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的起源及发展作业(共5页).docx
《运营管理的起源及发展作业(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营管理的起源及发展作业(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咨询同行专家,对你自己从事的专业或所属学科的发展历史做出系统全面的介绍(包括专业学科的起源、发展阶段和历史线索主要分支、代表性人物以及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等)运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是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或系统的管理。起源及发展阶段运营管理生产系统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现代意义上的用于销售产品生产和现代工厂制度都是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有扩展到欧美等国家。此前,产品是由手工艺人和他们的徒弟在作坊里生产出来,我们今天使用的机器当时还没发明出来。接着,许多发明创造从此改变
2、了生产的面貌,机器代替了人力。蒸汽机的发明为工厂里机器的运转提供了动力。珍妮纺纱机和电动织布机使纺织业发生了革命,充足的煤和铁为发电和制造机器提供了原料。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创建给工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效率工程师泰勒是其创始人,通常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依据对工作方法的观测、分析和改进以及经济激励,通过对工作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来确定每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制定计划,认真挑选和培训工人,找出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实现管理部门与工人的合作,以及将管理活动从工作活动中分离出来。佛兰克.吉尔布雷斯常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提出了动作经济原理,该原理可应用于很小的一项工作。亨利.甘特认识到非货币报酬对激励
3、工人的价值,推出了甘特图的进度安排法。哈利顿. 埃莫森将泰勒的观点应用于组织结构,并鼓励聘用专家以提高效率。亨利.福特在工厂采用了泰勒的科学管理,采用了移动装配线和零件的互换性,即是使零件标准化,从而使批量中的任意零件适合于装配线上的任意汽车。标准化的零件可以替换使用。福特使用的第二个概念是劳动分工,使得福特可以使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来极大地提高其工厂的生产率。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科学管理十分强调工作设计的技术方面,而人际关系学说在工作设计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莉莲.吉尔布雷斯和她的丈夫20世纪20年代一起着重研究了工作中人的因素,20世纪30年代埃尔顿.梅奥的研究表明,除了工作的实物和技术条件外,
4、工人动机对提高生产率是至关重要的。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提出了激励理论,50年代赫兹伯格又使激励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麦格雷戈于60年代提出X理论和Y理论,阐述了雇员如何看待工作的两个极端态度。到了70年代威廉.务奇提出了Z理论,集中了日本的诸如终身雇佣、关心雇员及协同一致的观点和西方的诸如短期雇佣、专门人才以及个人决策与职责的传统观点。决策模型与管理科学F.W.哈里斯于1915年提出了第一个库存管理的数学模型。20世纪30年代,贝尔电话实验工作室的三个同事道奇、罗米格和休哈特提出了抽样和质量控制的统计程序。1935年,帝皮特进行的研究为统计抽样理论提供了基础工作。20世纪六七十年代,管理科学
5、方法受到高度重视,随着个人电脑和方便用户的软件在工作中广泛应用,管理科学方法不断发展。精益生产、准时制和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80年代爆发了生产管理思想和技术的革命,由此推动了生产。准时制生产是制造思想的重大突破,有日本人率先提出,他是一整套集成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保持及时按需送达的最少零部件存货实现大量生产。这种思想与全面质量控制都积极的发现并消除生产的缺陷。现在这种思想已经成为制造生产实践中的基础。制造战略范式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制造战略范式。这项由威廉.阿伯纳斯,吉姆.克拉克,罗伯特.海斯和史蒂芬.惠尔莱特教授完成的研究成果,着重讨论了制造业的经理如何将
6、他们工厂的生产能力变成战略竞争的武器。该思想的核心是集中制造和制造权衡的观点。他们认为,既然工厂不能在所有方面都达到最优,那么就可以实施集中战略,建立一个重点工厂,完成他能做的很好的有限的一些任务。这要求在工厂设计和管理中的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柔性的各项指标之间做出权衡。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运营管理的另外一个重大飞跃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所有的运营经理都意识到了由质量大师爱德华.戴明,约瑟夫.朱兰和菲利普.克劳斯比推动的质量潮流。国际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认证体系在全球制造业的质量标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欧洲公司要求他的供应商达到这些标准,并将这一要求作为签
7、订合同的一个条件。企业流程再造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萧条时期开始要求企业以精益保持竞争力,这促使许多公司开始寻求对运营过程的革新。迈克尔.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流程改造,不是自动化改造,而是推倒重来”(reengineering work, dont automate, obliterate),从中可以体现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的思想。与TQM普遍提倡的改进思想不同,BPR强调革命性的变革。通过重新审视企业现行的所有业务流程,然后提出不能带来增值的步骤,并把剩余部分计算机化,最终获得期望的产出。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在20世纪
8、80年代,六西格玛管理本是质量管理中的一部分。在九十年代,六西格玛被看作一系列质量诊断工具而得到空前发展。摩托罗拉从1987年起全面推行六西格玛,点燃了六西格玛管理的火种。1992年博西迪将六西格玛引入了联合信号公司,补充了大量的关于组织变革、领导力提升和变革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1995年夏,杰克.韦尔奇将六西格玛引入了通用电气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利用集成系统方法原理从原材料供应商,经过加工工厂和存储仓库,直到最终用户所构成的供应链上的信息、物料和服务流。最近出现的外包和大规模定制的趋势迫使企业找寻能满足顾客需求的柔性方法。其关键在于优化调整核心活动,尽量以最
9、快的速度响应顾客需求的变化。电子商务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因特网和万维网的迅速普及令人瞩目。电子商务指的是在业务活动中把因特网作为最基本的元素,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企业组织与其顾客及供应商相互交往的方式。因特网由美国政府网络发展而来,于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建成。网页表格以及交互搜索工具的使用,正在改变着人们收集信息、商务交易和流通的方式。他也改变了运营经理协调执行生产和分销职能的方式。运营管理的当前现状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很多企业在其战略中忽视了运营战略,其中一些企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运营战略对其经营全面成功的重要性以及将运营战略与公司的
10、整体经营联系起来的必要性。运营管理主要关心三种技术:生产和服务技术、流程技术和信息技术,所有这些对生产率、成本和竞争力都有主要影响。生产和服务技术就是新产品和服务的发现与发展。这主要有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来完成,他们使用科学方法来开发新的知识并将其翻译转化为企业含义;流程技术就是用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方法、程序和设备,不仅包括组织内的过程,还包括供应链过程;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在存储、生产和发送信息时的应用。竞争的压力和正在改变的经济条件导致企业组织越来越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l 运营战略l 资源的节约l 收益管理l 六西格玛管理l 敏捷性l 精益生产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告诉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营 管理 起源 发展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