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奋力推进旅游产业(共9页).doc
《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奋力推进旅游产业(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奋力推进旅游产业(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凝聚共识 真抓实干 奋力推进旅游产业XX镇旅游产业发展浅析旅游产业是当今社会迅速崛起的新型产业,兼有综合性、经济性、服务性、依赖性、带动性、外向型和季节性的特点,能有效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高层次享受,同时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许多地区竞相发展的一大主导产业。自2008年移民搬迁集镇新建以来,XX镇以创建旅游名镇为目标,从整体规划布局到基础设施建设、从产业培植到居民生活习惯培养,一步一印,真抓实干,扎扎实实筑牢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将旅游名镇建设推向深入。一、时不我待,发展旅游产业迫在眉睫1、从宏观层面看,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密切挂钩。随着我国
2、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高铁、高速、机场纷纷建立,地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日益频繁和快捷,跨省、跨区域的大范围的旅游成为可能。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生活的追求由吃、住等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娱乐、享受生活、亲切自然的精神需求转变。根据国际社会经验,在人均GDP到达5000美元后,将迎来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矢志发展旅游业的XX镇来说,充分借助旅游产业处于急剧上升之势,奋发图强,完全可以大有可为。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地矛盾、资源紧缺的唯一可行途径。特别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
3、后,许多地区都在寻求替代当前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旅游业以低的资源消耗、较为绿色的消费方式带来较大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享受,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央到地方一致推崇的战略产业。2011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3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整合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灵秀湖北 ”,2013年 十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活消费,做新业态,突破性发展旅游业”,2013年,竹山县经济工作会上,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全面建设十堰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区”步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无不把旅游业作为转变
4、经济增长方式、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精神追求的战略产业来抓,各项发展旅游产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发展旅游产业前景大好。2、立足XX镇看,XX镇是移民重镇,自2008年移民搬迁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移民的发展问题,尽管移民搬迁和生产安置均已落实到位,但作为基本生产资料的人均土地数量和质量大幅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近3万亩良田被淹,新开发整理用于生产安置的土地坡度陡、土质差,难以有效开展生产生活;大坝蓄水后,XX镇依托山多水广的地理优势,可以大面积发展茶叶种植、山场养殖和水产养殖,但从长期来看,农业的辐射范围和带动效应终究有限,紧紧依靠第一产业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不切实际;打工经济面临新的
5、困境,高知识、高技能的劳力需求与XX镇劳力普遍缺乏技能的实际相出入,打工人员挣钱门路越来越窄。二是社会稳定的问题。移民工作天下第一难,XX镇有1.2万移民,其中镇内安置6000多人,社会矛盾之深、之复杂全县罕有,究其根源,仍是出于移民对于未来发展的不自信,他们往往想方设法套取移民政策以缓解未来的不确定风险。2012年,仅集镇就有几十户居民因病、因灾一夜返贫,而这些居民基本都到镇政府进行过上访。发展是解决XX镇这些问题的关键,因此XX镇必须能够培植出一个主导产业,以之为龙头撬动全镇经济板块。通过仔细衡量,XX镇认为,面对基础薄弱、财力贫乏的现状,只发展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既不现实、也不符合绿色产业
6、的战略定位,唯有依托本土资源,通过引资引企发展能耗低、辐射广、带动力强、吸纳就业人数多、发展前景广阔的旅游产业,以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方式,共同把旅游业培植壮大,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生态茶叶和生态养殖等产业互为补充的经济格局才是根本出路。二、XX镇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XX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明显优势。1、山广水阔,风景秀丽。XX镇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境内有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和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两大景区,通过十堰市规划设计院的规划设计,科学编制出竹山县XX镇旅游控制性规划及重点项目修建性规划和圣水湖旅游开发规划,为下一步的旅游开发奠定基础。2、历史悠久
7、,人文璀璨。XX镇是千年古镇,曾是古庸国都城所在地,距今有3600年历史。先后涌现出王三盛、余曼白等历史名人,黄州会馆、三盛大院等历史遗迹巍然耸立,更有滚龙、皮影、根艺等民间文艺薪火相传、长盛不衰。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孕育XX独特的历史厚重感,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关键所在。3、集镇旅游服务功能完善。XX镇是移民新镇,自搬迁始,就以建成“旅游名镇”为目标进行规划,从建筑风格到区域布局、从配套设施到绿化建设,无不高标准建设,是日后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石。集镇统一划分为行政区、教育区、居住区和旅游区四大板块,建筑全部统一为“飞檐翘角马头墙、铁艺红色格子窗、红砖黛瓦粉白墙”的庸派风格,居民房屋采取下商上旅格局,
8、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居民房屋可随时转为商业用房。经过几年的不断建设,集镇基础设施也更为完善。先后投入上亿资金,实现了集镇道路通达、绿化满镇、管网完整、路灯遍布;通过项目争取,大力实施了一批如十星广场、综合旅游码头、黄州会馆和三盛大院、寨子沟工业园等兼具旅游价值和民生意义的重点工程;以农家乐为核心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争取到的标准化农家乐专项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集镇17户农家乐全部规范经营。如今的集镇既是旅游业服务中心,本身也是一大旅游亮点。4、区位优势明显。XX镇距县城12公里,距十堰147公里,处在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黄金节点。随着十星招牌享誉全国,谷竹高速加快建成,竹房城镇带和秦巴山片区
9、扶贫开发的相继推进,竹山乃至十堰都将迎来发展的新篇章,有能力消费的旅游人口将大幅增加。作为“省级旅游名镇”、“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文明乡镇”, XX镇在涉及旅游、环保方面的项目资金争取上具有较大优势。三、XX镇发展旅游产业的不足1、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产业优势。旅游资源丰富与旅游产业弱小不成正比,完善的旅游服务与游客数量不成正比,市场影响力明显不足,符合现代旅游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远未建立,亟待进一步完善。2、基础落后仍是最大的瓶颈。经过移民搬迁后的建设,XX镇基础设施有了质的飞跃,但为了服务潘口大坝上马,XX镇数十年没有大规模的建设,历史欠账太大,导致镇内道路普遍等级低,通村路不完善,基础设
10、施明显弱于西部乡镇。旅游业对基础设施标准要求极高,要求完善的交通体系和一体化的服务网络,这对于财力薄弱的XX镇来说,只能依靠争取项目资金来缓慢解决,确实举步维艰。四、XX镇发展旅游产业的方向XX镇发展旅游产业要做到扬长避短,借势而为,厚积薄发。1、拓展外延,走资源整合之路。发展旅游产业需要整体筹划,要以整个竹山县为一盘棋进行全面开发,避免单兵作战。从江西省婺源县的旅游开发经验来看,该县就是通过整合全县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避免了因个别地方或过度开发,或开发不到位造成的产业畸形,每个乡镇乃至每个村的旅游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一是制定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对我县整体旅游资源进行基数摸底统汇,根据各区域旅游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凝聚 共识 真抓实干 奋力 推进 旅游 产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