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度汇编(化工)(共3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化工)(共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制度汇编(化工)(共33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设备管理制度汇编(化工)一、电气、电仪接线标准一般场所1、 紧固接线用力要适中,防止用力过大将螺栓螺母滑扣,发现已滑扣的螺栓螺母及时更换,严禁将就作业。 2、 用螺丝刀紧固或松动螺丝时,必须用力使螺丝刀顶紧螺丝,然后再进行紧固或松动,防止螺丝刀与螺丝打滑,造成螺丝损伤不易拆装,尤其是挂箱内的常用空开。 3、 发现难于拆卸的螺栓螺母,不要鲁莽行事,防止造成变形更难于拆卸,应给予适当敲打,或加螺丝松动剂、稀盐酸等稍后再进行拆卸。 4、 不要用老虎钳紧固或松动螺栓螺母,以防造成损坏,用活口扳手时要调整好开口,防止将螺栓螺母损坏变形,造成不易拆装。 5、 同一接线端子允许最多
2、接两根相同类型及规格的导线。 6、 易松动或易接触不良的接线端子,导线接头必须以“?”型紧固在接线端子上,增加接触面积及防止松动。 7、 导线接头或线鼻子互相连接时,中间严禁加装非铜制或导电性能不好的垫片。 8、 导线接头连接时,要求接触面光滑且无氧化现象,接线鼻子或铜排相接时,可在接触表面清理干净后涂抹导电膏,然后再进行紧固。 9、 接临时线时,单根导线软线的要求接线头对折一次,然后接到空开下口;单芯硬线要以“?”型接到空开下口。 10、 30KW及以上电机接线,要求电机出线和连接电机的电缆导线之间不允许跨接导电性能不好的垫片,如镀锌螺母、平垫、弹簧垫等。 11、 使用绝缘胶带缠绕电缆或其他
3、要保护绝缘的设备时,绝缘层要以压置1/2的比例从一端缠绕到另一端,且至少往返一来回。 12、接线图例(略)防爆场所:1、严格按照公司下发的电气设备失爆标准进行接线。2、线路应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当易燃物质比较重时,线路应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架空时要采用槽板;当易燃物质比较轻时,线路应在较低处敷设。3、电缆不容许有接头。4、保护管必须密封5、电缆或钢管穿过墙、楼板的孔洞,应用阻燃性或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6、安装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区的所有仪表、电气设备和电气材料,必须有符合防爆质量标准的技术鉴定文件和“防爆产品出厂合格证”,并且外部没有损伤和裂纹。7、保护管应用管卡牢固
4、固定,不能用焊接。8、采用正压通用的配电箱(柜)的通风管必须通畅,也不能装切断阀。9、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合安装检修接线箱、仪表、电气设备,必须挂牌操作。也就是应该有“电源未断,不得打开”的标志。10、本质安全线路和非本质安全线路不能共用一根电缆,不能合穿一根保护管。11、保护管要采用镀锌水煤气管,不能用电气管和塑料管。12、采用芯线无屏蔽电缆或无屏蔽电线时,两个及其以上不同系列的本质安全线路不能共用一根电缆,不能合穿一根保护管。二、防爆区防爆标准甲醇厂防爆区执行公司装备处下发的公司防爆区防爆标准。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
5、一者,判定为失爆。(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失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
6、a 值)。(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
7、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要求的,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十四)、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平垫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十五)、卡兰式的进线嘴以压紧胶圈后一般用单手扳动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动时,喇叭嘴无明显晃动为准。螺旋式喇叭嘴最
8、少啮合扣数不得低于6扣,拧紧程度一般用单手用力拧不动为合格。(十六)、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应加装弹簧垫圈或背帽(用弹簧垫圈时其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一致,紧固程度应以将其压平为合格),螺栓松动和弹垫不合格者均为失爆。(十七)、采用穿孔固定的隔爆结合面,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等规格一致,螺母上满扣,否则为失爆。(十八)、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严禁直接贯通,必须保持原设计的防爆性能,否则为失爆。二、设备的电缆引入装置:喇叭咀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一)、密封圈内径大于引入电缆外径1mm以上。(二)、密封圈尺寸不符合规定。(三)、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跟电缆。(四)、将密封圈
9、割开套在电缆上。(五)、密封圈部分破坏。(六)、密封圈的硬度达不到氏硬度45-55的要求,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七)、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八)、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他包扎物。(九)、一个引入装置(喇叭咀)内用多个密封圈。(十)、空闲引入装置(喇叭咀)没有密封挡板时;挡板直径比引入装置内径小2mm以上,挡板厚度小于2mm以上。(十一)、挡板放在密封圈里边的;金属圈放在挡板和密封圈之间的。(十二)、进线咀压紧后没有余量造成亲嘴或进线咀内缘压不紧密封圈,或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封圈能活动的。(十三)、压盘式引入装置缺压紧螺栓
10、或未上紧。(十四)、螺旋式引入装置因乱扣、锈蚀等原因紧不到位或用一只手的手指能使压紧螺母旋转超过半圈的。(十五)、使用螺旋式引入装置,引入装置与密封圈之间缺少金属垫圈的。(十六)、电缆在引入装置处能轻易来回抽动的。(十七)、备用的高压接线口缺挡板或挡板不合格的。(十八)、电缆引入装置(喇叭咀)有亲嘴现象。(十九)、密封圈尺寸需符合以下规定,如有一项达不到均属于失爆。A、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下表:D(mm ) D 0-D (mm ) 备 注D20 1 D 0表示进线装置内径20D60 1.5 D 表示密封圈外径D60 2B、密封圈的宽度不小于电缆直径的0.7倍,且不小于10mm 。C
11、、密封圈的厚度不小于电缆直径的0.3倍(70平方毫米以上电缆除外),且不小于4mm 。(二十)、密封圈刀削后应整齐圆滑不得出现锯齿状,锯齿直径不得大于2毫米(包括2毫米)。(二十一)、不用的接线嘴要分别用密封圈、挡板、金属圈依次装入,压紧。(二十二)、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引入、引出电缆必须用压线板压紧,压线板未压紧电缆均属失爆,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二十三)、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不允许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或由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线,磁力起动器的小喇叭嘴严禁引入、引出动力线。否则判定为失爆。(二十四)、电缆护套伸入器壁要符合515毫米的要求,小于5毫米为失爆。如粗电缆穿不进时,
12、可将深入部分均匀锉细。(二十五)、两相低压导线裸露部分的空气间隙:500伏以下不小于6毫米,500伏以上不小于10毫米,否则为失爆。(二十六)、采用铠装电缆供电时,使用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铅皮上,或者用绝缘胶灌至三叉口以上。未接线的接线嘴应用同等厚度的法兰和堵板或用绝缘胶堵死,否则为失爆。(二十七)、隔爆结合面间隙,转轴与轴孔间隙要符合规定,常用上盖间隙0.3mm,大盖0.5mm,转轴孔0.2mm。三、隔爆型插接装置:有下列情况之一属于失爆:(一)、煤电钻插销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接插销,如接反即为失爆。(二)、电源电压低于1140V的插接装置,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装置,电压在1140V以上的插接
13、装置缺电气联锁装置的。四、电缆:有下列情况之一属于失爆:(一)、井下供电使用延燃橡套电缆。(二)、电缆接头没冷补,用胶带裹缠。(三)、电缆受损严重、破皮外露芯线。(四)、超负荷运行,电缆严重发热(40oC)。五、井下供电应做到:(一)、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二)、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三)、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四)、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附:1、鸡爪子A、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B、动力(包括通讯、照明、
14、信号、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C、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和不灌注绝缘充填或充填不严密(漏出芯线)。2、羊尾巴:电缆末端不安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为羊尾巴。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气元件)2米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属羊尾巴。3、明接头: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的导体者或明火操作者均属明接头。4、破口:A、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B、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不超过20mm ,或沿周长三分之一者。三、消防和危险气体报警控制系统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工厂的安全管理,确保消防、危险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安全正常运行,保证甲醇
15、厂人员、设备和生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是本系统的主要负责人,电仪负责本系统的维护,调度和控制室人员负责控制室设备的日常监控,现场岗位人员负责辖区内本系统设备的使用和卫生。现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部位发生火警、感烟或危险气体泄漏报警,发现人员应立即向调度、控制室或值班领导报告,并说出报警发生的准确地点、位置以及报警性质、报警原因。 控制室或调度人员发现有报警信息后,不得擅自消除报警信息,应迅速联系现场确认报警部位的情况,若属误报警,应将情况反馈电仪处理;如确发生火警或危险气体泄漏,应迅速实施补救并立即通知安健环和上级领导部门,同时做好记录。控制室或调度人员接到现场报警后,应迅速派人员到报警
16、部位进行是否发生火情或危险气体泄漏的确认,用扩音对讲系统通知人们疏散,并迅速报告安健环和上级领导部门。电仪人员必须十分熟悉消防控制柜,温感、烟感器、消防泵,层顶风机、危险气体报警控制柜等消防设施的各种功能、特性并负责维护。确保本系统的完好和正常运行。控制室、调度和安健环人员必须熟悉各部位消防和危险气体设施位置、用途。熟悉控制室显示仪表显示数据含义并能熟练地操作各种按钮。各车间人员必须熟悉现场各类报警设施并能熟练地操作各种按钮,同时要保证现场设施卫生良好。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严密地监视控制柜上各种信号,并做好记录。四、闭路监控系统和扩音对讲系统管理办法为提高工厂现场监控和应急通讯能力,规范
17、视频和扩音对讲管理,确保本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一、调度人员是控制室闭路监控和扩音对讲系统的责任人,电仪人员负责本系统的维护,控制室人员负责本系统的卫生和日常监控。现场岗位人员负责辖区内本系统设备的卫生。二、调度人员是控制室闭路监控和扩音对讲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每天定时检查各监控点视频显示情况,并将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对有异常问题的设备,及时通知电仪人员进行处理。三、控制室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岗位,负责对责任区进行全天的监控和异常记录,如有特殊情况,可通过扩音对讲系统进行呼叫。四、调度必须熟悉监控设备的日常操作,如切换画面、查询记录或修改LED屏显示等常规操作,其他无关人员进行操作,
18、电仪人员只能在维护设备时进行调试操作,其它时间禁止操作。五、禁止其他无关人员乱动闭路监控系统和扩音对讲系统的设备。六、本计算机系统由电仪人员进行定专人维护,禁止非专业人员对计算机进行软件安装、升级、删除和其它设置。五、自动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主要包括DCS控制系统、PLC可编程控制器、闭路控制计算机系统、汽车装车站以及在先进过程控制中使用的上位计算机等。一、电仪工段应加强对系统的日常维护检查,根据责任区划分进行点检和定期维护。二、 系统周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填写缺陷记录,并立刻组织人员处理解决。三、由电仪工段专业人员按照实际进行备品备件储备,并定期对软件进行备份。四 、岗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19、操作规程,爱护机器设备,严禁任何人运行与系统无关的软件,计算机必须专人操作,严禁串用或随意调整,操作人员和其他非电脑维护人员不得更换电脑硬件和软件,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光盘和其它有可能带来病毒的工具,严禁使用系统电脑进行上网。五 、工艺参数、联锁设定值的修改,要由生产部门提出申请或办理联锁工作票后(申请和工作票要由生产部审批),由电仪专业人员或厂家人员进行修改并做好记录。六、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进入控制室,控制室人员应按规定着装。进入控制室作业人员必须采取静电释放措施,消除人身所带的静电七、控制室内严禁吸烟,严禁带入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在控制室吃东西,机柜上下不得堆放杂物。八 、控制
20、室内必须经常清扫,消防、安全设施要齐全,并定期进行检查。九、系统供电及接地系统必须符合标准,UPS电源是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专用电源,室内的维修用电、吸尘器、电风扇、空调机用电及其他临时性用电一律不得接入计算机电源系统。十、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运行其他与生产无关的操作。操作人员和其他非电脑维护人员不得私自退出监控系统,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便支用电脑设备。十一、工控电脑是我公司生产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凡因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事故,要严格追究其责任事故。六、联锁保护系统管理一、联锁分为工艺联锁和设备联锁,根据其重要性,分成A、B两类。其中关键、重要的工艺系统联锁和可能涉及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损坏或产品重大
21、质量事故的联锁划为A类联锁,其他为B类联锁。二、联锁需要变更(包括设定值、联锁程序、原理等的变更)、解除、恢复、取消时,应事先车间提出申请,由申请方办理审批单, B类联锁生产部审核,A类联锁厂领导审核。在审批单上应写明原因、实施方案及采取的防范措施。三、执行联锁保护系统的变更、临时/长期解除、取消等作业时,应办理联锁保护系统作业(工作)票,注明该作业的依据、作业执行人/监护人、执行作业内容、作业时间等。四、新装置或设备检修后投运之前、长期解除的联锁保护系统恢复之前,应对所有的联锁回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确认。对联锁回路确认,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加,检查确认后,应填写联锁回路确认单(表)。五、联
22、锁保护系统所用器件(包括一次检测元件、线路和执行元件)、运算单元应随装置停车检修进行检修、校准、标定。新更换的元件、仪表、设备必须经过检验、标定之后方可入系统。联锁保护系统检修后必须进行联校。六、新增联保护系统必须做到图纸、资料齐全。七、为杜绝误操作,在进行解除或恢复联锁回路的作业时,必须双人操作的方式,一人操作、一人现场监护。在操作过程中应与相应车间工艺操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处理后,必须在联锁工作票上详细记载并签字确认。八、联锁系统的盘前开关、按钮均由操作工操作;盘后开关、按钮均由仪表人员操作。九、凡紧急停车按钮,均应设有可靠的护罩。十、联锁保护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备品配件。十一、联锁保护系统仪
23、表的维护和检修按维护检修规程要求进行。十二、B类联锁的解除由车间技术主管以上人员提出,生产部部长签字同意,车间主任批准;A类联锁保护系统解除由车间主任提出,生产部长同意,生产厂长批准。对涉及装置和大型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联锁的解除,生产技术部根据实际情况上报公司装备处审批。所有审批报生产技术部存档。七、联锁工作票管理规定一、联锁系统摘除(变更)申请(1)因生产工艺变化(包括生产异常)或生产设备(不含仪表设备本身)存在缺陷需要摘除联锁,必须办理联锁摘除工作票。由生产车间所在班组的班长或车间技术主管提出申请,填写联锁摘除工作票,由车间主任签字同意后报生产部进行审核,生产部审核同意后送总工程师审批,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管理 制度 汇编 化工 3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