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行政管理学常考简答题(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行政管理学常考简答题(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十、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意义:1、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四、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4、动态性。十、政治环境三要素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
2、行政管理的影响。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十一、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较发达的城市工业体系与更为普遍化的小农业经济并存,呈现出强烈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第二,国民经济各项总量指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各种人均经济指标却很低。第三,我国基本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自主性较强的国民经济体系,全国各个地区、部门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第四,科技发展水平也相当不平衡。2、公有制经济为
3、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十二、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十五、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
4、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行政权力具体来源:强制力、诱导力、组织制度、信息、个人因素。特性:公共性、执行性、有限性、阶级性、强制性、普遍性三、权力的类型:1、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2、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又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3、根据权力作用领域,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等。五、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三、权力的类型:1、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2、根据权力主体
5、及目的,权力又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3、根据权力作用领域,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等。五、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六、行政权力的定义及基本特征?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也是一种政治权力,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行政权力的特征: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
6、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七、行政权力的公共性?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八、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体现在: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十二、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行政权力是一种与行政责任相对应的权力,没有无行政责任的行政权力,也没有无行政权力的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管理机关或行政管理者依其职权关系所产生的一种职责和任务。它们
7、之间存在着这种密切关系,表现在: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联系实际分析重构成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形成一种职权明确、权责统一、协调制衡的法制化的关系模式,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它们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4、健全和完
8、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二、行政职能的特点?1、执行性。2、整体性。3、多样性。4、动态性。六、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特点?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表现在:(1)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2)兴办国有企业。(3)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4)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范围的拓展还表现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九、联系我国实际,谈谈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
9、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主要采取三种形式:(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2)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3)公共服务社会化。十五、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十六、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3、职能关系的转变。
10、十七、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职能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十八、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职能关系转变的主要内容。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2、理顺政企关系。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5、理顺政府内部各种职能部门的关系。二、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1、合法性。2、主体性。3、系统性。4、权威性。5、执行性和管理性。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1、适
11、应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3、权责相称原则。4、精干高效原则。5、法制性原则。十六、行政管理机构编制的含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人员定额、职务名称、工作量、工资标准和经费额度等的总称,简称行政编制。狭义的机构编制是指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的人员定额,以及各种人员的比例结构。十七、行政编制管理机构的含义:是指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依法管理各类行政管理机构编制的部门,是行政编制管理的主体。十八、行政编制管理的内容?1、职能管理。2、机构管理。3、人员编制管理。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内容:下放权力、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减少人员。1、从1982年开始,从国务院做起,自上而下展开各级机构改革。2、19
12、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3、1993年的机构改革。4、1998年的第四次改革。5、2003年以来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二十三、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内容?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具体表现为:(1)行政首脑办事机构的加强。(2)综合协调机构的强化。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二十四、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
13、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的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优化干部队伍结构。5、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七、国家预算的基本程序和内容包括:1、预算编制。2、预算执行。3、决算管理。八、行政组织的要素:行政职位、行政人员、行政体制、精神要素。九、行政组织行为的特征:政治性、法制性、持续性、系统相关性。八、行政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趋势。1、在行政组织体制内部,既出现了横向分权趋势,又出现了纵向分权趋势。2、行政组织部分权力向社会组织转移。二十三、正确理解行政授权的原则和方式。授权的原则
14、:1、权责统一原则。2、视能授权原则。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4、单一隶属原则。授权的方式:1、充分授权。2、不充分授权。3、弹性授权。4、制约授权。二十四、正确地运用用人艺术:1、知人善任。2、任人唯贤。3、用人所长。4、敢用新秀。三十一、行政信息公开:是指政府将凡不属保密范围的行政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发布以使行政信息为社会所广泛知晓并得到充分利用的行政沟通行为,它属于单向沟通的一种形式,也是政府向社会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种形式。三十四、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1、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2、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4、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5、有助于我国政府
15、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3、简答行政决策的特点。答: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1、决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者。2、决内容是行政事务。3、决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4、决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6、论述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答:1、就目前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的实践而言,在决策程序上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决策信息的收信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1)有的领导人对信息工作不重视,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过于自信,并仓促做出
16、决策;2)获取信息的方法不科学;3)我国政府专业性信息机构不足,而且还存在着职能错位的问题。(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很多重大决策问题往往非常专业,而我们的政府领导者又不可能是各方面的专家,加之他们精力有限,因此,这些由政府机构自行设计的方案往往比较表面化,比较“粗”而不“细”,专业化程度较低而难以解决问题的实质。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有些决策前的论证仅仅是走走形式而已,而对决策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不加以客观、科学地求“证”。(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目前在一些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中,往往强调“集中”有余,而强调“民
17、主”不够。2、针对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要完善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1)应加强政府信息机构建设,适当增加信息工作的投入。2)应改革信息收信和信息处理的方法,实现信息工作的现代化。3)要强化决策者的信息意识,尽可能做到信息不全面(相对而言)不决策,信息不准确不决策。(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开展政府重大决策咨询是专家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实现政府重大决策科学化、专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包括专家和群众,特别是与决策问题有利益关系的群体代表的参与,这将有利于实现决策中在利益分配上的公平和公
18、正,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这是完善政府行政决策程序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制度才能保证政府行政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按照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进行。13、行政监督系统:1、外部。(1)权力机关的监督。如立法机关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2)政党的监督。(3)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院和法院。(4)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5)新闻舆论的监督。2、内部。(1)一般监督:上下级监督(最基本、最主要)、职能监督、主管监督。(2)专门监督:对人事管理的行政监察(监察部、局具有检察权、调查权、建议权和行政处理权)和对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存在立法审计如英美加拿大和行政审计如我国的审计署、局具有检
19、查权、调查权、建议权、通报权和处理权)。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实施性、针对性、系统性、技术性。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强制性、权威性、层次性、具体性、无偿性。九、经济方法的特点:利益性、有偿性、平等性、间接性十一、运用经济方法的原则。1、适度原则。2、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十二、法律方法的含义:是指行政机关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实施行政管理的方法。十三、法律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十八、电子政务的含义。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因特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
20、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十九、电子政务的三个基本条件。1、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2、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3、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二十、电子政务的特点。1、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2、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3、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4、电
21、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WTO规范。二十一、电子政务的具体内容。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服务。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二十二、电子政务产生的原因。1、政府转型的背景。2、因特网的发展。3、电子商务的驱动。4、全球化的竞争。5、大公司的驱动。
22、6、领导人的政治意志。二十三、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意义。1、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现有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2、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3、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二十四、电子政务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功能。1、 实行电子政务,能够简化行政环节和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2、实行电子政务,能够提高行政透明度,方便公众监督,有利于廉政、勤政建设。3、实行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管理模式从集权管理型向集散管理型转变。4、电子政务有利于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十五、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
23、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快速发展两个阶段。二十六、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趋势:初期缓慢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最近几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
24、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次,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三、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2、调整对象的特定性。3、效力上的权威性、强制性与普遍适用性。4、行政法律规范类型的多样性与效力等级上的层级性。5、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五、行政道德规范的特征:1、政治性。2、自律性。3、相对稳定性六、行政道德规范的内容构成。1、行政道德准则。2、行政道德具体规范:勤政、廉政、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实事求是,科学行政、热情待人,协调行政。七、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导向和约束功能、自我调
25、节功能、示范与激励功能。八、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功能:规范与控制功能、组织与调节功能、改革与稳定功能。十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十二、依法行政的作用和意义。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十五、以德行政的基本内容。1、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修身。2、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服众。3、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行政,
26、行德政。4、建立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十七、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之间的区别:1、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2、运行的手段与内容不同;3、运行机制的不同;4、运行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一、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2、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3、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4、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5、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6、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二、当前我国实行和开展行政绩效评估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1、能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2、能够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绩效。3、能改善和提高我国政府的信誉和形象。三、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分类:根据行政绩效的内容性
27、质划分:1、经济发展指标: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社会就业率、进出口总额。2、社会发展指标:社会教育事业发展指标、社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社会治安和事故指标。3、政治发展指标:行政机构管理指标、行政决策指标。 根据评估的方法划分:1、经济评估指标。2、效率评估指标。3、效益评估指标:质的量化展示、用民意测验测定效益和服务质量、质量保证体系。4、公平评估指标: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性的公平、机会公平、代际公平。四、行政绩效评估过程的各个阶段。1、制定计划。2、初步调查。3、管理控制评估。4、详细评估。5、撰写评估报告。 五、行政绩效评估信息收集方法的
28、含义。是指在行政绩效评估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收集信息方法的总和。主要方法如下:1、利用官方记录的方法。2、培训观测者的方法。3、公众满意意见调查方法。4、特别的资料收集方法。六、行政绩效评估定量测定方法的含义。是指在行政绩效评估过程中用于测定行政管理的经济成本、效率、效益和公平程序的方法的总和。主要的方法如下:1、经济合理性评估方法。2、成本-收益评估方法。3、成本-效益评估方法。七、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1、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2、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3、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4、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八、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1、经济体制的类型会制约行政组
29、织的绩效。2、政治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程度也制约行政绩效。3、大众传播媒介对行政绩效的制约作用。九、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1、公务员往往在主观上排斥绩效管理。2、公务员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等职业素质制约行政绩效。十、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1、政府的产出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量化。2、绩效管理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十一、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治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1)需要立法保障。(2)公民参与机制是评估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3)必须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制。(4)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二、行政发展的特点。1、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2、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3、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4、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十七、加入WTO后中国行政发展的趋势。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2、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3、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行政理念转变。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