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共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纲要)鄞县东钱湖镇韩岭村浙东旅游科学研究所宁波英才规划咨询有限公司二000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二章 旅游资源及评价 第三章 景区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第四章骨干旅游项目策划第五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第六章专项规划第七章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第八章 规划实施建议附图:1区位关系图2旅游资源分布图3规划总图4规划结构图5旅游服务设施与交通规划图(暂缺)6入口迎宾区规划详图7烟草博物馆规划详图8民俗博物馆规划详图9民居博物馆规划详图(暂缺)10鉴湖广场区规划详图(暂缺)11善应庵规划详图第一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及范围“浙东第一古街”-
2、韩岭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南岸,属东钱湖南湖景系,横街历史文化景区,处于东经121º34,北纬29º52,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本次规划核心区域为韩岭行政村所在地,面积约为 0.44平方公里。考虑到项目远期发展及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规划涉及范围延展至:东起塔沙岭山脊线,南至林下山云南寺,西以象鼻山山脊为界,北至钱湖南岸延伸水域约350米左右,总面积约为 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为0.22平方公里。二、规划目标根据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韩岭老街开发利用方向的定位及韩岭区位与资源特点,本规划确定区域开发目标为:浙东古村风情旅游区东钱湖南湖区服务中心三、规划依据
3、、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6 国务院发布、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993.12 建设部发布、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7 省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1999.3县人民政府、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998.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10国家技监局、韩岭村文史资料 2000.11 东钱湖镇韩岭村四、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可操作原则总之,本项规划以可持续旅游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韩岭山水相依,古村格局完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之特点,强调严格保护韩岭村现存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之传统
4、村落与街区,利用和管理好百年老街历史文化遗产,配合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整体开发与旅游形象塑造,实现旅游开发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合理平衡与相互促进。五、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划分为近、远期;近期:20012005年远期:20062010年 第二章 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规划区概况韩岭村地处东钱湖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山水相依,自然风光秀美。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1374毫米。年最高气温为38,最低8.3,平均为16.2。韩岭村历史源远流长,据传早年有韩姓居于此而得名。据考证唐代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东钱湖疏浚后已有居民。王安石治鄞时(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重建湖界
5、,韩岭村已形成逢五、逢十的定期集市。南宋丞相史浩(公元1140年)经韩岭去祖居下水村,留下东湖游山一诗中就有“中有村虚号韩岭,渔歌樵斧声相参”之句,足见韩岭集市在当时已小名气。在此后的几百年里,韩岭曾是宁波市区连接象山港的最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市区乘航船穿钱湖至韩岭上岸,过村南茅岭墩,向东南进入大桥、管江(鹳江)就可达大嵩海滨。象山港海鲜、城杨山货竹木、城里的南货洋布等均需在韩岭过驳、交易。同时本区还是鄞南横溪、白云山、大梅山至上水、下水、大慈山及天童、小白的必经要道。重要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韩岭集市的空前繁荣,全盛时曾店铺林立,往返于城内的航船每天高达18班之多。目前全村有居民1126户
6、,人口2589人,其中非农人口884人。从业劳动力1336人,其中农业为186人,工业为688人,第三产业为287人。金姓居本地各姓之首,孙姓、郑姓、施姓也为大姓。村中传有姓氏三字经:金孙郑,聚史部,孔赵陆,周薛毕,项择出。村内设有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教育、卫生、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完善。韩岭村乡镇企业发达,是鄞县乡镇工业发源地之一。目前共有企业约80余家,涉及机械制造、缝纫配件、塑料制品、针织服装产业。9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53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达6221万元,销售额5000万元,利润400万元,全村可用资金达到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二、旅游资源类型韩岭是一个风
7、景秀丽,历史悠久并拥有深厚商贸、人文底蕴的浙东水乡古村,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1、自然景观资源韩岭青山环绕,濒临南湖,二条清溪穿村而过。旧时即流传“韩岭十景”:岭南残雪、狮岩夕照、象鼻奔水、花桐古刹、柴场晓市、上庵晚钟、龙门溪声、大池观鱼、古井流芳、鉴湖秋色。沿村周围山峦起伏,植被良好,山体千姿百态多象形,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背景。2、历史人文资源韩岭自宋时即形成定期集市,百年老街为商贸店铺集中之地。原有上、中、下、后四街,现存的上街完整保存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的老街400米,下街尚存100多米,虽经岁月冲刷,已弗旧日胜景,但能列出店名或经营项目的老店铺仍有7
8、0余家,经营项目包罗万象,囊括传统生活各个方面。如宁波卷烟厂的前身韩岭烟厂即在老街之上。“借一斑可知全貌”,足可见当年商贾云集、吆喝声此起彼伏,周遭村民纷至沓来的繁华之景了。韩岭村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耕读之风盛行。明朝初年,神卜袁拱之弟子金忠佐燕王称帝,官拜兵部尚书,其弟金华亦任兵部尚书,留下无数奇闻佚事;明初塘溪人周氏嫁入韩岭金氏,行医济人,救人无数,世代传颂,民间建花桐殿以祭祀,六百余年香火不绝;近现代著名油画家沙耆卜居村中作画达十年之久(19801990);我国第一位女留学生金亚梅也出自韩岭。这些资源将为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的项目策划素材。3、民俗文化资源韩岭以韩姓而名。由于它历来就是一处开
9、放性的“市”,故至今有它姓十二。金、郑、孙、施为四大姓,俱在百户之外。各大姓都轮流组织演戏、祭神、赛龙舟等。一般每月都有戏,据统计每年有义戏达三十余场,短者一、二天,长者六天,格外热闹。从民俗角度看韩岭村强烈的个性反映在其民俗文化的原创性和质朴性上。具体反映为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利用其作为古交通要塞而发展起来的商业文明;二是支撑商业繁荣的饰景、宗法、伦理;三是承担起宗法伦理的浙东民风民俗。 (旅游资源一览表附后)三、旅游资源特色1、浙东水乡古村的缩影韩岭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典型的浙东水乡古村。清澈如带的小溪环绕全村,秀丽如画的青山映衬左右。烟波浩渺的南湖风光,古朴苍桑的百年老街,九曲如诗的街巷里弄
10、,绿意盎然的农家田头,众多传统民居的檐、廊、曲、枋、天井、石板小路、古桥、古井无不映刻着岁月的风雨侵蚀和历史留下的踪迹,呈现出古朴苍老的凝重,令人感到时光于此倒流,令人陶醉于水乡古村的旖旎风光。 、封建农商文化的缩影如前所述韩岭以集市而得名已达千载,商贸行业涵盖传统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又受到近代西方文明影响而得开化之先,有照相馆、卷烟厂等舶来品。徜徉于老街之上,依然可以触摸到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结构逐步向近、现代商品社会转变的脉络。韩岭区别于其它江南水乡古镇最大的特点是商品经济发展衍生而成的完整的传统商铺系列和手工作坊系列。恢复韩岭百年老街,形成本地富有特色的仿古手工作坊式自产自销的旅游商品生产体系
11、,使游人充分体验中国封建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可构成趣味盎然的特色旅游景区。2、农村宗法社会的缩影从西周开始,中国已逐渐形成一套周密的宗法制度,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长期存留,给予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的影响。宗法制度的最显著表征之一是祠堂体系,韩岭村保留了较为明显的此类特征及与此相关的一套完整的伦理体系。韩岭村有主姓十二,即金、郑、孙、施、孔、陆、周、赵、郭、薛、茹、毕。前四姓俱在百户以上,各建祠堂和堂前。其它各姓在10户以上者,可以各建堂前。其它未定居的杂姓(如凌姓),加入“聚姓会”后也可建堂前。如今韩岭村依然保留有金氏大宗祠、孙氏思本堂、郑氏崇德堂、孔家堂前、凌家堂前、周家堂前
12、等,可于此明显感摸到家族文化的痕迹。宗法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类似韩岭这样数姓共居,又保存完整家族文化遗存的村落已较罕见。如能对此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布置成典型场景,可给世人提供窥看中国传统商业伦理、宗法伦理、社会道德伦理的有趣窗口。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1、优势通过对景区的风景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开发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浙东第一古街”在旅游开发方面具备四点优势。(1)风景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独具天赋优势世纪之交,“古镇怀旧游”、“乡村休闲度假游”已渐成时尚。富含历史人文内涵、古朴恬静的古村落牵动人们怀旧访古,追忆似水流年。江南一带先期开发的周庄、同里、南
13、浔、诸葛村等都受到市场的欢迎。韩岭老街开发不仅可丰富东钱湖旅游产品构成,而且在众多同类旅游区中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同时本区地处东钱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良好,绿化覆盖率较高,溪水清澈,空气清新,乡村风光迷人,在此可以领略远离尘嚣的逍遥自在。这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开发强度较大的浙东地区更具有环境优势。(2)区位优势突出 客源市场广阔从宏观看,本区地处浙东沿海,长江三角洲富庶地区,人口稠密,城市水平高,区际交通便捷,居民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增长较快,是中国三大基础客源地。从微观看,本区紧邻宁波市区,作为南湖区旅游服务中心,依托东钱湖,在客源上有一定保证。且本区东邻天童,南连松兰山,西接溪口,
14、便于各大景区之间的线路组合,有条件成为浙东黄金旅游线上重要一站。(3)地方政府积极扶持旅游事业 政策优势明显为了将宁波市建设成为21世纪的旅游大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扶持力度,在2000年1月3发布的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旅游业的优惠政策,涉及税收、金融、土地开发、人员出入境及投资保护等多个方面。7月中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又就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了多次重要讲话,市委书记黄兴国更提出“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产业、抓经济结构调整;抓旅游就是抓文化、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可持续性发展;抓旅游就是抓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新观念,可以说全社会对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共识正在形成,开发建设本区适得其时。2、劣势(1
15、)江南旅游古镇已为数不少,本区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崭露头角,需要更多的投入; (2)古村旅游开发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在对古村进行开发建设时, 不可避免地需对部分民居采取改造、拆除、更新等手段,处理与本地居民关系的工作量较大; (3)韩岭现状市政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而古村整体保护措施与居民改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较难协调。五、旅游资源总体评价“浙东第一古街”-韩岭是以“农商文化”为主要历史内涵,浙东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保存较为完好的水乡古村与传统的商贸集镇,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逐步向近现代商品社会过渡的的一个较具有代表性的缩影。本区可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客源市场优势,着力
16、发展以古村(街)观光、民俗采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旅游项目,未来不仅可成为东钱湖之南湖区旅游服务中心,而且有条件成为浙东地区其极富特色的古村旅游区和旅游商品交易中心之一。第三章 景区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一、区域旅游主题定位:感受明清集市商业繁荣体验水乡古村民俗风情尽揽钱湖南岸湖光山色享受现代田园休闲生活二、规划布局结构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状况与游览主题定位,本规划将“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划分为六个景区:入口迎宾区南湖娱乐区百年商街区千年古村区花桐遗风区乡野风情区三、分区规划要点 、入口迎宾区本区位于启新高尔夫球场沿盛宁线至湖滨大道韩岭桥区域。作为景区的主入口区在功能上主要满足游客中
17、转、集散和欣赏南湖风光的需要。 规划主题:入口迎宾 规划要点:(1)本区分入口广场与湖滨大道二部分。(2)旅游区主入口广场设在启新高尔夫东侧。根据村镇规划,拆除入口区滨湖侧除邮电局外的全部建筑及环湖公路南侧部分建筑。在广场及环湖公路两侧设置大面积绿地,构筑小品,形成开阔、大气的入口区。(3)入口广场树巨型广告牌,对旅游区起引导与提示作用,并建停车场、旅游巴士站及相应接待服务设施。作为高尔夫球场与千年古村间的过渡,本区建筑物外形宜采用线条简洁明快的现代中式风格。(4)在盛宁线与环湖公路叉口建旅游区标志物,具体形式为一组仿古石牌楼,提示游人进入古街旅游区。 (5)将环湖公路改造成湖滨大道。车行道规
18、划为六米,两侧各为两米绿化带。同时在滨湖侧设宽两米的人行观光道,材料为条石或原木,与绿地共同构成湖滨景观带。 (6)对湖滨大道南侧现状工厂区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使之与古村风貌相协调,同时加强对沿线工厂的环保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营造文明整洁的入口区环境。 景点设置: 、南湖娱乐区韩岭运动参与类景观 本区包括湖滨大道北侧钱湖岸线及湖面,含韩岭桥北半岛(今启新公司宿舍所在地)。规划发掘东钱湖南岸湖区的旅游价值,开发现代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与亲水观光景点,变荒芜杂地为黄金湖岸,提升南湖区的景观水准。 规划主题:水上运动、南湖揽胜 规划要点:()本区分南湖观光长廊、水上游乐场二大部分。()为营造湖面
19、景观效果,拓展旅游区内游人活动空间,调控韩岭村内河道水位,规划在主入口广场与韩岭桥北半岛间筑堤围湖,将南湖分成里外湖,在湖堤建观光长廊,便于游人欣赏烟波浩渺的南湖风光。()在湖堤外侧靠入口区水域建游船码头,停靠韩岭至小普陀、莫枝游船;远期可在外湖建水上表演场,开展滑水、帆船、龙舟竞渡等比赛与水上表演项目。()里湖建九曲桥,缀以荷花、假山等园林小品,以丰富南湖景观构成。(4)目前由启新公司使用的韩岭桥北半岛为本区精华地段,建议予以收回,改造成公共绿地,供游人休闲观光,内以江南园林风格建揽湖水榭,设“南湖茶馆”。()远期在主入口广场北侧湖岸建设水上游乐场,内设人工沙滩泳场、日光浴场等设施,采用现代
20、休闲蓬帆式建筑风格,与高尔夫球场共同组成东钱湖的象坎运动娱乐景区。景点景物设置: 3百年商街区韩岭体验性景观 本区位于韩岭最中心区域,以韩岭村前街为中心轴,上起湖滨大道,下至老街末端,包括环行河道两侧街面,以传统街市形式重现“清明上河图”般的生活场景与游览氛围。 规划主题:古街旺铺、繁华街市 规划要点:()本区分明清街、鉴湖广场、古埠风情、“老行当”手艺店铺街区、“老地方”居家客栈街区、“老古董”古玩街区、“老味道”小吃摊挡街区、 “老作坊”地方特产加工街区八大部分。()明清街布置餐馆、茶楼、商铺及游客服务中心等。街区的建筑以二、三层楼高、四米开间的仿古建筑为主,外立面统一按明清风格进行装饰,
21、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地排列,旗幡摇弋、招牌林立,形成浓烈的旅游商业气氛。()拆除“韩岭烟厂”旧址南侧供销社及部分新建民宅,形成 “鉴湖广场”,作为古村核心区游人主集散地。在此可举办民间节庆活动和其他民俗表演。鉴湖广场的周边建筑基本改造成服务性设施。 在韩岭烟厂原址建(大红鹰)中国烟草博物馆(详见骨干旅游项目策划)。复原旧时香烟生产作坊,再现手工制烟的全过程,定牌生产手工卷烟,现做现卖,成为特色旅游纪念品念。()在鉴湖桥南侧开挖5-8米宽的河道,沟通鉴湖与老街的街心溪流,并穿迎宾大道直至钱湖,形成环行河道。河道上建包括鉴湖桥再内的六条石拱桥,营造浓郁的江南水乡氛围,为鉴湖及老街增色,使鉴湖水成为游
22、客参与性游乐的载体。()鉴湖广场东面按旧时面貌修复古航船埠头,形成古埠风情景观。沿鉴湖岸边停泊手摇船,供游人从水路沿环行河道观光,并重现古时18艘航船往返宁波,航运业繁华发达的景象。 (6)规划在鉴湖东侧教堂附近建小型宾馆,采用江南仿古建筑风格,内部设施定位为准三星标准,为游客提供住宿、休息与高档餐饮服务。()在“鉴湖广场”老街入口处建标志牌楼作为百年商街起始序曲。按传统风貌恢复前街的整体格局,包括建筑外形、店容店貌、道路格局。有计划地对年久失修的店面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维修、改造,保留其形制,改善其设施。 ()为了有利于老街旅游人气的尽快形成,在不破坏整体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整合老街的商业
23、布局。规划将老街划分成五个街区,将同类性质的店铺相对集中。五个街区是: “老行当”手艺店铺街区 “老地方”居家客栈街区 “老家当”古玩博物街区 “老滋味”小吃摊挡街区 “老作坊”地方特产加工街区 老街上店铺的店面、招牌、旗幌、家具、摆设再现清末风情,样式与装修按原有特色原汁原味地恢复和保留。同时着力发掘传统特色产品,强调以前后坊的形式现制现卖。 ()整修善应庵,拆除庵前破旧建筑,使之成为街心花园。庙宇宜向北发展,总体格局可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两侧设伽蓝殿、观音殿、钟楼,恢复上庵晚钟景观。庙宇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应与周围民居相协调。 景点设置: 4、千年古村区韩岭人文类景观 本区包括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东 第一 旅游区 总体规划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