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共9页).doc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的意象和意境,是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对象。意境,论述它的文章汗牛充栋,但每当我们欣赏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对其意境的深广美妙由衷地赞叹-“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语)-的时候,再反观他人对于何为意境的论述,总觉得美中不足。意象,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甚至还有将意象同意境混同的情形。因此,对于诗的意象、意境比较地作出阐述,探讨诗歌意象、意境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就更有必要。 一 在我国现、当代诗歌理论中,意象这个术语使用得不很多,只是随着近几年西方现代派特别是诗歌意象派的被介绍,才受到了普遍的注意。人们会以为它是一个外来词。其实,我国古
2、典诗歌里意象创造的成功和精妙,已成杰出的典范,就连意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美国诗人艾米洛厄尔在读到中国古典诗时,也不无感佩地说她发现了“一个新的、伟大的文学”,读中国古典诗是“一件令人兴奋和令人鼓舞的事”。 意象说在我国发源于古代的哲学著作。周易系辞云:“圣人立象以尽意”。即“圣人”用卦象来寄托象征“意”,这所谓“意”就是人的心意。这卦象,代表着一定的具体物象。三国时代的王弼对意和象的问题有所论述,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第一次提出意象这个词的是南北朝时代的著名文论家
3、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但刘勰的所谓“意象”.是指作家创作时意念中的形象,与今之诗论的意象概念还有不同。后代的有些诗沦家把意象概念引入到诗歌领域,对诗歌意象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论述。例如晚唐诗人徐寅在雅道机要中说:“凡为诗须搜觅未得句先须令意在象前,象生意后,斯为上手矣!不得一向只构物象、属对。”他反对诗歌构思中只构物象、属对句子的做法,主张“意在象前”,以意化象、以意取象。明代前七子之一的工廷相在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中说:“夫诗贵念象透莹,不喜事实黏著,古谓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是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
4、”他认为诗的意象应该是虚幻而透莹,含蓄而隽水的、让人反复咀嚼,在想象中感受。 尽管意象说在我国源远流长,但纵观古代诗论,我国古人对意象一词的使用指此指彼,常不一致。对于诗歌意象的研究并不深入精细,几乎没有专门化、全面性的论述。准确地界定诗歌的意象概念,深入探讨诗歌意象的生成及其特征,就是当代诗论家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何为诗的意象呢?诗的意象就是呈现于诗歌作品中的被诗人心灵化了的物象。客观物象进入诗人头脑,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选择、淘洗、加工,渗入诗人的情趣和理想,进入诗歌中就是怠象。它是一种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融合的艺术晶体。如王安石有两句写梅花的著名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是客观外
5、物,本无人之品性。现在它却是孤处墙角,独自开放,带上了清芳孤傲的意趣,这梅花成了诗中一个精彩的意象。 正如诗人艾青说,“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它是一种感官印象,是诗人用感觉的手捕捉而来又诉诸感觉的形象。意象是构成诗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构思中,意象是诗人形象思维的符号元素。可以说就是诗人在情感的推动下,在想象的王国里寻觅、熔铸、定形、组合意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灵感袭来出现的第一个意象,成为核心意象,由此再向其他意象联想、推移,最后把它们组合起来。在创作成品中,意象是诗内容的基本构成单位,人们谈作品内容常用彩线穿珠的比喻。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看,通常一首诗的内容就是由诗人的一种主导情绪贯穿起来的
6、一组意象,其中的每一个意象都紧密关涉到作品的得失。在诗的欣赏中,意象又是最为活跃的激活因素之一。读者首先受到意象的刺激,把诗中一个个意象还原、补充、再造为自己头脑中的意象,再把意象组合成诗的形象或意境。二同意象说比较,意境是我国独有的一个艺术术语,西方文论中找不到一个与之等同的术语。我国的诗歌意境理论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十分丰富。它的本源恐怕要追溯到古代的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援者谓之境。既然是心之所至.这“境”当然是心与所至者的契合。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论家就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论述过心意与物境的交游契合。陆机文赋所言“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与芳春”,说的就是作者在孕
7、育构思作品中感知外物、由物生情、以情化物、情景互相渗透的情形。唐代诗人王L昌龄的诗格)-次出现内容就县由诗人的一种本导情绪贯穿起来的一组意象,其中“意境”一词,并提出诗有三种境界:“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自诗洛i) f r11始,对诗歌意境的研究论述更普遍了,意境逐步成为诗歌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艺术概nL 我国古代诗论逐步形成了一套丰富的意境理论。中唐皎然在诗式中详细论述了“取境”问题,“取境”的问题就是意境创造的问题。唐末司空图进一步提出“思与境偕”。到了宋代,苏东坡要求“境与意会”。明清时代的文论家,更注重意境的实质特征。谢棒四溟诗话言:“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意象 意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