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共20页).doc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惠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TJ11合同段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专心-专注-专业一、工程概况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K89+500K95+880)线路长6.38km,软土路基主要为淤泥和黄泥土,设计处理措施为换填石渣、挖砂沟堆载预压、砂垫层堆载预压、袋装沙井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水泥搅拌桩、素砼桩、超挖回填及包边处理。二、编制依据本施工技术方案主要依据河惠莞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施工规范等。三、施工准备情况(一)现软基路基施工机械设备已满足施工要求,具体施工机械见下表:
2、表1 路基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序号设备名称设备数量1全站仪22水准仪33挖掘机54压路机25转机56自卸汽车207水泵58推土机294KW污水泵2注:其他小型设备均已到场(二)路基施工人员配备表此分项工程所需人员已到位,现安全、技术、质检人员施工人员已到场,具体见下表:表2 路基施工人员配备表序号工种人数1工班长3质检员23压路机司机34测量员45推土机司机26普工157自卸车司机308挖掘机司机5四、施工准备及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特殊路基处理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软土埋深普通不大于3米的涵洞、桥头段落、软土埋深普遍不大于3米且填土高度超过6米的一般路段以及局部埋深不大于6米的山
3、间洼地、半填半挖路段、软土分布横向变化大的路段。2)收集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3)施工前应确定段落的施工工艺、特殊路基的处理方式。对有积水进行排水处理,排水采用排水沟引流的方法,将水排至路基施工范围外的排水沟,无法排出的水采用功率4KW污水泵抽至排水沟。4)清淤:排水完成后,测量原地面高程,填写测量资料。用挖掘机将淤泥挖除,并运至指定位置。清淤至设计标高后,检测基底承载力并测量清淤后的基底标高,如果承载力达不到规范要求,联系设计及地勘单位进行处理。地基承载力合格后,进行基底标高测量。(一)换填处理 1.测量放样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要求,放出软基处理地段各特征点(起点、终点桩号,两侧宽度)
4、,并复核处理宽度和原地表标高。画好平面图处理的施工方法,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2.基底清理(1)施工前应清除坑内浮土、积水和泥浆,基坑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方。 (2)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完成后进行路基填筑施工。(3)在挖除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弱土层时,应避免坑底原状土层受扰动,为此可保留300500mm厚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换填料前再挖至基底实土层。应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填层。4.基坑检查检查基坑开挖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基础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尺寸是否满足施工要求。5.换填材料检验本合同段软基路基处理方法为换填回填石渣,之后用素土进行分层回填至路床顶面,分层厚度30cm。
5、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分层铺换填料(1)回填材料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高程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按要求挖成台阶或斜坡搭接,搭接处应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2)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型。7.素土分层压实(1)为保证换填土压实的均匀及密实度,在重型辗压机辗压前,应整平层面。(2)控制辗压机械的速度,经静压2遍后,采用强振68遍。(3)换填材料太干燥时,应洒水,以保证上下材料结合良好。(4)夯实应先四周后中间。8.找平验收(1)最后一层辗压完成后,应检查高程和平整度。(2)低洼处应及时补充填料。(二)挖砂沟堆载预压1.用于软土存在硬壳层,软土底部埋深普遍不超过3米,填土高度
6、不大于6米的路段(涵洞、桥头、半填半挖、鱼塘等路段不宜采用此法)。2.砂沟沿道路纵向每10米设一道沿道路横向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至路基坡脚每68米设一道,最外侧两道砂沟间距可以作适当调整,砂沟深度不大于1.5米,且砂沟至少进入土层内50cm.3.砂沟层及砂沟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4.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宽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满足设计要求。5.施工顺序:先横向砂沟,后纵向砂沟,逐段开挖,逐段填筑的原则。挖出的软土和泥炭土将用于绿化用土、中央分隔带用土和复耕,闲置时需弃于指定的弃
7、土场。6.砂垫层、砂沟及基底的压实要求:不小于90。7.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三)砂垫层堆载预压1.用于软土直接裸露于地基且软土底部埋深普遍不超过3米,填土高度不大于6米的路段;或者软土底部埋深普遍不超过3米,但不适合换填的路段。2.砂垫层厚度:一般为50cm,砂垫层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3,系度模数不小于2.7.3.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宽的粘土封层,坡脚位
8、置处的泄水管入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4.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四)袋装砂井堆载预压1.用于填土高度不超过8米,软基底部埋深普遍超过3米的一般软基路段和适宜该工法的桥头、涵洞路段。2.粘性土包边待路基沉降基本完成后再实施;排水沟做成临时排水沟,待沉降基本完成后再做成永久性排水沟。3.袋装砂井的编织袋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砂井采用的砂要求:风干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系
9、度模数不小于2.7,不均匀系数小于 4. 4.砂井的施工方法:沿路基横向宽度上,路基两侧外多打设一排袋装砂井,沿深度方向上,当软土埋深不超过20米时,沙井要求穿透软土层进入硬土层中;当软土埋深超过20米时,砂井长度采用20米。5.砂垫层要求:砂垫层厚度通常为60cm,干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6.砂垫层位置及要求: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7.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
10、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五)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1.用于填土高度不超过8米、软土底部埋深普遍超过3米的一般软路基路段和适宜该工法的桥头涵洞路段。2.塑料要求:原生材料,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料芯板舌型撕裂强度不小于20N,纵向通水量不小于50cm/s.其中粘性土包边待路基沉降基本完成再实施,排水沟做成临时排水沟,待沉降基本完成后再做永久性排水沟。3.塑料排水板的施工方法:沿路基横向宽度上,塑料排水板打至路基坡脚外各1m。沿深度方向上,当软土埋深不超过25m时,排水板要求穿透软土层进入硬土层中10cm左右,当软土埋深超过
11、25m时,最大打设深度按25m控制。4.砂垫层要求:砂垫层厚度通常为60cm,干净的中粗砂,渗水系数不小于5*10-2cm/s,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5.砂垫层位置及要求: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6.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六)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1.用于一般的软土路基和寖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殊 路基 处理 施工 方案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