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策略(共10页).doc
《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策略(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策略(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策略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功能在于通过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扩展和延伸教材,以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教育和影响学生,增强德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分散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的跳跃和跨度,大多活动缺少教师直接参与,而强调学生主体活动。初中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判断能力还不强,需要课外实践活动为其提供丰富的教育营养。那么,怎样能够更好地搞好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保证其教育效果呢? (一)教材主题活动与教材外活动相结合综观各种版本思想品德教材,均安排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其中鲁人版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走进生活”
2、模块,有的单元根据其内容特点和需要还安排了“创新实践平台”模块。该教材重视和强调对学生深入课外生活的引领。“走进生活”模块中的“活动在线”栏目,一般安排了两个课外活动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本单元所学的道理,走出课堂,在生活中践行教材内容,增强生活体验。“创新实践平台”模块针对单元内容,给出了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调查、研究的探究课题题目,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有所扩大,既涉猎身边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手段将体验生活的触角甚至伸向整个世界。同时,教材充分顾及到学生对所给探究课题题目的兴趣和研究条件、能力等实际,为教学留有必要的空间,允许学生自我选择研究题目,为
3、此附设了“我想另选的课题”栏目,以保证该单元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因学生所在地区或学校的条件而落空。由于教材中“活动主题”所给出的题目是教材编者深谙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而提出,并且经过了国家教材审查委员会课程专家审查通过,所以,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和说服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其要求直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当然,新课改极力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强调教材载体作用的同时,又允许教师和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延伸教材。所以,教材中的主题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可以根据区域特点、文化差异、时政背景以及教师、学校的自身实际进行调整。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
4、单元让爱驻我家之“走进生活”模块中德 “活动在线”栏目时,恰巧山东电视台播出笔者所在省某地一个女儿献出自己的肾脏挽救因患肾病而生命垂危的母亲的真实故事,笔者没有按照教材要求“开展一次我为父母削一次苹果的小活动,” 而是利用课外时间办了一期“从女儿献肾救生母说起”为内容的班报。想不到的是学生反响很大,有的从珍爱生命说起,有的谈“乌有反哺之义”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向父母尽孝心活动,不少学生替父母做饭、洗衣、洗脚,还有的在母亲节来临之即跑十几里路到县城为妈妈买一束康乃馨。有一个男生为多次帮助戒烟不成的爸爸刻了一个烟斗这样,通过教材外容易引起学生震撼的真实故事组织课外活动,实践了教材内容,同样起到教育
5、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关爱父母的效果。 (二)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德育理论认为,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亦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道德体验不仅在实践中产生,实践还建构主体的精神世界。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已不再满足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而渴望走向社会,深入生活。生活是一本大百科全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素材。因此,教师要把握教材,充分发现和挖掘校园内外的教育资源,使教材内容与其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如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感受共和国的巨变一节的教学,由于目前
6、的初中生只有十几岁,他们记忆中有的只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后的社会现象,对新中国成立前以及改革开放前国家、社会的状况难以理解。要让学生更深、更全面地理解教材内容,单靠教师课堂上讲解效果甚微。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为此,笔者开展了一次“从自家变化知祖国巨变”的调查分析活动。学生按照教师印发的“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改革开放前后家庭变化对照表”,回家进行实际调查,如实填写数字。根据调查,借助对比数字,感受自己家庭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体会带来变化的原因,并在全班交流。学生通过自己家庭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政治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变化,从中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大大增强了教学的感染
7、力和影响力。 (三)课外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课外活动相结合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最终引导他们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传统教学文理分科,过分重视知识结构及属性分类,造成了教师“各家自扫门前雪”、孤军奋战、各守 “知识堡垒”的局面。这虽强化了学科知识体系,但却大大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至于学科间共存的类似人文特质的东西,在教育和影响学生时要么势单力薄,要么相互“推诿”。只有打破学科界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同开发、共同利用、优势互补,才能形成合力。因此,新课改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渗透性,倡导学科间的整合,提高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有着时间少、组
8、织难等问题,需要与其它学科相联系,以实现学科间的融会贯通、相互补充。在活动中,相关学科教师共同行动,对学生的课外活动予以管理和指导,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分散、教师少、难管理、易发生意外等问题。不仅如此,学生还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更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现象,理解活动主题,发挥教育资源的更大作用。笔者在教学七年级教材下册“抵制不良诱惑”内容前,与生物老师和历史老师共同合作,举行了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题的演讲会。为准备演讲稿,学生自觉向历史、生物学科教师请教,查阅相关的资料。通过合作组织,学生掌握了罂粟种植、毒品的种类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等知识,进一步理解了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激发起拒绝诱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品德 课外 实践 活动 基本 策略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