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共4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共4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共43页).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 计 技 术 规 定NDGJ 8?9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 8?/FONT89的通知(89)电规技字第025号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局委托西北电力设计院对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技术规定(强电部分)(试行)SDGJ 8?/FONT78进行了修订。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 8?/FONT89,自发行之日起执行。原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强电部分)(试行)SDGJ 8?/FONT78同时停止执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
2、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西北电力设计院。1989年3月17日第一章 总 则第1.0.1条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是吸取我国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建设运行方面的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而编制的。是二次接线设计应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二次接线设计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力求简单,不断地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和推广经过试验、鉴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第 1.0.2条 本规定适用于单机容量为12000kW的新建火力发电厂及电压为3550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的新建变电所的二次接线设计。对扩建和改建工程,可参照使用。第1.0
3、.3条 二次接线设计应积极采用经过审定的标准设计和典型设计,以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并为保护及控制屏标准化生产创造条件。第 1.0.4 条 250V以上的电压不宜进入控制屏和保护屏。第1.0.5条 在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中,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有关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1989-03-17实施第二章 控制方式第2.0.1条 单机容量为kW以下的发电厂,宜采用主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为kW的发电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主控制室或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单机容量为kW及以上的发电厂,应采用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采用单元控制室控制方式
4、的发电厂,当主接线比较简单且远景规划明确时,电力网的控制部分宜设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内;当主接线比较复杂或配电装置离主厂房较远时,可另设网络控制室。第2.0.2条 单元控制室电气元件的控制应采用强电接线,发电机的信号、测量和自动装置应与热工仪表和控制相协调。信号可采用强电或弱电接线。主控制室和网络控制室电气元件的控制宜采用强电接线,信号可采用强电或弱电接线。第2.0.3条 应在单元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发电机、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高压厂用公用/备用或起动/备用变压器、高压厂用电源线、主厂房内采用专用备用电源的低压厂用变压器及该单元其他必要集中控制的设备和元件。对于全厂共用
5、的设备,应集中在第一单元控制室或网络控制室控制。应在第一单元控制室的电力网部分或网络控制室内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三绕组或自耦变压器、高压母线设备、110kV及以上线路高压或低压并联电抗器等。此外,还应有各单元发电机变压器组以及高压厂用公用/备用或起动/备用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的信号和必要的表计。当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与发电机变压器组有关的两台断路器应在单元控制室控制。在第一单元控制室的电力网部分或网络控制室内,应有上述断路器的信号。第 2.0.4条 应在主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发电机、主变压器、联络变压器、母线分段、电抗器的旁路、母线联络、联络线、旁路、35kV及以上线路、高压厂用电源线
6、、厂用工作与备用变压器(电抗器)、备用励磁装置和全厂共用的消防水泵。第2.0.5条 变电所的值班方式分为有人值班、驻所值班和无人值班。35kV及以下的变电所宜为驻所值班或无人值班方式。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应设主控制室。驻所值班和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应设控制小室。应在主控制室内控制的设备和元件有:主变压器、线路并联电抗器、母线联络断路器、分段断路器、旁路断路器、35kV及以上的线路、串联补偿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如同步调相机、电力电容器、电抗器、静止补偿装置等宜在主控制室内控制。如调相机房距主控制室较远,另设单独值班时,调相机可在调相机房内控制。第2.0.6条 主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其继电保护装置
7、和电度表宜装设在主控制室内。单元控制室控制的设备和元件,其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度表可装设在单元控制室内或毗邻集中控制室的继电器室内。当35kV及以上配电装置远离控制室时,其线路和母线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度表,可装设在屋内配电装置室内或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室内。采用弱电控制的变电所,其强弱电转换环节(出口元件、变送器等),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度表等,应根据配电装置距控制室的远近和其间的联系要求,变送器同远动合用等条件统筹考虑,可装设在控制室内,也可装设在配电装置室内或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内。第2.0.7条 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室需满足以下要求:一、继电器室应靠近配电装置,使控制电缆最短。二、环境条件应
8、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等的安全可靠要求。三、应有良好的防尘、防潮、照明和必要的采暖通风设施,为检修、调试创造较好的条件。四、保护为双重化时,不同出口的保护屏宜分开布置在继电器室的两个半边,它们之间的电缆沟宜用防水隔墙隔开。电力网的控制屏(台)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内,其蓄电池或直流分配电屏也可布置在继电器室内。第2.0.8条 发电厂和变电所6kV或10kV屋内配电装置到用户去的线路;发电厂中互为备用的低压厂用变压器、供电给辅助车间的厂用变压器、交流事故保安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和直流设备等,宜采用就地控制。对接有重要负荷的辅助车间电源变压器,如燃油泵房的燃油变压器等,当离控制室较远时,可在其邻近的有人值班的
9、控制室控制。第三章 控制室及其屏(屏台)的布置第一节 总的要求第3.1.1条 主控制室及网络控制室,应按规划设计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每个单元控制室以控制两台同类型机组为宜,也可一台机组设一个单元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的位置应与主厂房布置密切配合,可布置在两炉之间,或在除氧煤仓间的运转层,也可布置在主厂房A排柱的外侧。第3.1.2条 控制室的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建筑、照明、暖通等专业密切配合;应便于运行人员相互联系;便于监视屋外配电装置;控制电缆的总长度较短及有较好的朝向,以获得良好的运行条件。第3.1.3条 控制室的屏间距离和通道宽度,要考虑运行维护及控制、保护装置调试的方便,可按附录一
10、确定。控制室的布置要有利于防火和有利于紧急事故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第3.1.4条 初期工程屏(屏台)的布置应结合远景规划,充分考虑分期扩建的便利,布置紧凑成组,避免零乱无章。第3.1.5条 控制屏(屏台)的布置宜与配电装置的间隔排列次序相对应,应使控制电缆最短,敷设时交叉最少。第3.1.6条 模拟母线应清晰、连贯。模拟母线的色别按附录二确定。第3.1.7条 控制屏可选用屏式、屏台合一、屏台分开设返回屏或其他新型屏及屏台的结构。当采用单个屏(屏台)时,控制屏(屏台)和继电器屏宜采用宽为800、600mm,厚为600mm,高为2200mm的屏。继电器屏宜选用屏前后设门的结构,控制
11、屏(屏台)选用屏后设门的结构。第3.1.8条 开敞式控制屏(屏台)与继电器屏在主要通道处应设置边屏。第3.1.9条 在离控制屏(屏台)800mm处的地面上应饰有警戒线。第3.1.10条 屏(屏台)的安装应采用螺栓固定方式。第二节 主控制室和网络控制室的布置第3.2.1条 控制屏和继电器屏可共在一室布置,也可分隔设置在两室内。发电厂有500kV电压级时的网络控制室和500kV变电所的主控制室宜将控制屏和继电器屏分隔在两室布置。第3.2.2条 发电厂主控制室屏(屏台)布置。一、主控制室主环宜采用型布置。二、主环正面屏台(屏)数量超过七块时,宜采用弧形布置。七块及以下时,宜采用直列式布置。主环正面为
12、弧形布置时,曲率半径宜采用8m或12m。三、发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主变压器、联络变压器、母线联络、母线分段、电抗器的旁路、中央信号装置等主要元件的控制屏台(屏),应布置在主环的正面。电压在35kV及以上的线路及专用旁路的控制屏,宜布置在主环的一侧。兼作母线联络的旁路,应根据规划确定布置在主环正面或线路侧面。厂用电源线、高低压厂用工作及备用变压器的控制屏,宜布置在主环的另一侧。主环正面屏台(屏)的排列顺序,宜与主厂房机组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当主环的任一侧布置有两种电压级的控制屏(如110kV和220kV线路或高压和低压厂用变压器)时,宜由中间向两端扩建。第3.2.3条 变电所及网络控制室的布置:
13、一、主环正面宜采用直列式布置,超过九块屏时,也可采用弧形布置。二、主变压器、母线设备及中央信号装置的控制屏,应布置在主环正面。35kV及以上的线路控制屏、线路并联电抗器、串联补偿电容器及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屏,应根据规划确定布置在主环正面或侧面。三、对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接线中的全部设备的控制屏应布置在主环的正面。第 3.2.4 条 电度表屏及记录仪表屏应布置在抄表方便的地方。第3.2.5条 当直流屏布置在控制室时,可布置在主环的侧面,也可布置在便于操作的主环外的地方。第3.2.6条 计算机或微处理机及辅助设备宜布置在与主控制室相通的单独房间中,该房间应能满足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的运行要求。屏幕显示器
14、宜放在主环正面或值班操作台上。第三节 单元控制室的布置第3.3.1条 在一个单元控制室中的两台机组的主机控制屏屏面布置,应按炉机电、炉机电相同顺序排列。当网控屏放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如果两机共用一单元控制室时,网控屏布置在两机中间位置,如果一机一单元控制室时,网控屏布置在一侧。第3.3.2条 控制屏台(屏)、控制设备、测量仪表和信号装置等的选型及台面(屏面)的布置,应与热工自动化部分相配合。电气部分的保护屏、自动装置屏等,宜布置在单元控制室的后部或布置在靠近单元控制室的继电器屏室内;也可布置在单元控制室下层的电子设备室内。第四节 控制屏(屏台)及继电器屏的屏面布置第3.4.1条 控制屏(屏台)的
15、屏面布置:一、控制屏(屏台)的屏面布置应满足监视和操作调节方便、模拟接线清晰的要求。相同的安装单位,其屏面布置应一致。二、测量仪表尽量与模拟接线相对应,A、B、C相按纵向排列,同类安装单位功能相同的仪表,一般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 三、主环内每侧各屏光字牌的高度应一致。光字牌宜放在屏的上方,要求上部取齐,也可放在中间,要求下部取齐。四、对屏台分开设仪表信号屏或返回屏的结构,经常监视的常测仪表、光字牌、操作设备放在屏台上,一般常测仪表布置在仪表信号屏或返回屏电气主接线模拟线上。返回屏上仪表最低位置不宜小于1.5m,如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返回屏垫高。五、操作设备宜与其安装单位的模拟接线相对应。功能
16、相同的操作设备,应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操作方向全厂必须一致。采用灯光监视时,红、绿灯分别布置在控制开关的右上侧及左上侧。800mm宽的控制屏或台上,每行控制开关不得超过5个(强电小开关及弱电开关除外)。操作设备(中心线)离地面不应低于600mm(调节手轮除外),经常操作的设备宜布置在离地面8001500mm处。第3.4.2条 继电器屏的屏面布置:一、继电器屏的屏面布置应在满足试验、运行方便的条件下,适当紧凑。二、相同安装单位的屏面布置宜对应一致,不同安装单位的继电器装在一块屏上时,宜按纵向划分,其布置宜对应一致。三、当设备或元件装设两套主保护装置时,宜分别布置在两块屏上。四、组合式继电器插件
17、箱,宜将相同出口继电器的保护装置装在一个插件箱内。五、对由单个继电器构成的继电保护装置,调整、检查工作较少的继电器布置在屏的上部,较多的布置在中部。一般按如下次序由上至下排列: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上部,方向、差动、重合闸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中部。对组合式继电器插件箱,宜按出口分组的原则,相同出口的保护装置放在一块箱内或上下紧靠布置。一组出口的保护装置停止工作时,不得影响另一组出口的保护装置运行。六、各屏上设备装设高度横向应整齐一致,避免在屏后装设继电器。七、各屏上信号继电器宜集中布置,安装水平高度应一致。信号继电器在屏面上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600mm。 八、试验部件与连
18、接片,安装中心线离地面宜不低于300mm。九、对正面不开门的继电器屏,屏的下面离地250mm处宜设有孔洞,供试验时穿线之用。第四章 二次回路设计的基本要求第一节 控制系统第4.1.1条 发电厂和变电所宜采用强电一对一控制接线。变电所也可采用弱电一对一控制方式。110kV及以下变电所也可采用选线控制。控制回路宜采用控制开关具有固定位置的接线。对遥控及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控制回路,宜采用控制开关自动复位的接线。第4.1.2条 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应有电源监视。并宜监视跳、合闸绕组回路的完整性。二、应能指示断路器合闸与跳闸的位置状态,自动合闸或跳闸时应有明显信号。三、合闸或跳闸完成后应使
19、命令脉冲自动解除。四、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电气闭锁装置。五、接线应简单可靠,使用电缆芯最少。第4.1.3条 断路器宜采用双灯制接线的灯光监视控制回路。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红灯亮,跳闸位置时绿灯亮。500kV变电所断路器采用弱电控制时也可采用单灯制接线。第4.1.4条 在配电装置就地操作的断路器,可只装设监视跳闸回路的位置继电器,用红、绿灯作位置指示灯,正常时暗灯运行,事故时绿灯闪光,并向控制室或驻所值班室发出声、光信号。第4.1.5条 当断路器采用电流起动的“防跳”接线时,应满足以下要求:一、防跳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应大于跳闸脉冲发出至断路器辅助触点切断跳闸回路的时间。二、一般利用防跳继电器的
20、常开触点,对跳闸脉冲予以自保持。当保护跳闸回路串有信号继电器时,该防跳继电器触点应串接其电流自保持线圈。当选用的防跳继电器无电流自保持线圈时,亦可接适当电阻代替,电阻值应保证信号继电器能可靠动作。第4.1.6条 当发电厂与变电所有两组蓄电池时,对具有两个独立跳闸系统的断路器,应由二组蓄电池的直流电源分别供电,当保护有两组出口继电器时,也应由不同的出口继电器分别接至两个跳闸绕组。第4.1.7条 分相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当设有综合重合闸或单相重合闸装置时,应满足事故时单相和三相跳、合闸的功能。其他均应采用三相操作控制。第4.1.8条 主接线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为使二次接线运行,调试方便,每串的二次
21、接线宜分成五个安装单位。当为线线串时,每条出线各为一个安装单位,每台断路器各为一个安装单位第4.1.9条 500kV倒闸操作用的隔离开关应能远方及就地操作;检修用的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和母线接地器宜就地操作。220kV及以下电压的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和母线接地器宜就地控制。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和母线接地器,都必须有操作闭锁措施,严防电气误操作。防电气误操作回路的电源应单独设置。第4.1.10条 液压或空气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当压力降低至规定值时,应相应闭锁重合闸、合闸及跳闸回路。对液压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宜不采用压力降低至规定值后自动跳闸的接线。弹簧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应有弹簧拉紧与否的闭锁。第4.1.11
22、条 对具有电流或电压自保持的继电器,如防跳继电器等,在接线中应标志极性。第二节 信号系统第4.2.1条 在控制室应设中央信号装置。中央信号装置由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组成。发电厂应装设能重复动作并延时自动解除音响的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装置。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应装设能重复动作,延时自动或手动解除音响的事故和预告信号装置。驻所值班的变电所,可装设简单的事故信号装置和能重复动作的预告信号装置。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只装设简单的音响信号装置,该信号装置仅当远动装置停用并转变为变电所就地控制时投入。单元控制室的中央信号装置宜与热控专业共用事故报警装置。第4.2.2条 中央信号接线应简单、可靠,对其电源熔断器应有监
23、视。中央信号装置应具备下列功能:一、对音响监视接线能实现亮屏或暗屏运行。二、断路器事故跳闸时,能瞬时发出音响信号及相应的灯光信号。三、发生故障时,能瞬时发出预告音响,并以光字牌显示故障性质。四、能进行事故和预告信号及光字牌完好性的试验。五、能手动或自动复归音响,而保留光字牌信号。 六、试验遥信事故信号时,能解除遥信回路。七、事故音响动作时,应停事故电钟。但在事故音响信号试验时,不应停钟。第4.2.3条 中央信号可采用由冲击继电器或脉冲继电器构成的装置;也可采用由制造厂成套供应的闪光报警装置。第4.2.4条 强电控制或弱电控制均可采用弱电信号。对具有返回屏的控制方式,应在返回屏上设置断路器的位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力发电厂 变电所 二次 接线 4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