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共5页).doc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一、简答题(10分4)1 运动、发展和联系的自然观念,及其近现代科学依据。答:1)自然观念: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进化和退化、前进运动和后退运动、向上分支和向下分支、偶然性 和必然性的统一。自然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物质系统都是在大量偶然的随机因素中 发展着,这个发展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偶然性减少的进化过程,在另外的条件下则表现 为必然性减少的退化过程。这样,自然界总是经历着进化和退化相统一的真正发展的历史, 也是一些事物瓦解、另一些事物涌现的真正历史。 2)近现代科学依据: A.系统
2、自然观孕育在20世纪30年代,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谋而合。B.系统观念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体现: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就是系统科学的典范。2 人类是如何超越自然界的。答:1)、自然演化创造了人类,劳动的作用居功至伟(唯物史观)2)、社会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1)、实践就是多样化的劳动,“去粗取精,为我所用”是最重要的实践。(2)、实践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3)、自然界与人类的进化发展没有止境,现代人体智,心智,行为仍在进化,社会形态进化也与此同步。3)人与自然关系四个阶段:古代人类被迫屈
3、服自然; 近代人类力求征服自然;现代人类屡遭自然惩罚; 当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3 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化解和摆脱这种危机。答:1)、20世纪以后全球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怎样形成: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它的哲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打破了神、人、自然界的三级结构,却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现代工业社会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顶峰,造成“人与自然的困境”2) 、解决方法: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放在十分突出的地
4、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和摆脱这种危机。4 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说明谋求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答:1)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2)人类与自然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
5、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3)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生态文明;全
6、面发展,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国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5科学认识的基本特性。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检验是科学划界的标准,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根本标志。科学知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特征:(1)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与客观实在的过程和现象相联系,它的具体便是在可控条件下,可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2)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
7、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故具有全面性、系统性。(3)主体际性: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6 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答:科学价值是科学认识及其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三个方面。 (1)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2)科学思想:主要是影响人们世界观的、重大的科学观念,如牛顿力学的机械论思想、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观念等。 (3)科学方法:观察和实验方法、逻辑方法
8、、非逻辑方法。7 两种科学价值观的分析对比。答:1)科学价值中立说:(1)、科学是关于各种事物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知识,属于“是什么”的问题,(2)伦理是关于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应当怎样的问题。(3)科学追求真理,价值追求功利。2)科学负载价值说:(1)理论方面,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其过程的规律性,使人们从迷信中解放出来。(2)实践方面,应用科学知识去改造自然,使人们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获得自由。8 科学问题的来源,科学课题的原则。答:1)科学问题源自社会实践,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常识问题,无知问题,虚假问题不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可以分为事实问题,理论问题,常规问题和反常问题等。
9、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理论自身的非自洽性; 不同理论或科学学派之间的分歧 已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科学家的兴趣和心智偏好。2)科学课题的原则(1)、社会需要的原则(2)、理论创新与创新性原则(3)、科学逻辑性原则和现实可行性原则(4)、适度超前和冒险原则9 实验观测与科学理论的关系。答:1)这不是简单的反映关系,“白板说”并不成立2)科学理论都有观察实验依据,但都经过了科学思维加工处理,蕴含了人的主观创造3)观察实验也渗透着科学理论,描述和解释方式都有“理论负载”4)科学活动是依据让你的认识和实践水平设计观察实验,构造科学理论10 科学假说产生条件,科学假说的特征。答:科
10、学家说是依据科学真实和科学定律,对科学问题做出的假定性说明或解释。1)产生条件:(1)、出现前所未有的科学事实(科学发展,反常实例) (2)、原有理论的推广和衍生(3)、协调理论内部矛盾 (4)、纯粹的思维创造。(实际意义若有若无)2)特征(1)、有科学依据,合乎逻辑规范 (2)、思维创造能动性,个体认知差异较大(3)、科学认识的探索性,多数是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少数幸存下来,过渡进化为科学理论(4)构造科学假说是科学认识的必经之路11 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答:(1)逻辑检验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包括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经验检验是指直接诉诸经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辩证法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