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共7页).doc





《硝酸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硝酸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南安市中学化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封面题 目:硝酸的性质 学 校: 南安市蓝园高级中学 组别(初中/高中):高中组 作者姓名:林小军 手机号码: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苏教版 化学 必修I P100 一教材分析:硝酸这一节内容是放在了氮的氧化物产生及转化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后,对于氮的化合物,学生已有了一些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在初中也已有所了解。本节是站在这两个基础上再来学习硝酸的性质。其中硝酸的氧化性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
2、忆,同时也解开了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实验室制氢气时不能选用硝酸的疑惑。并且还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来简单分析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使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同时也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硝酸的不稳定性和硝酸的工业制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1我校是一所三级达标学校,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的化学基础不是很好。2硝酸这一节内容是放在了氮的氧化物产生及转化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后,学生已经对氮的一些化合物有所了解,并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氧化还原的原理来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所以对
3、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会比较成功,根据现象分析结果比较正确到位;同时又可以通过该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3硝酸的酸性,在初中已有所了解,通过复习,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硝酸的制备,书上的图解非常清楚直观,再根据对氮的化合物的了解,所以,理解其反应机理也不是很难的事。总之,本堂课,学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参与进来,使的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4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关键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显得犹为重要。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3)
4、了解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试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历程。(2)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体验质疑、求真,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态度,树立环保意识。(2)通过掌握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四教学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及氧化还原方程的配平。五教学策略:由氮元素存在变价引入硝酸内容的教学,
5、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硝酸性质的教学按照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般过程展开,首先通过简单的观察来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HNO3的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在对硝酸与铜的反应进行探究的时候,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硝酸的工业制法,再一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整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深化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内容。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对比分析、演绎类推、分类讲解、归纳总结等方法。七实验准备:浓硝酸、稀硝酸、铜片、NaOH溶液、注射器、镊子、试管
6、、滴管、橡皮塞。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 复习氮及其相关的化合物的一些相关知识,并从化合价及含氮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引出硝酸。概括 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具有酸的性质,但是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放出氢气。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了解硝酸的性质,重点是明确硝酸与金属之间如何反应。板书 硝酸过渡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硝酸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硝酸指导阅读 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板演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过渡 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必然具有酸的性质。据此,请完成下列有关的方程式。板书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1)稀硝酸与烧碱溶液混合(2)浓硝酸
7、溶解氧化铜粉末(3)稀硝酸与氨气的反应板演 HNO3+NaOH = NaNO3+H2O2HNO3 +CuO= Cu(NO3)2+H2O HNO3+NH3= NH4 NO3+H2O探究 归纳 浓硝酸与氨气反应的现象。(画出实验图)引导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第一段最后一句。展示一瓶保存不当的硝酸设问 硝酸为什么会发黄?启发 如果是有NO2生成,它又是如何生成的?说明硝酸有什么性质?或光照板书 2、不稳定性4HNO3(浓) 4NO2+O2+2H2O设问 硝酸应如何保存?过渡 硝酸易分解放出氧气,是否有氧化性?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与硫酸相似,处于最高价态,那么浓硝酸是否像浓硫酸一样,也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硝酸 教学 设计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