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共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自然观: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与现代系统自然观的区别与联系,论述为何要建设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发展又是人类知识体系累积和科学研究飞跃的成果。从古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大致经历了从远古时期的敬畏臣服,到中世纪的战胜征服,再到近现代的尊重善待和谐共处,这样一个从唯心到唯物,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演替: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系统自然观。1古代朴
2、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古代自然哲学家凭借敏锐的直觉,认识到“自然”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的有机体。“自然”的意思,其一是生长着的事物的生成,其二是指生长着的事物所从出的内在 的东西,其三是指天然物体原初的运动之根源,它就在物体的自身中。自然是 自我运动的。 阿那克西曼德被认为是“宇宙演化学的始祖”,他提出“本原”学说。希腊 文“本原”的原意是“开始”,指构成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尽管古代自然哲学家在万物的本原是什么,以及本原有多少的问题上有分 歧,但他们都认为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这个观点“已经完全是一种原始的、自 发的唯物主义了,它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
3、限多样性的 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而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 去寻找这个统一”。这些元素虽然是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物质,但他们具有一般 性,是从各种各样具体的物体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 想。由此可见,作为古代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法的自然观,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并开始尝试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 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
4、产生和消失。但是,由于时代发展和知识的局限性,古代朴 素辩证法自然观不免要用哲学的猜想和思辨来填补知识的空白,这种来自天才的 直观、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猜测的自然观,虽然正确的把握了自然界的总画面的 一般性质,却不能具体说明自然界的联系,故而是带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的。开始尝试对自然作出统一的说明。基于对万物本原、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原始思考,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揭示了世界的生长、组织和运动的天性,并强调了本原物质元素的一般性和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的普遍性。2近现代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
5、系。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有其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首先,它是以 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 的,但它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 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这种观点否认了有机界 与无机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性质上的差别;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 性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性质上的差别;它不把自然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而是把自 然界看作是按某种必然规定的机械的构成,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只是永远绕着一个 圆圈旋转,具有严整的秩序,不存在偶然性,而运动只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 更,其变化的原因在于物质
6、的外部即外力的推动。这种观点与古代朴素辩证法自 然观的观点相比,显然是一种倒退。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界看成是相互 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有机体,虽然是原始的、素朴的, 然而在本质上却是正确的。其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 和过程,撇开它广泛的总的联系;不是把自然界看作是运动的,而是看做静止的; 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不是看作活的,而是看做死的, 又是形而上学的。最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 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
7、义和神学目的论。因为机器的 自然图景是同机器的制造者相关联的,正像伏尔泰所说的,牛顿以万有引力定律 论证了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如果制造一架良好的机器,需要良好的机器匠才 能把它制造出来,而这个机器匠就是上帝。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产生与发展是同 有神论者信仰的超验的上帝相联系的,即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总的来说,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 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3当代自然观 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上的重大突破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同时,古代自然哲学思想和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也成为了辩证
8、唯物主 义自然观产生的直接先驱,尤其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实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高度统一,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当代生态自然观认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由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一张生命之网,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通过循环和转化实现发展和演化。当生态学成为关于人类的生态学时,就把人类安置于他们的“家”的逻辑中,这样生态学就变成了关于人类“生存之科学”。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样,主张在利用自然的过程
9、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不同的是,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性,强调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强调适应自然,强调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生态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再生产系统的物质基础,其中的森林、水、土地特别重要。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社会再生产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也即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的支柱是森林。为了保持社会再生产系统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首先要保护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在经济活动中,林业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
10、基础,因此,在经济活动中要高度重视林业,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林、牧、副、渔排序,应改为林、农、牧、渔、副排序,才更符合生态经济规律。重视林业,核心不是把林业当作供人类经济活动的产业来经营,而是通过保护现有森林和营造新的森林,把森林当作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基础设施。这是影响世界范围的基本基础设施,是世界性的公共工程建设。水是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的血液,水的耗竭和污染使自然生态系统运动失去活力,其影响是毁灭性的。用水和治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水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它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包括地下水保护、蓄积和合理利用地表水,节约生活和生产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等多目标综合管
11、理。解决人地矛盾,必须从人口管理入手,通过逐步完善人口政策解决人口发展中的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应我国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趋势,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要根据生态经济规律要求,树立如下科学观点:(1)环境是一个资源系统,应该从生态系统的宏观经济效益来综合开发资源并评估单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单项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否则资源就会转为污染物;(3)生产和生活排泄物必须转化为再生资源,把向生态系统排放的污染物减少至最低。通过科学发展,满足人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改变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滥用自然环境资源的生产方式和
12、生活方式,要遵循生态经济规律,用科学的观点进行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低碳经济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推进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核心是节约化石能源使用,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减少大气中的CO2;循环发展,核心是资源的使用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实践中,要努力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利用市场动力机制和政府的政策推动力,把传统的机器大工业下高碳、线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为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如党的十八大所突出强调的,在中国未来发展中,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
13、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2自然观:什么是自然观,结合自然科学发展史,论述自然观与科学发展的内在关联。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发展又是人类知识体系累积和科学研究飞跃的成果。从古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大致经历了从远古时期的敬畏臣服,到中世纪的战胜征服,再到近现代的尊重善待和谐共处,这样一个从唯心到唯物,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
14、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尤其是到了近代,人类开始直观地认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不是依赖自然的给予,而是依赖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不惜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看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和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
15、种种现实.但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核武器的威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并未给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反而使人类社会陷入了深深的不可摆脱的生态危机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x0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代已不再是一个理想的口号,它是我们基于全球性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自从布伦特兰女士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来,强调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建立起一个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球生态圈”成为新世纪人
16、们的共同愿望.但这一阶段仍处于设想时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努力解决,本文认为,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包括如下几点。整体性新生态观念的确立.首先是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熏切实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熏以一种开放的宽容态度处理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其次是重新肯定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和谐关系,它们存在共同的生态利益,应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事实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最后必须考虑到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要强调
17、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个根本条件是要使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创造稳定、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斗争.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事实上是以承认二者之间存在矛盾为前提的,否则和谐也就失去了内容和意义.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人类的生存就与它们是充满矛盾的.人要与自然真正实现和谐发展,人类首先要能理解自然、掌握自然、控制自然,和谐中既有服从又有“斗争”,和谐是以人类的科技、文化进步作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技术的发
18、展至关重要,它是我们与自然界进行谈判的砝码.只有当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够控制、影响自然的时候,才能彻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大多数自然灾害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类社会初期那样的大自然灾害已经能够基本避免了,但现在的最大问题是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整体,环境生态问题属于全球问题,而科技发展在全球的不平衡使我们很难真正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以印度洋海啸为例,由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海啸预警机制,即使美国在检测到大地震之后本来试图通知印度洋沿岸各国做好准备,但竟然无法找到与这些国家沟通的有效途径,造成了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在分享相关信息时渠道不畅.科技、人文、生态环境的一体化.要最终实现
19、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人类实现人文、科技和整个生态圈环境的一体化才是根本的途径.因为在当代社会,地震、江河洪灾等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的威胁、破坏力已大大缩小了,全球气候变化有23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其他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当代自然灾害一般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比如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专家们研究认为,造成这次大洪灾的原因是除了雨量过大造成洪水外,更在于生态破坏严重、盲目围湖造田、不合理的水利建设所致.我们所提倡的新自然观将坚持人与自然的相互限定、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容,坚持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不可分割和内在统一,以承认自然价值的多样性为基础,对自然资源的消费不仅要支付其传统意义
20、上的经济价值,还要支付其生态等其他价值.3科学技术方法论: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4科学技术方法论:掌握系统科学与复杂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系统科学是研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复杂性科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
21、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不仅引发了自然科学界的变革,而且也日益渗透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称“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复杂性科学为什么会赢得如此,并带给科学研究如此巨大的变革呢?主要是因为复杂性科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复杂性科学带来的首先是一场方法论或者思维方式的变革。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认识到研究复杂性科学的重要意义,然而要想找出一个能够符合各方研究旨趣的复杂性科学的概念还有困难。虽然目前人们对复杂性科学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具有很好的
22、应用前景”系统方法是指20世纪40-90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的作用。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作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等进行辩证综合地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法。复杂性方法是一种综合的方法,侧重把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考结合起来。复杂性思维把事物本身的复杂性特征凸显出来,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状态和性质,考虑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思维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
23、维,在科学上以多样性、相关性和整体性为主要特征。在计算机出现以前,实验有两种形式,实物实验和思想实验,一般所指的科学实 验是实物实验。计算机出现以后,虚拟实验和虚拟方法就成为一种新的实验形式和实 验方法。 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的霍兰对计算机模拟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认为“模拟的本质是 要模拟过程的各部分与称作于例程(subroutines)的计算过程的各部分联系起来的一 中映射。这个映射包括两部分:一,把过程状态与计算中的数字联系起来的一种固 定的对应关系;二,一组把动态与计算进程联系起来的定律”5科学技术观:列举一项新技术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社会效应,并论述其在国防科学技术有什么影响和应对措施。互联网技
24、术在为人类展现一幅美好的“数字化生存”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信息安全、信息侵权和信息污染等各种非秩序化的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不仅妨碍了网络社会中大部分人或一部分网络行为者的正常社会生活轨迹和秩序,而且也对整个网络社会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社会正向变迁过程的形成。”以巨大的存储空间和强大的运算能力为特点的云计算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首先说他的正面效应。1.1在信息存储方面云计算技术能容纳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了巨大的存储空间。在云计算技术的背景下,信息用户不仅不需要担心
25、存储空间的问题,而且还可以畅阅资源丰富、庞大的数字图书馆。1.2在数据处理方面在云计算技术下,用户不仅能方便、快捷地使用信息资源,而且能大大地提升计算能力。知识的更新要紧跟时代,云计算中资源更新速度快,数据的更新频率将以天或更小的时间间隔为单位,频繁的数据更新丰富了“云”中的信息资源。所以,在云计算技术面前,用户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可享受全天24h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不再局限于自己电脑中的软件工具,只需利用云计算技术服务商提供的工具软件,即可通过浏览器获得学习所需的数据和服务。用户有更大的自由来选择和控制自己的学习,真正做到“按需而用、即需即用、快速聚合”。同时,云计算技术为网络应用提供
26、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完成普通计算难以达到的各种业务要求,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和水平。1.3在经济效益方面云计算技术开创了提供商与使用者双赢的局面。正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就拥有整个世界。”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微软、IBM、谷歌等美国公司正在投入巨资开发云计算技术。对使用者来说,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存储成本、带宽成本、计算处理成本等加起来也只有自身运营数据中心成本的几分之一,大大节约了成本。1.4在信息交流与共享方面云计算技术为信息用户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协作提供了便利。云计算技术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将网上所有资源连通,能够实现多种资源的全面共享,进而极
27、大地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作为网格运算模式的发展和改进,云计算提供了更强的管理机制、自动化的部署功能和高层次的虚拟化技术,将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下最大化的资源共享和协同。由于虚拟社区是基于网络的,这使得读者群的构成突破了传统图书馆辐射范围的限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可以进入虚拟图书社区交流协作、借鉴经验和丰富数字图书资源,实现了多元化的文化知识交流。1.5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云计算技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时代的发展要求个人要不断地学习,云计算技术能够给信息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知识,有利于信息用户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去管理个人知识,促进信息用户的终身学习;云计算技术能突破地域和时
28、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向人们实时传播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使人们能自主地在一个比以往更广泛的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个性;云计算技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人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有利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云计算技术向人类提供了巨量的信息源,满足了人类不同层次的需要,有利于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其次说一下负面影响。2.1随着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不仅个人的隐私安全受到威胁,企业等的信息安全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因为“黑客”们一旦闯入云端信息系统劫取信息或者破坏信息,那么将会使个人和企业的信息资源遭到破坏。2.2在运
29、行安全方面道路是否畅通会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同样,信息通道是否畅通也将直接影响信息运行。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运行安全的又一大威胁,如果把信息存储在自己或单位的电脑上,当电脑受到病毒的攻击时,损失的只是自己或一家单位的数据,当云端受到病毒的攻击时,运算中心托管的庞大计算云可能会让病毒的扩散更加容易,这样,损失的就是所有云端的数据。这不仅严重地扰乱了网络社会中的正常社会生活秩序,而且给那些信息所有者带来难以弥补的物质、精神和心理的损失。2.3在环境保护方面目前的计算机设备中采用了一些有毒材料(如电路板中的铅)和一些难以降解的材料(如塑料部件),这些材料不仅提高了报废设备的回收再利用成本,而且增大了环
30、境污染的风险。此外,云计算技术需要建立庞大的计算机系统,这个庞大的计算机系统需要巨大的电能资源。而目前中国的电力供应主要依赖于火电厂,火电厂排放的废气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这些污染物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云计算机系统不但同互联网相连,而且同电力网络紧密相连,其运行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保护环境、科学发展、人人参与”,不单是钢铁、化工和制造等高能耗、重型行业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IT领域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2.4在资源节约方面。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海量信息的平均利用率会更低,服务器的空闲时间也会更多。即便在空闲状态下,传统服务器的功耗也将达到峰值的60%。所以,空闲设备的电
31、力消耗与数据中心冷却设备的能耗都将造成资源的浪费。2.5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将会使人际关系更加淡薄,人的思维能力更加退化。在云端,交往形式是以符号为中介的间接交往,具有虚拟性,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就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动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人与人直接交流就大大减少,由面对面的交往所建立的富有现实情感的亲切友爱关系将越来越淡化。如果像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所说的那样,云端提供了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海量信息,一旦人们过分地依赖云端提供的信息,在遇到问题时,就很少有人愿意打开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把希望寄托在云端,所以对云端信息过分地崇拜将会影响人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32、妨碍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云技术在国防科技情报领域中应用的优势1.情报数据的安全和稳定情报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对数据的积累和提炼,国防科技情报数据和成果的安全稳定对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虚拟化技术应用可以将分散在个人终端的数据从本地PC剥离集中到后台,通过统一容灾、备份,极大降低了由于系统故障以及人员退休、离岗离职等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有效保障了数据的安全稳定。2.信息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得到保障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可以使服务器得到统一整合,在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漂移到其他服务器,继续提供服务,实现冗余,当终端访问压力过大时,会自动调配服务器资源,实现网络负载均衡,从而保
33、障系统中各项应用的连续性。通过桌面虚拟化使终端的应用摆脱对硬件设备的依赖,用户能用什么样的资源完全取决于他的身份,所有的应用都是随需交付。即使遇到IT灾难,比如终端被病毒、木马入侵,出现蓝屏、死机等现象,只要管理员在后台进行还原,这个用户就可以重新获取属于他的资源,其工作就能实现平滑过渡。3.易于安全保密管理由于终端PC无数据存储且数据接口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国防科技情报数据被随意导出的风险,减轻了情报科研单位计算机管理方面的压力,大大降低了终端检查的工作量,使保密检查效率得到了提升。4.经济性未来的国防科技情报研究将会呈现出更加专业精准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手段和工具的丰富可能会需要更加强大的
34、计算能力。通过云技术共享计算资源,可提高计算速度,同时避免单独采用价格昂贵的工作站电脑,节约资金,节能环保。数据的集中存储也为搭建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建设情报资源数据中心、提升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分析处理能力打下基础。1.基于硬件虚拟化的基本方案未来情报科研单位的IT框架如图2所示:在信息中心建立内部私有云端,所有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都集中存放在数据中心,并且按照保密标准的要求部署相应的主机审计软件、“三合一”系统、身份认证系统、域管理系统、网络审计、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等等,搭建一个立体型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从底层到应用层都有相应的控制手段。根据所属各部门、用户的不
35、同权限和不同应用,按需将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数据安全地交付给他们使用。数据不再保留在本地,从底层对外设口进行封堵管控。一旦终端PC脱离这个框架,所有的使用权限就被收回,终端PC就成为一个信息孤岛,成为一台初始终端,没有操作系统,更拿不到任何后台数据。通过这种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可以确保桌面环境的一致性和合规性;确保底层架构上的安全;让终端PC有序合法地获取和使用桌面系统,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访问数据,确保情报科研数据在单位内部流转。2.需要重点解决不同以往的保密问题由于国防科技情报领域对安全保密方面的特殊需求,在桌面虚拟化方案实施中,我们还要解决数据集中带来的超级管理员权限过大的问题。虚拟化后超
36、级管理员拥有所有管理员的权限,甚至能拥有所有业务系统的最高权限,从安全的角度看,过度集权的模式导致了集权者本身的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尤其是我们所采用的硬件虚拟化系统,由于其采取的是后端镜像一一对应前端用户的模式,而且是需要集成Windows域环境来使用的,因此必然存在管理员权限过大的问题。管理员在任一瘦客户机,使用域管理员账户就可登录镜像虚拟系统,从而查看到所有文件、数据。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造成后台数据泄露的安全事件。因此一定要加强身份鉴别措施,建议在终端采取USB-Key或指纹等强身份认证方式。这样,能强化安全控制措施,限制管理员在终端的权限。尽管如此,虚拟桌面服务器端的管理员依然有途径挂
37、载虚拟的磁盘到其他虚拟主机上,形象的说就是类似于直接将硬盘拆下来挂载到其他计算机上,以脱离基于应用层的强身份认证措施。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利用电子文档安全管理产品管理文件服务器,提供个人数据存储空间,实现文件集中存储的目的。这类产品能够对操作系统桌面和应用程序进行封装,安装客户端程序后,用户终端上所有保存操作的位置都只能指向存储服务器,而在服务器上文件都以非明文方式存放,管理员也看不到,从而限制管理员在服务器上的权限。将电子文档安全管理产品和桌面虚拟化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大大增强了数据集中存储的安全性。6科学技术观:列举目前所在的两个科学共同体,说明这两个科学共同体运作机制的异同,并
38、预判其发展趋势。科学共同体是一个由互相交流的科学家们组成的多样化网络结构体。它包括很多所谓“子团体”,他们工作于各种特定的科学领域,待在特定的各种研究院内。跨学科,跨学院的活动也很显著。期许用科学的方法达成客观性(科研中的1个理想哲学观念,远离偏见,远离单个人的诠释,远离主观感受,远离想象,远离不公平不公正,远离不全面,远离外部影响的客观真实)。同行审议,通过用科学期刊和参考资料讨论和争论,维持优质的研究方法论和对各种结果的判定来助成客观性。的目标是以增进知识为己任,并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科学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以及这种知识在进一步认识自然时的作用。我目前所在的两个科学共同体有校学
39、生会和导师带领下的研究生团队。关于校学生会。学生会的宗旨:团结和动员全校同学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广大同学的成长成才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促进广大同学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素质拓展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并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服务。核心宗旨: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目标:建设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会。口号:有事儿请找学生会。学生会的日常工作由主席团总体负责,按照“主席团集体领导下的部长负责制”的管理形式,实行主席负责制,以“创建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会”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学生会的核心精神是责任。学生会是
40、我们学生自己的组织,只要你充满活力,热情负责,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能够为我们自己的学生会作出贡献。学生会下设办公室等8个职能部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公关部、学习部、生活部、文体部和宣传部。他们都统一于主席团,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具体职责又有所合作。几乎每周都会举办一些活动来加强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全校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我们会组织一些人去瞻仰革命烈士,去一些贫困地区支教,并捐一些有用的衣物、教材以及运动器材等活动。关于研究生团队。研一基础课,研二在导师带领下做课题搞研究,第三年你要忙着发表论文和做,是必须有一定的。在这个团队里,除了导师外,还有一些师兄师姐们。现阶段我们最
41、主要的是去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且与导师、师兄师姐们积极交流一些学术前沿知识,当然导师还是会给一些简单的任务让我们去完成。每周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研究生组会。主要还是说一下的自己这一周的学习进度和工作情况,并且为下一阶段的任务做准备。我们还会跟着导师出去参观项目,参加一些学术研讨大会拓宽延伸自己的知识面。综合来说这两个科学共同体都致力于以增进知识为己任,并用知识造福于人类。只是在于涉及到的范围不同而已,研究生团队主要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并运用于以后的专业生产活动中。而校学生会主要是培养社交能力,加强组织协调合作能力,来达到全面发展。然而学生会的发展还是遇到了自己的瓶颈,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
42、露。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做到完善基本制度建设,保证学生会常态化运行,加强人文关怀,构建活力校园,彼此包容信任,打造高效能团队,加强主席团对部门的主导作用,.激发创新活力,营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学生会精神的传承,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拔干部,定期培训,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就业取向和条件限制使得不少培养机构在培养方法和培养目标上有意无意地模糊了“学术型”与“专业型”的边界,影响了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效果。我国研究生培养虽然取得的成就颇为显著,但是相应的培养体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所以以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要做到转变传统观念,转换培养理念,完善
43、整体机制,加快国际接轨步伐;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建立新型的培养模式,推行教育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课程评价、保障培养质量;建立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学术沟通机制,给予研究生充分的学术关怀;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把好“进口”关,注重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营造研究生科研创新环境,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是于1888年1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的宇宙俱乐部聚会,成立的一个学会,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学会创办了自己的会刊,这便是如今享誉全球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学会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盈利的教育与科学机构。除了定期出版摄影专辑和地图
44、集外,国家地理学会的书籍涉及的主题还包括人脑、科学历史、世界文化和宇宙;国家地理电视电影提供激动人心的冒险、科学、自然历史和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而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拓展传播资讯的广告,开始从平面的书籍进入多媒体的领域,开始制作地理知识相关的影片,与拥有专属的有线电视频道“”。但该学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非赢利机构,没从政府那里得过1个美元,自己挣的钱很多,但股东从来没拿过一分钱,所有的赢利都回报了社会。国家地理学会主要捐助的领域是教育、环保、科学研究和探险活动,另外,该学会80%的赢利用来资助美国以外的项目。(Royal Society)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成立于1660年。并于1662年、16
45、63年、1669年领到皇家的各种特许证。英女皇是学会的保护人。全称“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学会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它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它在英国起着全国科学院的作用。英国皇家学会是一个独立的、自治的社团,在制定自己的章程、任命自己的会员时,无需取得任何形式的政府批准,但它与政府的关系是密切的,政府为学会经营的科学事业提供财政资助。学会没有设立自己的科研实体,此外,学会还有确认优秀的科学学识与研究、奖励和促进国际科学交流、组织并推动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致力科学史工作等任务。许多年来,学会已和很多国内及世界各地的科学组织建立了互利的合作关系。学会是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并一直在中(ESF)发挥积极作用。皇家学会还与无数的其它国际组织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为推进世界科学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学会没有自己的科研实体,它的科学研究、咨询等职能主要通过指定研究项目、资助研究、制订研究计划、通过会员与工业界联系及开展研讨会等实现。此外同英国国内科学基金组织一样,英国皇家学会面向海外,鼓励国内外的各种活动,如:鼓励科学研究和应用;确认评议优秀的科学研究;促进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交流,为科学家交往提供便利条件;代表并支持科学团体;提高公共科学教育,增强公共科学意识;从事科普活动;支持科学发展史的研究。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