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医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日期:参加人员:一 水针法操作流程1 操作演示:2 目标: 遵医嘱协助治疗, 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3 禁忌症: 患者疲乏. 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 局部皮肤有感染. 瘢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4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有毒副作用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采用。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先做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者,方可使用。2)按医嘱处方选穴进行操作,要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注入的深度。每穴注射的药量,一般为12ml,胸背部可注射0.51ml,腰臀部通常注射25ml,肌肉丰
2、厚处甚至可达1020ml。3)药液不可注入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4)操作前应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针头是否有钩等情况。凡使用过的针具等物,应先浸泡后,再送供应室灭菌处理。二艾条灸1 操作演示:2 目标:1)遵医嘱进行治疗,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如胃脘痛、泄泻、风寒痹痛、疮疡久溃不敛、月经不调等的临床症状。2)预防疾病,保健强身。3 禁忌症:凡属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4注意事项:1) 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2) 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技术 操作 培训 考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