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及对策分析(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及对策分析(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及对策探析苏秀珍【摘要】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成败。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自己的方式和特点,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供参考。【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 人际交往对个体学业、事业的影响引起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强烈需求,以获得理想发展。人际交往即人际关系,是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每个人都有和他人进行交往的需求,寻找自己的归属感,这样才能感到安全和心理满足。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
2、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学校和家长只注意学习,不注重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知所措或无法和别人较好地沟通,时常是大学生踏着铃声进出课堂,下课后回到宿舍,由于宿舍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有的甚至由于不能处理好同宿舍同学和同班同学的关系,而觉得生活缺乏乐趣、自卑、孤独,在以后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只能寄希望于互联网,在网上倾吐衷肠,如果长此以往,就导致这些学生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很难适应现实学习生活,更难于应付今后步入社会的挑战。所以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引发大学生
3、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面临的困惑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其心理发展正处在走向成熟而未达到真正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现象如理想化、情绪化、独立与依附并存、孤独与亲密交织等,都强烈地影响着其人际交往的动机、方式及结果。并且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又将两种相反的作用揉和在一起,从而导致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渴望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态度和方式的不如意导致困难重重:这类学生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渴望交往,付出很多热情,做出很多努力,但由于交往的方法、能力或其他个性缺陷等原因,总是使交往产生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看到别人拥有和谐
4、的人际关系而感到苦恼、困惑,没有或很少有交往成功的情感体验,很希望改变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二)交往谨慎与敏感:这类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较差或是在成长过程中受过挫折,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心里压力较大,非常敏感、谨慎,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则紧张、恐怖、手足无措。于是,自我封闭,远离集体,不愿与人交往,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秀封闭起来,很容易孤独、抑郁或自卑,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三)交往热烈但效果不理想:这类学生能正常与他人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总感到与人相处没有深度,相互之间缺少影响力,没有能互吐衷肠,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感到无奈和困惑。 (四)交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少
5、真情实感(心的交流):这类学生能与他人交往,但总感到一种敬而远之的状态,没有较密切的朋友,多如萍水之交。人际关系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难于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类学生多感到空虚、迷茫、失落。二、大学生交往困惑的原因探析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种种困惑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新环境的陌生、交往对象的广泛、多样导致交往困惑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相处,是一些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往往给一些大学新生带来许多烦恼。如有的学生与同寝室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稍
6、有不和便恶语相加;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少朋友,对外界很少关心,经常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的学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过分关注自我,注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过多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导致了人际交往中的自命不凡和过于敏感挑剔。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中学里的人际关系要简单些,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团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初来乍到,彼此陌生,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加之大学生青春期“闭锁性”的心理特
7、点,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不少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不是交往范围狭窄,就是不能与人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交流思想。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命不凡和过于敏感挑剔,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思想情感得不到及时沟通和表达,孤独寂寞,经常埋怨自己,甚至想逃避。很多大学新生出现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注意力分散等症状,产生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致使交往过程中出现人格缺陷 近年来,有一些大学生信奉西方资本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总是宣扬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的
8、思想,推崇自我意识,无限制地发展个人的主张、个体的人格缺陷。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发展缺陷,表现为孤僻、冷漠、多疑、悲伤、急躁、冲动、固执、好钻牛角尖、易偏激、骄傲、虚荣、以自我为中心等。专家认为,不少心理障碍都与人格缺陷有关。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导致固执、多疑,好嫉妒,难与同学相处;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过分的自我束缚,自我怀疑,常常紧张、苦恼和焦虑;自恋性人格障碍则不接受批评和建议,处理人际关系发生困难。(三)心理的闭锁性不能将真实的自我置于现实中,从而现实交往的困惑由于虚拟世界交往的种种优势,使得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意义认识不足, 以为这种虚拟世界的交际活动就可以满足人际交
9、往的种种需要。他们在网上交往得越多, 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就越少。他们宁可徜徉于五光十色的网络人际交往空间流连忘返, 也不愿在现实人际交往空间中踯躅一步。这种过重地依赖网络的间接交往而疏于现实的直接交往的人际交往方式, 必然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心灵孤寂、自我封闭。他们网上可以高朋满座, 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孤家寡人。其次表现为自轻自贱。网络中的人际互动扩张了他们对不可捉摸的网络世界的恐惧心理。网络就是这样, 愈是沉迷于他, 就愈是感到他的深不可测, 就愈是感到在他面前自身的渺小与无助, 也就愈是感到害怕与狂躁。于是, 网络痴迷者常常出现自我评价降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不能悦纳自己等现象,
10、严重的甚至有自杀的意念和行为。三、增进人际交往,培养健康心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由于交往中一些障碍性因素的出现,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消除这些障碍,就成为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基本要求。(一)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在一般的观念中,交往普遍被视为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因此,教科书里只有公关系学,而无人际交往学。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交往能力与交往方式,大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与同龄人的自然交往中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他们所掌握的有关交往知识必然是一些经验性的、感性的知识,而非理性的、系统化了的知识,其片面性是不言而喻
11、的。针对这一状况,高等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人际交往学科以帮助大学生构建有关人际交往的知识体系,确立正确有效的交往观。系统的交往观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1)如何处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2) 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3) 如何处理个体性交往与群体性交往的关系。第一个层面的内容,解决的是交往动机的问题;第二个层面的内容,解决的是交往中的利益关系问题;第三个层面的内容,解决的是不同交往中的地位问题。在如何处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应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动机和交往目的,以建立新型的非功利性的情感关系;在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以建立互
12、惠互利的利益关系;在如何处理个体性交往与群体性交往的关系问题上,应教育大学生摆正两者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的群体性交往,使个体性交往与群体性交往协调发展。(二)学会沟通,强调基本原则,注意掌握技巧人际间良好关系的建立离不开良好的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开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钥匙,是化解人们之间误解和冲突的宝剑,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润滑剂。人与人相处过程中,你尊重别人,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样就会彼此相互尊重。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石,只有建立在理解和信任他人的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才能纯洁长久有活力。 大学生在交往中应坚持真诚待人、宽容待人、平等待人等原
13、则。相对中学而言,大学新生人际关系显得较为复杂。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甚至语言等有一定差异,造成大学新生的交往不适应和困难。另外,在大学专业学习不再是唯一目标,大学生行为目标多元化,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复杂难处的一个原因。在这里,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新生与人相处应本着真诚的原则,以自己的诚心换取他人的诚心。其次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和性格特性,找到相同点,交往起来就较容易。在与同学交往时,要不卑不亢,宽容大度,求同存异,同时应讲信用,学会谦让,积极关心别人。对一些不拘小节的人,要学会容忍,不要过于敏感。既要自尊,不要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时也要尊重别人。与
14、同学发生不快和矛盾时,应通过换位思考冷静处理。总之,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和相处。 学习并掌握交往的技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时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交往中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别人,而应真诚地赞扬和欣赏别人。如果一定要批评人,也应先表扬后批评或者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与人交谈时,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因为倾听本身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这种对他人的尊重,无形中就会满足对方自尊心的需求,赢得对方的好感,加深彼此的感情。大学生还应把握交往的度。人际交往上的“度”是指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所需要把握的方向、深度、广度等。俗话说:近朱者
15、赤,近墨者黑。大学生交友一定要有原则,谁该深交,谁该浅交,谁该拒交,要做到心中有数。大学生交友的广度也应适当。圈子太窄,疏远了可交的益友,有碍正常交往;范围太大,必将分散自己的精力,影响学习。(三)学会面对现实 ,克服心理障碍青年期特有的心理特征,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表现出正反相杂的二重性。针对这一特殊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自觉地避免不良品质的影响;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掌握驾驭自我的能力;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以扬长避短,或克服某些特殊的心理障碍;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应有针对
16、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总之,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要做到对症下药,方能取得奇效。(四)培育心理品质,提升个人修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为个性缺陷往往是导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背景因素,甚至是本质因素。一般说来,具有豁达大度、宽宏大量、谦和热情、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的人,人际关系较为融洽;而心胸狭隘、猜忌多疑、虚伪滑头的人,就不容易搞好人际关系。因此,加强人际关系的个性修养,对于搞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应该使学生养成哪些有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品质呢?我认为:首先,开朗的性格,宽宏的度量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能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其次,真诚
17、坦荡,热情谦让的心理品质也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大学生获得许多推心置腹的朋友;第三,委婉含蓄,相互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帮助大学生更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 总之,处理好人际关系关键取决于自己。一个人若封闭自己,他的人际关系也会是封闭的。敞开自己的胸怀积极关爱他人,自己的人际关系自然会和谐。所以,不能单纯靠一两次心理训练就能去解决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心理培训的课堂上学习的是方法与技巧,真正解决问题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大学生自己,首先尽可能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其次走出校门,多参加社会上的一些积极的、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再次,学会选择,学会辨析。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大社会提供一个处事、处人的过硬本领。参考文献:戴梅竞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追踪观察J.心理卫生杂志.1998.熊玉坤.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张继平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1996.朱锦凤.大学生电脑网络的使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教育心理与研究.1997.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