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能效应及其应用(共3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聚能效应及其应用(共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能效应及其应用(共3页).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聚能效应1 引言聚能效应(Gathering energy effect),通常称为“”,源于1888年美国人(Charles E. Munroe)在试验中发现的规律,即炸药爆炸后,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下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因此,带有锥形凹槽的装药在引爆后,凹槽附近的爆轰产物飞散时将在装药轴线处汇聚,形成一股高速、高温、高密度的射流,这股射流在靶板较小的区域内形成较高的能量密度,致使炸坑较深。这种利用装药一端空穴以提高爆炸后局部破坏作用的效应称为聚能效应。2 聚能效应现象图1 不同装药结构的穿透能力图1-a所示的圆柱形装药爆炸后,高温、高压的爆炸物近似
2、沿着装药表面法线方向四处飞散,能量不能有效集中,在靶板上只能炸出很浅的坑。图1-b所示的带有锥形凹槽装药爆炸后,靶板上的凹坑加深,凹槽附近的爆轰产物飞散时将在装药轴线处汇聚,形成一股高速、高温、高密度的射流,这股射流在靶板较小的区域内形成较高的能量密度,致使炸坑较深。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能效应,就应设法避免高压膨胀引起分散而不利于能量集中的因素,对于聚能作用,能量集中的程度可用单位体积能量,即能量密度,来做比较。的中,占3/4,占1/4。而聚能过程,动能是能够集中的,位能则不能集中,反而起分散作用,所以,聚能气流的集中程度不是很高的。如果设法把尽可能转换成动能的形式,就能大大提高能量的集中程度。理
3、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如果锥形凹槽表面加上金属或其他粉末材料制成的保护层(称之为药型罩),在推动罩壁向轴线运动过程中,就能将给了药型罩。由于药型罩的可压缩性很小,因此内能增加很少,的加大部分表现为形式,这样就可避免高压膨胀引起的能量分散而使能量更为集中。此外,药型罩还有两个有利于穿孔的作用:1. 罩壁在轴线处汇聚碰撞时,发生重新分配。罩内表面金属层的速度比闭合时的速度高1至2倍,使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形成金属射流;罩的其余部分则形成速度较低的杵。严格的讲,药形罩壁在向轴线运动过程中,已经在逐渐地由外曾向内层转移。2. 金属各部分的速度是不同的,端部速度高,尾部速度低,因此射流再向前运动过程中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效 及其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