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市级课题(共7页).doc
《2015年市级课题(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市级课题(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5年市级课题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实施方案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2015年市级课题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实施方案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2015年市级课题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实施方案学科分类 小学综合 课题名称 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申请人(课题负责人)一、课题的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变化最为明显和积极的,是人类科技迅猛发展引起的教学媒体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 BYOD(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2、微课进入到现实课堂中,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微课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研究热潮。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要求,顺应社会的发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尝试在现行的教育教学工作应用和实践微课,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拓展和深层延伸。本课题将通过对当下小学课堂教学的分析与研究,总结造成课堂无效或低效教学的原因,希望通过微课教学进一步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通过本课题研究,探讨微课教学的可行性,同时将微课与小学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推动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地发展。二、选题的意义及价值随着教育的
3、不断发展,未来的教育趋势应呈多样化,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个性化选择,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微课”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正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中,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教学设计、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
4、设置问题情境,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疑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辅导资源,让“微课”逐渐成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最佳工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发挥重要作用。微课的制作主体是教师,本课题一方面重在实践层面探究小学各学科微课的设计策略。从微内容(知识点和概念讲解、技能训练、过程演示、微探究、微练习、微等)的选择、课件资源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思维过程展示,表现方式选择等层面进行探讨,形成一些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微课设计的方式方法和规范要求。另一方面,探究微课资源在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微课资源作为一种手段,在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如何创设更多机会
5、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是探究微课资源对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方式的影响和改变。如何发挥微课资源在学生课外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在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上的实效性。本课题的研究,把握了最新的教育新潮流,且是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一线的实践层面的研究,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微课是教育新潮流,来袭强势,引起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虽时间不长,但有很多研究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投入研究,但还是属于初始阶段。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柯清超教授认为,微课资源的应用创新性地解决网络教学问题,提高课程质量。微,是为了创设更多机会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微
6、课资源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基础,但不是教学的全部,微课不是要替代传统教学,它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专家给出的微课定义:微型教学、微型课件,即讲授某个知识点、技能、案例等微内容的教学课件,学习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主要用于帮助学业员完成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微课的类型按教学内容来分主要包括五种,知识点和概念讲解、技能训练、过程演示、微探究、微练习、微等,按教学用途来分主要有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即支持结构化的课程教学,非正式学习主要体现在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四、关键概念的界定“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
7、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五、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一)研究目标通过对当下小学课堂教学的分析与研究,总结造成课堂无效或低效教学的原因,希望通过微课教学进一步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通过本课题研究,探讨微课教学的可行性,同时将微课与小学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推动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地发展。1、各学科建立微课应用资源库。2、整理编辑教研论文集。3、整理编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年市级 课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