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以下简称中心供氧系统)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医用中心供氧系统.该系统配套于医院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引用标准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527拉制铜管GB 227.不锈钢无缝钢管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3836.4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4iGB 8982医用氧气GBJ 235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术语3.1医
2、用中心供氧系统用于医院集中供氧.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等组成.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氧气气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气源氧气通过减压装置和管道输送到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提供医疗使用.3.2中心供氧站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中心供氧站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及液氧与气瓶组联合供氧,中心供氧站内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设备:氧气瓶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贵等组成;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3.3汇流排适当数量的氧气瓶,管道,阀门和仪表等器件组成.3.4终端是指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中管道系统的末端.它装有快速接头
3、插座(或一般气体接头),可插入(或连接)氧气湿化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技术要求中心供氧站氧气瓶组供氧的中心供氧站44.1引国家医药管理局1994一12一19批准1995一05一01实施YY/T 0187一944.1门.1气瓶间气瓶间应通风良好,室内氧气浓度应小于23肠.气瓶间及控制间室温为10-38C.4.1.1.2汇流排氧气瓶组供氧汇流排,必须设两组(或多组)气瓶交替供氧,采用自动或手动切换.为保证系统安全,在氧气汇流排的减压器前,应安装小于25 pm滤孔的过滤器.汇流排气瓶组气瓶总数不得超过20瓶.使用后的空瓶,必须留有. 1 MPa以上的余压.4.1.13切换性能要求当
4、一组气瓶氧气压力降至小于允许最低使用压力时,应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到另一组气瓶继续供气.切换时供气不允许间断.4.1.2液氧供氧的中心供氧站4.1.2.1大于500 L的液氧罐,应放在室外.室外液氧罐周围5m范围内不得有通往低处(如地下室,地穴,地井,地沟等)的开口.4.1.2.2室外液氧罐与办公室,病房,公共场所及繁华道路的距离应大于7.5 m.4.1.23室外液氧罐周围6 m内不允许堆放可燃物和易燃物及有明火,必要时可采用高度不低于2.4m的隔离墙分开.4.1.2.4液氧罐放在室内,应设专用房间,室内必须通风良好,氧气浓度应小于23%,加注,放液,排气等管口应通至室外.4.1.2.5放咒液
5、氧罐的室内不允许有可燃或易燃气,液管线和裸露供电导线穿过.4.2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中的管道4.2.1管道系统材料4.2. 1,氧气管道系统材料为不锈钢管,脱氧铜管或纯铜管.不锈钢管材应符合GB 2270的要求,脱氧铜管和纯铜管应符合GB 1527的要求管材应无超过规定的机械损伤及可见的严重锈蚀现象.4.2.1.2氧气阀门和其他附件的材料:当工作压力大于3 MPa时应选用铜材或不锈钢材作基体,采用金属密封材料;当工作压力小于3 MPa时,可选用其他与氧相容的金属材料做基体和其他与氧相容的难燃非金属材料做密封材料.4. 2. 2管路直径4.2.2.1氧气管道直径应保证使用麻醉机,呼吸机和其他医疗器械
6、的终端处压力不低于. 4 MPa;普通病房终端处的压力不低于. 2 MPa.4.2.2.2在使用流量条件下,最远管道压力损失不应超过loy.,4.2.3管道敷设4.23.1氧气管道不允许和燃气,燃油管共架敷设,必须共架时要保持大于. 5 m的管距,共架部分不得有阀门及连接接头.4.2-3.2氧气管道不允许和导电线路,电缆共架敷设,也不允许与导电线路,电缆交叉接触,防止漏电火花击穿管道造成事故.4.2.3,3氧气管道穿过墙壁或地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在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焊缝及连接接头.4.2.3.4氧气管道不允许暗埋在建筑物结构内或敷设在没有检查门(或检查口)的管井内,不允许与供电线路敷设在同一
7、管井内.4.2.3.5在管道的适当位置上设支承,支承间距见表1.YY/T 0187一94表1公称直径.mm144-88-1212-2020-2525支承最大间距,m1.01. 52. 02.53. 04.04.2.4氧气管道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0 a.4.2.5减压器后应设有安全阀.安全阀开启压力P为1. 1-1.25倍的管道系统最高工作压力,安全排放时应保证管道压力不大于1. 25倍的管道系统最高工作压力;安全阀的回座压力P,应小于管道系统最高工作压力.4.2.6凡是用氧气的管道,管件,仪表,阀门和其他一切接触氧气的附件,都必须事先进行脱脂,脱脂后管道用不含油空气吹净.4.2.7管道
8、系统耐压试验的试验压力为1.25倍的管道系统最高工作压力.要求接头,焊缝,管道无渗漏,无肉眼可见的变形.4.2.8管道系统气密试验的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最高工作压力.一小时泄漏率应小于.5%.4.3终端4.3.1,终端应采用快速接头(或一般气体接头),氧气快速接头应区别其他快速接头,以防止插错.快速接头应插拔灵活,气密,并可互换.管道中应设有维修开关.4.3.2手术室和抢救室应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氧气终端.4.3.3每个终端流量应不小于10 L/min.4.4报警装置要求4.4.1为保证系统正常供氧,应有供氧欠压报警装置.当供氧系统压力低于报警压力时,应有声,光同时报警.报警压力误差不大于3%.4
9、.4.2声报警要求在55 dB(A)噪声环境下,在距1.5 m范围内可以听到.4.4.3光报警为红色指示灯.4.4.4供氧欠压报警装置,必须采用本质安全型电路.本质安全型电路应符合GB 3836. 4的要求.5试验方法5.1中心供氧站5门门氧气浓度检验在气瓶间,室内液氧罐使用过程中,用精度不小于3%的氧浓度检测仪,测四角和中心共饭,取其算术平均值,应符合4.1.1.1条及4.1.2.4条的要求.5.1.2用温度计检测气瓶间和控制间的室温,应符合4.1.1.1条的要求.5.1.3目视检查汇流排气瓶组数及气瓶数,应符合4. 1. 1.2条的要求.5.1.4检查过滤器过滤元件合格证,其标明的滤孔直径
10、(或按规格号换算出的滤孔直径)应符合4.1.1.2条的要求.5.1.5切换性能试验降低气源压力,当压力降到切换压力值时,应能自动切换到另一组气瓶供气.检查出口输出压力,应符合4.1.1.3条的规定,切换性能反复试验4次.无自动切换性能的不作此项检查.5.1.6以液氧罐外壁为基准测量通往低处开口的距离,与各类建筑物的距离以及与明火处的距离和与堆放可燃物,易燃物的距离,应符合4.1.2.1,4.1.2.2,4.1.2.3条的要求.5.1.7检查放置液氧罐的室内有否可燃物或易燃气及管道电线,电缆,应符4.1.2.5条的要求.5.2管道5.2.1检查管道使用材料和阀门的合格证,材料应符合4.2.1.1
11、和4.2.1.2条的要求.5.2.2终端输出压力和管道压力损失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YY/T 0187一94手术室,抢救室和重病室每个床位终端全部打开,每个床位终端输出氧气总流量调节至10 L/min,病房及其他治疗室终端打开20(至少5处),每个终端输出氧气流量调节至5 L/min,5.2.3在5.2.2条试验条件下,用外接压力表检查距中心供氧站最远处病房终端和手术室终端输出压力,应符合4.2.2.1条的要求.5.2.4在5.2.2条试验条件下,同时检查同一工作压力管道系统的减压器出口压力和管道末端压力,按式(D计算,应符合4.2.2.2条的规定.p=100 x P., - P.(1)式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用 中心 供氧 系统 通用 技术 条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