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水稻种植方法(共6页).docx
《实验室水稻种植方法(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水稻种植方法(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个水培还有就是土培水培就是放在水里让他们发芽的 土培就是种在土里保持土层湿润就好了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10公分(24吋)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耕种方式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育苗: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
2、,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除草除虫: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施肥:秧苗在抽高,长出第
3、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蘖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灌排水: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收成: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干燥、删选: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4、首先品种要选好,其次才是管理1,适时播种,适时插秧2,底肥施足,活棵后及时排水晾田,促分蘖,追施分蘖肥。3,病虫害管理要科学,根据当地农技部门的通知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4,抽穗阶段适量灌水,促进抽穗灌浆5,水稻后期适当追施穗肥,施肥量不可过大,以免造成贪青晚熟,或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6,晒田收割一、 浸种催芽的方法 浸种催芽方法严格按照包装袋说明进行,先用强氯精1公斤种子用4克强氯精2公斤水浸种:早稻用温水浸种810小时,单、双晚稻浸种68小时,清洗干净后日浸夜露至破胸,注意防止高温“烧芽”。注意陈种一次连续浸泡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否则会影响种子芽率。 二、 肥水运筹 施肥 氮肥施用
5、原则是:前重、中控、后补施肥法。亩产500公斤的稻田纯氮不少于10公斤,亩产600公斤的稻田纯氮不少于12.5公斤,亩产650公斤以上的稻田纯氮不少于15公斤,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磷、钾比例虽因不同土质而异,但大致比例为1:0.7:1,并尽量增施有机肥。氮肥总用量的70%做基肥,移栽活蔸后每亩追施58公斤尿素促分蘖。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作穗粒肥,效果非常明显。以增穗和提高结实率为主攻目标,采取多穗途径取得高产。 管水 寸水返青:秧苗移栽活蔸后,稻田保持12寸深水层。移栽后遇低温,则白天灌浅水,晚上灌深水层。 浅水促分蘖:水稻移栽返青后,浅灌1寸左右,并适度排水露田,有利于提高
6、土壤温度,增加土壤通透性,健根壮体,早促分蘖。 苗足晒田:待大田进入分蘖末期,为了控制后期无效分蘖,及时放水晒田,一般采取多次露田和轻晒相结合的方法,施肥过多、稻苗生长过旺及泥脚深的田块重晒。 有水孕穗、抽穗:幼穗分化前期复水至抽穗保持田间浅水层。 干湿壮籽:抽穗后应采取干湿交替灌溉,泥浆管理,结合多次晒田,以提高泥温,增加土壤通透性。 三、 田间管理 分蘖期管理: 保持田间湿润,促进分蘖:抛秧时田水宜浅,花皮水即可。秧苗扎根后田间可间隙灌溉,湿润促分蘖。 及时中耕除草:为节省劳力可合理施用除草剂,但要根据水稻不同移栽方式选用专用除草剂,切不可错用。 看苗追肥,促进生长均衡:旱地育的秧分蘖力强
7、,应防止分蘖过盛,一般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分蘖期不宜再施追肥。若田底瘦,基肥少,秧苗长的不壮,应早施少施速效肥料,氮、磷、钾、锌配合。不可多施、迟施,不可偏氮肥。 幼穗分化期的管理: 合理施用穗肥:在播后60天左右,应适量施一次穗肥,穗肥要氮、磷、钾配合一亩总用量不超过10市斤。若脚叶大量落黄还要喷施少量硫酸锌三两兑水100斤喷一亩。在出穗前半个月亮苞前,若田底肥力不足,秧稞黄而不青,宜少量施一次保花肥,以磷、钾为主少配氮肥,一亩总用量不超过5市斤。若植株生长青秀则不可施保花肥。 保持水层灌溉:幼穗分化到出穗期,田间要保持一寸多水层,有利稻株吸收养分,也有利于稳定田间温度。 开花到成熟期的管理:
8、 a) 合理灌溉,适时排水:灌溉前期田间仍应保持浅水层。进入蜡熟期后水稻生理需水要求下降,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湿润就能满足需要,到收获前一周田间断水。 b) 适时合理补施粒肥:从开花到灌浆结实要经过四十多天的时间,这时谷粒增重很快,应增施粒肥,用谷粒壮两少许尿素兑100市斤喷雾,以缓和叶片枯萎速度,使出穗后同化作用提高,以利谷粒充实。此时若植株叶色正常切切不可再施肥料。 四、 病虫害防治 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 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温、光、水、风等气象因素和土壤、品种、前茬、肥水管理、周围作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因此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水稻稻瘟
9、病防治 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等,危害水稻各部位。水稻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病斑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病发时,病斑呈暗绿色,多数近圆形或椭圆形,斑上密生青灰霉层;二是慢性型病斑,病斑为梭形,或长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色线贯穿病斑并向两头延伸,这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特征,穗颈瘟常在穗下第一节穗颈上发生淡褐色或绿色的变色部分,影响结实,形成白穗、枯穗;分枝或小枝也可发病,影响病枝结实,又称“枝梗瘟”。 主要预防措施: 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 施药适期:秧田在发病初用药;本田分蘖开始,每3天调查一次,主要查看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 水稻 种植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