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员工的开发与管理(共14页).doc
《知识员工的开发与管理(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员工的开发与管理(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引言知识工作者或知识型员工是相对于技能型工作者来说的,二者最为关键的区别在于对知识和技巧运用的程度不同。生产线上的工人可以被看作是技能型工作人员,而以计划为主要任务的经理助理,以及工程师和程序员等则都是知识型工作人员。据此,我们认为企业的核心工作人员皆为知识型员工。尽管我们对知识型工作者及其生产力提高的策略探索,与对技能型工作者及其生产力提高的认识相比较,可以说,知之甚少。但现实迫切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探索,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制度化方案。21世纪,国家的核心是企业,企业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者与企业家。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三角:知识型员工、知识工作设计、
2、知识工作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要关注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其重点是如何开发与管理知识型员工,对知识型员工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2、知识员工的特点 2.1 对知识的垄断性 这是知识型员工的一个最根本特征。由于拥有对知识的垄断权,具有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他们一般倾向于要求组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求有一个相对自主的工作环境,他们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一般不愿意受制于物、约束于人。这种自主性同时也表现在对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对宽松的组织气氛等方面的要求。2.2 学习欲望强烈、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知识型员工为了保持其能力和价值,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与他人互相交流信息,共享知识,这
3、也就要求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3 创新意识强,富有创新精神 知识型员工并不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而是在复杂多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环境下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所以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意识很强。 2.4 劳动复杂化,劳动过程难以监控 知识型员工主要依靠大脑的思维性活动,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发挥个人才能和灵感,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他们的劳动过程具有无形性、不确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因此劳动过程很难监控。同时,其知识劳动的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创造精神、自觉性和责任感,而且他们多是组成工作团队,一般并不独立
4、工作,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就造成对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成果难以衡量,对个人绩效的衡量也非常困难。 2.5 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根据麦克莱兰德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这些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种相对比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心目中有着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到企业工作,虽然强调物质利益的重要性,但更加有着对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成就自己事业的追求,他们较多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在很大程度上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知识型员工更热衷于从事一些挑战性的工作,往往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2.6 流动意愿强 知识经济
5、对传统的雇佣关系“资本雇佣劳动”提出了质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而成为真正的稀缺经济要素。只有知识型员工才真正相对拥有他们的知识,虽然企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从意愿上是无法真正控制的。知识型员工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对组织的忠诚度可能降低,而更多忠诚于自己的专业,尤其当待遇不公或者收入以及其他方面未达到他们的期望值时,他们很可能就自谋出路。 2.7 蔑视权威,崇尚平等 由于对知识的相对垄断性,知识型员工知道自己的知识对于单位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一般不再从传统的职位角度上去评价个人的价值和能力,他们可以独立于组织之外而获得聘用,实现个人价值,建立个人的声誉和地位,
6、所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就对“平等”有着独特的见解。而且由于他们具有某种特殊的技能,往往可以对上级、同事或者下属产生影响,此时需要一个平等公正的环境3、培训与开发的实施 3.1 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形式(1) 按照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设置培训部门。即在培训主管下,按特定知识技术领域,由培训专家来负责有关培训项目的开发、管理和修正。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培训计划容易统一制订、安排和实施。但是所组建的培训项目也容易与组织业务需要相脱节,本该提供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可能会因为培训者的专业局限而受到限制;相反,计划中强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并不是公司所需要的。 (2) 按照企业业务职能类型来设置培训部门。培训项目的组建
7、是以满足公司某个业务职能部门的需要为转移,培训活动不是以培训人员的专业技能而是以企业经营业务部门的特定需要来组织和展开的。这种组织形式使得职能部门处于更加积极主动的地位,大多数培训项目也是由他们根据业务需要提出来的;而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在此则相对处于被动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训主管人员也是无法有效保证这些培训项目能够在战略层次上得到整合安排和协调实施。(3)矩阵式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培训项目和课程安排既受培训主管领导又要向特定职能部门经理负责和汇报工作。这种组织结构克服了以上两种设置的局限性。它的主要缺陷是:培训者将会面临多头领导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3.2 培训与开发的类型知识培
8、训,企业培训中的第一个层次,也称为认知能力的学习,要求员工学习各种有用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行脑力活动,促进工作改善。 技能培训,企业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员工的某项技能的操作能力,通过做来学会某种技能提高企业的效益。对员工使用工具,按要求作好本职工作,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技巧与能力的培训与开发。 态度培训,企业培训中的第三个层次,又称态度学习,它主要涉及对员工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处理,以及个人行为方式选择等内容和项目的培训。 3.3 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为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方式、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
9、培训方法。 按培训对象的不同,一般员工的培训方法有演讲法、会议讨论法、学徒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员工培训与开发的项目和方式品种繁多,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概括。 (1) 按照培训与开发同工作的关系划分。 脱产培训,就是员工脱离工作岗位,专门去各类培训机构或院校接受培训。其优点是可对大量的员工同时进行培训。员工可在专家指导下专心接受培训并学习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参训者可相互学习提高培训效果,容易培养参训者团队意识。员工没有工作压力,能集中时间和精力,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较快;缺点是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等方面往往存在缺陷,而且培训成本一般较高。 半脱产培训,是脱产培训与不脱产培训的一种结合。优点是较
10、好地兼顾培训的效率、质量和成本等因素。缺点是很难把握两者结合的度。 (2) 按照培训内容划分。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不同特点,可以把培训与开发分为知识、技析法、工作实践法、专题研讨法等。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有工作轮换法、敏感性训练法、会议讨论法、工作内培训法即管理培训项目法、岗位竞争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验法、团体讨论法、职权分析训练法、头脑风暴法、商业游戏法等。 按培训方式的不同,在职培训的方法有上级指导法、工作分析法、问题分析法、工作轮换法和工作实习法等。脱产培训的方法有讲授法、会议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敏感性训练法、商业游戏法等。 按培训内容的不同,技能培训采用工作
11、实习法、改变员工态度培训使用员工参与法、知识培训采取讲授法。明确培训的目的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常用的培训方法: (1) 传统教学法。是指通过讲座、录像、幻灯片和其他视听媒介,向受训者传授有关培训信息,这是正规教育常采用的方法,也是企业实际培训中应用最多的、操作最简便的培训方法。其最大的好处是便于大规模传授知识信息,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在单向传递信息中,受训者往往处于很被动的状态,而且难以有具体操作实感。
12、(2) 情景演练法。是指通过受训者积极参与实际情景的演练过程来训练开发特定技能,学习某种操作方法或模拟有关行为方式等。具体方法有在职培训、案例研究、情景模拟、行为示范、经营游戏和角色扮演等。 在职培训,是指在工作过程中边干边学,通过自学或者向有经验的同事或上司学习取得知识和技能。由于在职培训与实际工作不分离,随意性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在职培训的有效性需要采用一些程式化的工作规范。 (3) 案例研究,是一种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方法。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通过巧妙引导和课堂讨论,要求参与者就某个工作或生产经营问题提出书面报告,描述问题状况,分析根源所在以及提出自己关于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3、并在与其他受训者相互讨论中进一步剖析和挖掘案例的深刻内涵和意义,以提高其综合分析、探索创新及研究评价的能力。在案例研究中,学习者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对培训者的依赖程度降到最底限度培训者只起诱导、启发作用,并权变地组织和调控研究讨论的进程。 这里所说的情景模拟,主要是则重于人-物关系的实景演练法。通过模拟现实中工作片段或处境,让受训者进入工作状态,使他在一个可控制的无风险环境下实际体验行为过程及后果,以提高其操作或管理技能。例如,对于生产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模拟器械和设备进行实景训练,对于办公室人员可以采用“公文处理模拟法”以训练其日常阅读和处理文件能力。 4、知识型员工管理发展新趋势 4.1 知识
14、进一步资本化 在信息经济形态下,知识作为资本其价值的实现有多种途径。知识型员工知识价值的实现,是以知识参与经营管理的具体表现,同时对其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从初始的概念分析,知识也是一项资产,当知识作为资本投资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时,就已经完成了知识资本化的转变。为了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考虑其知识价值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可以通过在企业或组织建立知识资本化的激励制度:对拥有核心知识能力的员工,则可以以技术入股的方式给以技术价值的承认。对知识型管理方面的员工,则可用管理入股的形式鼓励其工作积极性。这就是采用股票期权来激励工,股票期权是一种区别于年薪分配制度和员工持股计划的新的激励
15、方式,它不是简单的激励,而是知识资本化激励制度的新的发展。在信息经济时代,更要承认具有资本功能的人的价值,将知识管理和技术开发员工的价值赋予与资本同样重要的价值。对知识型员工实行知识资本化激励制度,有利于激励知识型员工对知识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核心技术人员潜心研究专业技术,增强企业和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此外,建立知识激励制度,对企业资本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知识资产的升值与规模的扩大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时代知识将进一步资本化。 4.2 信息沟通更加畅通 信息经济时代呼唤现代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信息沟通网络,使知识型员工具备信息沟通和知识联络的各种条件,提高其运用信息进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16、。沟通网络是指企业组织中沟通渠道的结构和形式,其特征在于沟通渠道的数量、分布以及信息传递反馈的方向。结合知识型员工特色设计的沟通网络,必须是有利于发挥知识型员工参与信息沟通的积极性的。一般说来,企业沟通网络依据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分类,主要考虑组织集权化和分权化这两种不同状态下的沟通形式,即集权化状态下的沟通和分权化状态下的沟通。知识型员工沟通激励网络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在分权化状态下的沟通型式的利用,其具体类型主要有风车型、圆型、星型、链型等几种。由于知识型员工对信息和知识沟通具有迫切性需要的特点,要满足其在这方面的需要,就要注意辨识沟通网络的特点,充分利用分权化的双向沟通网络,提高知识信息的
17、反馈效果和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能够调节知识型员工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创新的积极性。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手段的完善,为人们远距离办公及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们足不出户,就可尽知天下大事。通过互联网,员工可以随时在家中与公司联络,并传输信息和数据,公司管理者也可借此向员工进行指导与调控。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免去员工上下班交通堵塞疾苦和时间浪费,也为员工提供了一种方便、轻松“柔性”的工作环境。灵活的工作与闲暇,从而可以达到时间的最合理配置,这显然符合知识型员工的实际需要。 4.3 企业更加注意培训教育 员工在经营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其自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员工 开发 管理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