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复习之课内阅读(共6页).doc
《初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复习之课内阅读(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复习之课内阅读(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复习之课内阅读如何做到中考文言文题目一分都不能少?中考语文的现代文、作文和文言文,俗称“四大板块”。而其中最有可能做到“一分都不少”的板块,非文言文莫属了,至于其他两板块,很少有此“海口”。标题中的“应该”一词表明,“一分都不少”是每位下过苦功的考生所力所能及的事。所以,许多学生现阶段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文言文上,力求做到一分都不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未雨绸缪,考前还是要缜密分析这两年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制订出“一模”“二模”以至于中考的文言文夺分的攻略。(一)、心中要有文言文题型表分析有关命题部门“继往开来,稳中出新”的精神,我们可以发现文言文是落实
2、“稳”字的一个窗口,现将试题题型介绍如下:1、 默写规定古诗文:8个题,8分2、理解、赏析古诗词23题,56分3、文学常识、节奏、译句、把握主旨 10分左右4、实词、句译理解主旨 2分(二)、默写和鉴赏古诗词,可“合二为一”虽说默写古诗词是采用填空形式,似乎不需要理解元素,然而,第(二)题是古诗词鉴赏题,此题有两小题,以2010年为例:第7题,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太清”的意思是 。第8题,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八月湖水平”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 “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楼摇摇欲坠的景象。C 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 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
3、的政治抱负。答案如下:第7题:天空,第8题:D。然而,有不少同学答错,原因不复杂,因为他们在背诵古诗词时,没有深入地理解每句的含义及创作意图,如果理解了含义,那“太清”的意思自然是“天空”,那第8题A、B是错误的也很明显。有人说“诗言志、歌抒情”,其中的“志”就是诗(词)人的创作主旨,显然答案是“D”。所以说,古诗词背诵与鉴赏题“合二为一”复习,既有益默写,又促进了鉴赏,获得双赢。(三)、课内文言文按图“索骥”事半功倍课内文言文的题型有三:文学常识、语句翻译、内容理解。文学常识:考察文章出处及作者,以填空形式出现,请见课文注解,现以列表法加以提示。举例:课题 作者 朝代 称号 出处陋室铭 刘禹
4、锡 唐 全唐文爱莲说 周敦颐 宋 周元公集伤仲永 王安石 宋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临川先生文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战国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人称“亚圣”孟子其余的篇目,考生可以继续填写下去。语句翻译:准确、通顺。要注意下列情况: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以及八个虚词的用法。请见2010年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翻译题“怀民亦未眠,相与步于中庭 ”。翻译时,抓住关键词“相与”“于”,对后置的介宾短语“于庭中”应按现代汉语习惯作调整,答案是: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内容理解题:一般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所述事物的认识和见解,也可能要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
5、容。如果是节选的片断,那与全文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例举2010年第11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B第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C第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景。D第句流露出作者被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答案:A。这道题采用选择形式,从句意的概括和作者的情感等方面设计四个选项,A选项第句只交代了夜游时间,没有交代了地点,A项理解不正确是明显的。课内文言文:7+7+11+8+4+9=46七上:童趣(清 沈复)、论语十则 (春秋)、山市(清 蒲松龄)、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南宋 刘义庆)、智子疑邻(战国 韩非韩非子)塞翁失马(西汉 刘安 淮南子)七下:伤
6、仲永(宋 王安石)、木兰诗(北朝民歌)、孙权劝学(宋 司马光)、口技(清 林嗣环)、夸父逐日(春秋 神话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三(西汉 刘安 淮南子)、狼(清 蒲松龄)八上:桃花源记(东晋 陶渊明)、陋室铭(唐 刘禹锡)、爱莲说(宋 周敦颐)、核舟记(明 魏学洢)、大道之行也(西汉 戴圣 礼记)、石壕吏(唐 杜甫)、三峡(北魏 郦道元)、答谢中书书(南朝齐梁 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宋 苏轼)、观潮(宋 周密)、湖心亭看雪(明 张岱)八下:与朱元思书(南朝齐梁 吴均)、五柳先生传(东晋 陶渊明)、马说(唐 韩愈)、送东阳马生序(明 宋濂)、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岳阳楼记(宋 范仲淹)、醉翁亭记
7、(宋 欧阳修)、满井游记(明 袁宏道)九上:陈涉世家(西汉 司马迁)、唐雎不辱使命(西汉 刘向战国策)、隆中对(晋 陈寿)、出师表(东汉末年 诸葛亮)九下:公输(春秋战国 墨翟 墨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国 孟轲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 孟轲 孟子)、鱼我所欲也(战国 孟轲孟子)、惠子相梁(战国 庄周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战国 庄周 庄子)、曹刿论战(春秋 左丘明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西汉 刘向 战国策)、愚公移山(战国 列御寇列子)建议以唐宋八大家为复习重点。如:2009年的小石谭记(柳宗元)、2010年的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即便如此,仍需全面复习,千万不能有遗漏,否则会“
8、哪壶不开提哪壶”。(四)、课外文言文应立足课内延伸对比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是文言板块满分的瓶颈,一定要审慎对待。课外文言短文选文长度一般在百字左右,短文的注解不少于1-2个。从近几年来看,中考文言文以寓言和传记类为主,也可称为“笔记体”。短文的题目有四个,以2010年课外题为例,加以消化领会。第12题解释“居”“实”加点词;第13题是句子翻译,采用选择题形式,第14题、第15题主要是“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只不过第14题答案是用文中的内容“再为誉录,略无愠色”来解答。第15题答案是:积极进取(乐观)、治学严谨。应该说第12、第13题是基础题,只不过难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难在延伸得是否正确,多义
9、词的选择是否准确。如12题测试的“居”和“实”的含义。只要课文内容烂熟于心的话,那与捕蛇者说中的“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的“居”、周处“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中的“实”是一致的,分别解释为:(1)居住;(2)实际。再以2009年的12题为例: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吾皆视为已子矣( )(2)竞复具一德( )。此两个实词,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及核舟记中出现,请看:“行拂乱其所为”、“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课文中的解释分别为:(1)作为;(2)具备、具有。此两例是以说明课堂教学内延伸的重要。第13题的句子翻译:“再为誉录,略无愠色”。此句翻译的关键词为“再”、“愠”。其实这两个词在课文内也出现过,现
10、抄录如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愠”。课文中的“再”解释为“两次”,“愠”解释为“生气”,因此毫无悬念地选择“B”(他就抄录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有人讲,背诵150个实词为佳,如果课内的实词掌握好,决不需要做事倍功半的事。第14、第15其实是内容理解的两种的测试手段。一般来说,用原文语句回答原因的题目,就好似现代文阅读那样,找出依据。当然,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句子回答,千万不能有多余的话,让阅卷教师选择,这样要扣分的。经分析不难看出,课外文言文是文言文阅读满分的“拦路虎”,因此要认真对它的四个题型进行剖析,知彼才能作出精心
11、准备,但决不要陷入课外短文的题海中,这是得不偿失的。(一)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题第一篇 阅读三峡,完成14小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加点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A之:春冬之时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其: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C以:
1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其境过清 D故:故渔者歌曰 故自号曰醉翁也2试解释加点词的词义。略无阙处( ) 不见曦月( )良多趣味( ) 晴初霜旦(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4(链接题)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第二篇 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14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语文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