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节能资金申请报告(共18页).doc
《余热发电节能资金申请报告(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热发电节能资金申请报告(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关于广元市高力水泥实业有限公司6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申请项目资金的报告广元市高力水泥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25日,规模为日产32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及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占地面积322亩,总投资3.8亿元,年产水泥150多万吨,是广元市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公司拥有一批专业水准较高、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人员,80%以上员工进行过专业培训;主导产品为PC32.5R、PO42.5R,可根据客户的需求,生产不同规格和高品质的水泥。一、总论(一)能源管理情况:(见附件一) (二)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余热发电项目的实施是水泥业发展的趋势。随着水泥熟料煅烧技术的发展
2、,发达国家水泥工业节能技术水平发展很快,低温余热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被回收利用,水泥熟料热能利用率已有较大的提高。但我国由于节能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和节能意识影响,在窑炉工业企业仍有大量的中、低温废气余热资源未能被充分利用,能源浪费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在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由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出的350以下废气,其热能大约为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热耗量的35,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可将排放到大气中占熟料烧成系统热耗35的废气余热进行回收,使水泥企业能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项目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三)项目承担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及装备现状,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经前期调研
3、,广东客商组建了广元市高力水泥实业有限公司,在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建设一条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32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本公司通过自身努力,已形成一整套生产管理规范,本次配套的余热发电项目在不断借鉴其它公司熟料生产线余热发电成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技改探索,积累沉淀了很多经验,工程建设严格把关,人员培训严格要求,为顺利建成6MW余热发电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缓解工厂电力供应的紧张状况,降低水泥熟料的生产成本,提高水泥产品的竞争力,在建设32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的基础上,建设一条6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四)项目建设必要性从国家的产业政策来看,早在1996年国务院曾以
4、国发199636号文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意见明确指出:“凡利用余热、余压、城市垃圾和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及煤层气生产电力、热力的企业,其单机容量在500kW以上,符合并网条件的,电力部门都应允许并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重大项目和示范项目以及现役火电厂脱硫设施设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4906号),明确重点支持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2005年,国家发布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该项目属鼓励类项目第二十六条:日产20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余热发电。因此广
5、元市高力水泥实业有限公司纯低温余热发电在产业政策上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和市场分析从国家的产业政策来看,早在1996年国务院曾以国发199636号文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意见明确指出:“凡利用余热、余压、城市垃圾和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及煤层气生产电力、热力的企业,其单机容量在500kW以上,符合并网条件的,电力部门都应允许并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重大项目和示范项目以及现役火电厂脱硫设施设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4906号),明确重点支持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
6、能技术改造。2005年,国家发布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该项目属鼓励类项目第二十六条:日产20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余热发电。因此广元市高力水泥实业有限公司纯低温余热发电在产业政策上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三、建设规模 本工程余热发电规模按一条3200t/d熟料生产线配套设计,同时兼顾烧成系统有10%的富余熟料产量,遵循以热定电、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技术原则,充分利用可回收余热量,综合考虑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场地布置、供配电结构、供水设施等因素,利用本线工程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资源(窑头额定废气:Nm3/h,窑尾额定废气:Nm3/h),建设一条装机容量为6MW的
7、纯低温余热电站。本项目遵循以热定电,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技术原则,根据核实的可回收余热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建设条件(一)、设计原则1、余热电站在正常运行时应不影响原水泥生产线的正常生产;2、充分利用窑头、窑尾排放的废气余热;3、采用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的余热发电技术和装备;4、余热电站尽可能与水泥生产线共用水、电、机修等公用设施;5、贯彻执行有关国家和拟建厂当地的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设计的规范。(二)、设计条件1、余热条件从更合理的利用窑头余热考虑,在篦冷机的中部设一个废气出口,窑头废气参数为:Nm3/h,38085,此部分废气余热全部用于发电。窑尾经五级预热器出口的废气参数为:Nm3
8、/h,330213。此部分废气经利用后的温度应保持在200左右,用于生料粉磨烘干。2、建设场地本工程包括:窑头AQC锅炉、窑尾SP锅炉、汽机房、化学水处理车间、冷却塔及循环水泵房等车间。各车间布置遵循以下原则:窑头AQC锅炉为立式自然循环汽包炉,布置在各自窑头厂房旁边的空地上,双旋风收尘器布置在窑头车间看火平面。窑尾SP锅炉采用卧式强制循环汽包炉,在各自窑尾预热器旁就近露天布置。汽机房的布置靠近锅炉,化学水处理车间、冷却塔及循环水泵房尽量靠近汽机房。在布置有困难时可以适当调整,不能影响水泥生产线的布置。3、水源、给水排水电站的用水有:化学水处理、锅炉给水、循环冷却水及其它生产系统消耗,消防用水
9、,部分用水可循环使用。(三)、电站工艺系统4、余热电站流程综合考虑本工程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资源分布情况和水泥窑的运行状况,确定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如下:系统主机包括一台AQC余热锅炉、一台SP余热锅炉和一套混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aAQC余热锅炉:利用从篦冷机中部抽取的废气(中温段,1.35mpa360),在窑头设置AQC余热锅炉,此余热锅炉分为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过热器生产0.459MPa-185的过热蒸汽,进入蒸汽母管后通入汽轮机;省煤器生产的135热水,作为AQC余热锅炉蒸发器在闪蒸器内热水压力瞬间降低、体积增大,其能量转变使水蒸发产生0.14MPa的饱和蒸汽,并将饱和蒸汽引入
10、汽轮机的低压段。出AQC锅炉废气温度降至84。bSP余热锅炉:在窑尾设置SP余热锅炉,该锅炉的过热器,生产1.35MPa-310的过热蒸汽,进入蒸汽母管后通入汽轮机,出SP余热锅炉废气温度降到213,供生料粉磨烘干使用。整个工艺流程是:40左右的给水经过加药除氧,一部分由高压锅炉给水泵进入AQC余热锅炉公共省煤器,将水加热成135左右的热水,一部分进入SP锅炉,然后依次经过各自锅炉的蒸发器、过热器产生1.35MPa-360和0.459MPa-185的过热蒸汽,在蒸汽母管汇合后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做功;还有一部分热水通过闪蒸器,产生0.14MPa的饱和蒸汽,作为补汽进入汽轮机,作功后的乏汽进入凝汽器
11、成为冷凝水,冷凝水和补充水经药物除氧再进行下一个热力循环。SP锅炉出口废气温度200左右,用于烘干生料。5、热力工艺系统热力工艺系统主要包括:主蒸汽系统及辅属蒸汽系统,疏放水及放气系统,给水系统等。a主蒸汽系统及辅属蒸汽系统电站的主蒸汽系统采用单母管制。锅炉产生的主蒸汽先引往蒸汽母管后,再由该母管引往汽轮机。除氧采用加药除氧,不消耗蒸汽。汽轮机的轴封用汽,由主蒸汽管引至均压箱后,再分别送至前后轴封。b疏放水及放气系统本工程锅炉部分疏放水量极少,放水直接引至排污扩容器排放。汽机部分的疏水均引至设备配套的疏水膨胀箱,最后汇入凝汽器全部回收。作为机组启动的安全措施,本电站各类汽水管道的自然高点和自然
12、低点均设放汽阀和放水阀,系统启动时临时就地放汽、排水。c给水系统本工程锅炉给水由两部分组成:一路为汽轮机冷凝排汽的冷凝水,另一路为化学补充水,由化学水处理系统提供。本系统选用电动锅炉给水泵两台。进出水均按母管制连接,给水泵出水母管上设再循环管接至除氧器水箱,再循环水量通过设在管道上截止阀进行控制。(四)、汽轮机油系统汽轮机油系统由油箱、主油泵、电动油泵、冷油器、滤油器及油管路组成,承担着机组轴承润滑、冷却供油及调速系统各执行机构工质供油的任务。机组的调节、保安用油由汽机直接带动的主油泵供给,主油泵出来的高压油,一部分至调节保安系统,工作后回油箱,一部分经冷油器、节流阀和滤油器至润滑油管路。当汽
13、轮机启动或停机过程中主油泵没有正常工作时,用电动油泵来供给调节、保安用油和润滑油。(五)、汽轮机循环水系统 本系统为汽轮机凝汽器、冷油器、发电机空气冷却器等提供冷却水。 设备冷却用水采用压力回流循环供水系统。压力回水送至冷却塔,冷却后的水自流至循环水池(V=2760m3),由循环水泵送入循环供水管网,供余热发电各冷却水用水点。该系统除冷却塔处水与大气接触外,其余各处均为密闭状态。为确保水质,系统设有旁滤水处理设施,部分压力回水直接进入压力过滤器处理后进入循环水池。循环过程中由于风吹、蒸发、排污等损耗掉的水量由水处理系统进行补给。(六)、化学水处理系统 本系统采用RO反渗透处理系统,提供满足锅炉
14、给水要求的软化水,含硫量小于0.03 ppm。(七)、电气自动化系统 本工程采用DCS控制。控制范围包括:余热锅炉、汽轮机、水处理系统、厂用电的其他动力负荷。控制室内设一台操作站,分别监控余热锅炉、汽机汽水系统、除氧给水系统、汽机发电机油系统、中压开关供电系统及低压电动机控制。余热发电系统的DCS与水泥厂中控室的DCS通过通讯联网,在中控室操作站可以监视余热发电的主要监控画面及参数。(八)、余热发电工艺主机设备序号主机名称性能参数数量备注1AQC锅炉形式:自然循环锅炉进口废气量: Nm3/h进口/出口废气温度:380 /85汽包数量:1个高压过热:1.22t/h1.35MPa低压过热:2.3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余热 发电 节能 资金 申请报告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