科学和科学的方法3 生物学的发展简史4. 生命的基本特征5. 生命的组织层次6. 生物学的分科7.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学什么?如何学?第二章 生命的化学1.生命的元素构成2
3、.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三章 细 胞1.细胞的发现3. 细胞的形状、大小和类型4.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5. 生物膜和物质运输第四章 细胞的分裂、分化及凋亡1. 细胞周期2. 细胞分裂3. 细胞分化与衰老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代谢1.生物的代谢类型2. 酶3. 糖的分解代谢4. 其它物质的氧化5. 光合作用6. 共生固氮第六章 植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1. 植物基本组织与功能2. 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3. 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4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第七章 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1. 动物组织2. 动物的器官系统第八章 生理与调控1. 植物生理与调控2. 动物生理与调控第九章 生殖与发育1. 生
4、殖的基本类型2.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3. 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与衰老4. 细胞的全能性与生物克隆第十章 遗传与变异1.遗传与遗传图谱2. DNA和分子遗传3. 生物变异第十一章 生命的进化1. 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2. 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3. 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4. 物种的形成第十二章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2. 生物分类法和命名3.植物界4. 动物界5. 原核生物界6. 原生生物界7. 真菌界8. 病毒第十三章 环境与生态1. 环境及其对生物的影响2. 种群生态3. 生物群落4. 生态系统5. 生物圈(二)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理论课程中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
5、论。 2.要求有较强的基本动手能力。 3.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本门课程内容应用的基本现状。 4.要求具有一定的运用生物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时分配理 论 教 学内 容学 时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生命的化学第三章 细胞第四章 细胞的分裂、分化及凋亡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代谢第六章 植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第七章 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第八章 生理和调控第九章 生殖与发育第十章 遗传与变异第十一章 生命的进化第十二章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第十三章 环境与生态33334.52.52.51.523273合计40实 验 教 学实验课教学内容学时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实验二 临时装片制作方法与显
6、微测量实验三 生物绘图技术实验四 真核细胞结构观察实验五 血型的测定和遗传实验六 动植物标本制作222226合计16四、教学方法1. 不过分强调深度和难度,强调各专题的完整性、基础性,强调对名词术语的掌握;2. 采用以幻灯片为主的多媒体电教手段,辅之以粉笔板书;3. 课前预习、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课堂讨论、难点解答相结合;4. 以中文教材为主、自编英文简明教材为辅,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5. 适当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的最新成果的典型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6. 强调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注重日常观察和应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增强独立思考能力。五、考核方式包括:期末闭卷
7、考试,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实验考核,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考核依据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及实验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其他考核,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10%,考核依据包括出勤、课堂纪律等。六、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目(一)教材:1. 顾德兴主编。普通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自编实验教材水产养殖综合实验指导书(二)主要教学参考书目:1. 陈阅增主编. 普通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 田清涞等编. 生物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3. 张惟杰主编. 生命科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4. Enger ED and Ross FC,
8、 Concepts in Biology. Tenth Edition, 科学出版社,2004年影印版水生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水生生物学英文名称:Hydrobiology课程编号:2101B001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属性:独立设课课程总学时:56学时总学分:3.5实验学时:14学时学分:应开学期:第2学期教材名称: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赵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编写人:王嫣编写日期:2009年5月6日,2014年2月修订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海水养殖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水生植物与水生无脊椎动物
9、的分类进化及形态结构。是本专业许多专业课的先导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 学习水生植物与水生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及其代表种类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态和资源等基础知识。2、 学习藻类与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3、 培养使用分类检索表进行水生动植物分类的能力。4、 了解水生动植物进化的基本知识。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概论、藻类的分类及其各门藻类的基本形态特征,分类概述以及在生态系中的角色作用和地位、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苔藓、腕足和帚虫动物、甲壳动物、棘皮动物、毛颚动物等的分类概述,形态和分类特征及其生态、资源和应用共十章,各部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10、如下: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章 绪论明确水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了解水生生物学发展简史及其发展现状。第二章 藻类(水生植物)学习藻类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体制、繁殖及生活周期和分类等基本知识,了解藻类的生态分布及意义。1、蓝藻门掌握蓝藻的形态构造特点、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态分布及意义。2、红藻门掌握红藻的形态构造、体制、繁殖玉生活史。学习红藻门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态分布及意义。3、隐藻门掌握隐藻的形态构造、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态分布及意义。4、甲藻门掌握甲藻的形态构造、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了解其两个亚纲的结构特点及主要代表种类。了解其生态分布及意义
11、。5、金藻门掌握金藻的形态构造、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态分布及意义。6、黄藻门掌握黄藻的形态构造、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态分布及意义。7、硅藻门掌握硅藻的形态构造、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了解其两个纲的结构特点及主要代表种类。了解其生态分布及意义。8、褐藻门掌握褐藻的形态构造、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其主要代表种类及其生态分布及意义。9、裸藻门掌握裸藻的形态构造、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态分布及意义。10、绿藻门掌握绿藻的形态构造、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了解其主要代表种类及其生态分布及意义。11、轮藻门掌握轮藻的形态构造、体制与繁殖及其分类的基
12、本知识。了解其生态分布及意义。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掌握原生动物的形态构造、生殖方式及主要分类。了解肉足虫纲、纤毛虫纲结构特点和主要代表种类。了解原生动物的生态习性和经济意义。第四章 腔肠动物门掌握腔肠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进化意义。掌握其三个纲形态结构特点,和分类及代表种类。了解其生物学及经济意义。第五章 轮虫动物门掌握轮虫的形态结构、分类依据及主要的代表种类。了解其生态特性和分布。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掌握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进化意义。掌握多毛纲、寡毛纲、螠纲和星虫纲的形态结构和分类。了解其各自的主要代表种类。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各纲的形态结构,分类及代表动物。以
13、腹足纲、瓣鳃纲和头足纲为主。了解其生态特性及经济意义。第八章 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掌握各门共同的特征及各自的特点。了解其代表动物。第九章 节肢动物门掌握水生节肢动物各纲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和进化意义,掌握小型甲壳纲的结构特点、分类依据、及各纲的主要代表动物。了解其生态特性及经济意义。以挠足亚纲、鳃足亚纲为主。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掌握棘皮动物的形态构造特点及进化意义。了解其五个刚的形态构造及各自的代表种类和生态特点。第十一章 毛颚动物门掌握毛颚动物的形态构造及其分类。掌握主要代表种类。了解毛颚动物作为海流指标种的原因和意义三、学时分配理 论 教 学内 容学时第一章 绪 论2第二章 水生
14、植物6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4第四章 腔肠动物门6第五章 轮虫动物门2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4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6第八章 苔藓动物门1第九章 节肢动物门6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4第十一章 毛颚动物门1合 计42实 验 教 学内 容学时实验一 藻类的分类观察2实验二 原生动物的分类观察2实验三 轮虫动物的分类观察2实验四 环节动物的分类观察2实验五 软体动物贝壳分类观察2实验六 小型甲壳动物分类观察2实验七 浮游生物定量调查显微镜计数法2合 计14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生动精彩的国外拍摄的双语(英文语音,中文字幕)科教片。同时设置实验课。讲授内容力求密切联系科研发展前沿,注
15、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启发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对在生产养殖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物门类,其最新的养殖技术动态和应用等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框架,提供检索引擎和参考杂志,组织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讲述。然后由其他同学小组补充,教师总结的方法授课。使学生有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组织表达能力。课件水平及讲授效果记入平时成绩。在教学手段上,整个课堂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并根据需要使用幻灯、投影、标本和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变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实地参观的机会。不定期地利用下课前23分钟,提出简短的
16、问题,要求学生作答并当堂上交,一方面考察和巩固课堂教授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课堂教学与课下交流相结合。给整个班级申请一个公共电子邮箱。这是课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场所。教师将新近的相关文献、图片或链接发入邮箱。学生可通过该邮箱发表自己的发现和建议或意见。实验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在实验开始时教师以1520分钟的时间对实验观察内容和作图要求方法等进行讲解,并画出模式图。然后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随时答疑。要求当堂交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和要求期末闭卷考试,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实验考核,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考核依据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及实验过程中的综合
17、表现;其他考核,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10%,考核依据包括平时小测、期中考察、上交和讲解自制课件、课堂纪律等。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一)教材1、 赵文,2005,水生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二)主要参考书目1、 武汉大学等,1983,普通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郑重等,1984, 海洋浮游动物学,海洋出版社李伟新等,1989,藻类学,农业出版社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英文名称:Molecular Biology课程编号:Z21094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要求:选修课程课程属性:独立设课课程总学时:56学时总学分:3.5实验学时:16学时学分:应开学期:第6学期教材名称
18、: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朱玉贤,李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水产养殖学专业生物学基础课程实验(石耀华等主编,海洋出版社,2011)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海洋生物学等先修课程: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编写人:战欣编写日期:2014年10月12日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一门选修课程(个性课程)。分子生物学是一门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深远的一个学科。从学科角度来讲,分子生物学覆盖面非常广,与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主干课程有一些交叉。为了避免重复,本课程按照中心法则中信息流动的方向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以及基因表达(DNA到RNA到蛋白质)
19、过程中的调控过程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突出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如何操作这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通过与实验课相结合,系统地介绍与基因克隆相关的DNA技术,使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另外,本课程将介绍新兴起的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分子生物学在癌症、禽流感等疾病中的应用等。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 了解多样复杂生命背后内在分子本质的同一性;2、 认知分子尤其是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和调控与生物体产生、存在和消亡的关系;3、 熟悉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4、 介绍分子生物学和人类生活、水产养殖专业的密切联系;5、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学研究奠定
20、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分子生物学定义 1.3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 1.4 应用及与水产养殖专业的关系第2章 染色体与DNA 2.1 染色体 2.2 DNA的结构 2.3 DNA的复制 2.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2.5 DNA的修复 2.6 DNA的转座 2.7 SNP的理论与应用第3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3.1 RNA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3.2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3.3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RNA聚合酶 3.4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3.5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比较 3.6 原核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学 教学大纲 10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