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共3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武进区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共3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进区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共30页).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武进区环保局二七年十一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一、 前言2008-2012年是武进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生态武进创建的关键时期、现代化武进实现的决定时期、太湖水污染防治的敏感时期、“两减”任务落实的迫切时期和生态文明实践的全新时期。这五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将以实现这五大目标为抓手,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武进区创建全国生态区实施方案、武进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试行)以及十一
2、五全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实施方案等,积极创新环境管理的理念、体制和机制,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把武进打造成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新武进。二、过去五年的工作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武进区环保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为指导,实施环境保护“十五”、“十一五”计划、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启动生态区建设,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环境保护的监管能力不断提高
3、。(一) 区域环境质量得到切实改善中心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SO2、二氧化氮浓度均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全区优良空气天数已达323天,优良率达87.7%。中心城区“五河”长期以来的黑臭现象得到消除,“五河”水质明显得到改善,呈现“堤稳、岸绿、水清”的效果;滆湖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减缓;入太三河高锰酸盐指数已基本达到类水标准,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已达到或接近类水标准,水质明显得到改善;小康社会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0%,实现零的突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实现了大于98%的目标。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主干道噪声平均值均符合小于58分贝和70分贝的要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61分,
4、实现了小康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达标。(二) 环境监管能力大幅度提高制定并实施了镇、街、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党政一把手环保绩效考核制,建立和实施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区整体达到对环境质量和污染现状“监控到位”,对环境安全事故“反应迅速”,对环境信息处理“全面及时”,对环境新闻报道“有声有色”。环境保护自上而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监管、部门配合、公众参与”的有效工作机制。区环保局先后获得江苏省太湖流域“十五”水污染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十五”期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先进集体、“十五”期间全省环境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保护与建设并进,2005年完成重要生态
5、功能保护区划定工作,受保护区域面积共计239.2平方公里,占武进区国土面积的19.25。不断提升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八路三口”绿色通道工程顺利实施,成功实施“五河”整治工程绿化及其它主要城区道路绿化的改造,森林覆盖率达到17.62%,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8.28平方米,绿地率40.83%,绿化覆盖率为44.91%,已达到并超过小康指标要求。(四) 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实施了印染、后整理、化工等行业水污染专项整治,全面落实“提标”和“全面达标”;实施了专项治气工程,禁燃区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保障群众环境安全;完成中心区“五河”环境综合
6、整治,全面开展入太“三河”百日会战八大行动,水质明显得到改善。(五) 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基本完善2002年底,编制完成全区水污染集中治理工程规划。相继建成并投运了城区、纺织工业园、城东等9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20万吨;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已铺设到位,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上升到75%。加快天然气供气管网和集中供热管网铺设,目前供热格局已基本形成。日处理规模600吨/天的武进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成功点火试运行,即将投入运营,武进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正迈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轨道。印染污泥干化场试运行,电镀污泥处置工程基本建成。电镀污泥、废酸、电子线路板蚀刻夜、化工残液(渣)等危险固废
7、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六) 生态产业建设步伐加快明确“四个一批”和“三禁两控”,加快了工业结构调整专项整治,淘汰大批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产业企业,鼓励和促进高新技术等环保产业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目前高新区、经发区已通过省ISO14000示范工业园验收。生态农业建设起步早、起点高、速度快、反映好,全区经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达52个,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5种、绿色食品23种、有机食品4种。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用薄膜回收率均已接近95%,畜禽粪便处理达到100%。(七) 农村小康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按照“净化、美化、绿化”的要求,全区深入开展镇村环
8、境整治活动,委托南京大学编制完成了武进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围绕集镇区、道路、河道、绿化及农村“三清”工程长效管理等五个方面展开整治工作,开展“三场”综合整治,极大改善了镇村环境卫生面貌。湖塘镇、横山桥镇、雪堰镇、洛阳镇、遥观镇5个镇已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省级验收,建成了110个生态村,其中12个省级生态村已通过验收。(八) 生态文明宣教工作日益深化从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各类创建和为有力抓手,深入开展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制度,全区主要镇(开发区)、学校、社区、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绿色”系列活动,全民环境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生态文明意
9、识有了明显提高。到目前为止,创建绿色学校81所、绿色社区3个,通过ISO14000认证的单位250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70家,50家企业被评为环境友好企业。近五年来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城市化进程速度过快,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完全得到遏制;二是化工、印染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工业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仍过大,结构性污染问题还没有解决;三是由于上游来水的影响,武进区太湖流域水质达标仍难以得到长期稳定保障。因此仍需要转变环保工作思路,创新环保体制机制,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投资力度,迎接新的环保形势和挑战,开创武进环保工作新局面。三、总体目标与主要指标差距(一)
10、 总体目标1. 2008年目标: 创建成全国生态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完成全国生态区创建十大工程,达到全国生态区考核的6大基本条件和36项考核指标,集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2008年成功创建全国生态区。2. 2010年目标: 完成“十一五”两项减排和太湖水污染防治任务,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全国生态区创建为载体和基础,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建设,到2010年各镇均创成全国环境优美镇,武进高新区、武进经发区均创成省级生态工业园;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11、40%以上,其中太湖一级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比2006年消减32.52%、33.37%,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两项减排和太湖水污染治理要求,顺利完成“十一五”两项减排和太湖水污染防治任务;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全区地表水水质基本达到水域功能区划标准,大气环境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循环经济体系初步构建,清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以上,2010年全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3. 2012年目标: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文明实践
12、全面推进到2012年,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太湖流域水污染管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从而在全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并成为自觉行为。(二) 主要考核指标差距创建全国生态区有6项基本条件考核,有36项考核指标;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有4项考核指标;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两项减排工作方面主要有8项考核指标。其中,全国生态区创建的6项基本条件及36项考核指标中有5个基本条件和16项考核指标已经符合,有11项考核指标目前情况与考核值接近,有一个基本条件与9项考核指标目前情况与考核值仍有一定差距;现代化生态环境方面的4项考核指标中
13、有1个已基本符合,有3个考核指标目前情况与考核值仍有一定差距;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方面的考核指标大部分与考核值仍有一定差距。附表1对“全国生态区”、“现代化武进”、“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与两项减排”方面未达标的考核指标进行汇总,并分析其指标差距,提出应对措施和相应重点建设工程四、“1058”工程计划针对上述差距分析,本行动计划共制定58项行动计划,分属于十大工程,简称为“1058”工程计划。(一) 家园工程行动计划01: 加快环境优美镇创建包括目前尚未创建达标的9个镇:牛塘镇、横林镇、前黄镇、礼嘉镇、邹区镇、嘉泽镇、湟里镇。2008年底前,全区除郑陆和奔牛镇外所有镇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
14、2010年之前所有乡镇建成国家环境优美乡镇。行动计划02: 推进生态村创建2008年底前,建成150个区级生态村,建成20个省级生态村;2010年底前建成300个区级生态村,建成40个省级生态村,5个国家级生态村;2012年所有村全部建成区级生态村,省级生态村数量50个以上,国家级生态村数量为10个。行动计划03: 提高绿色创建水平2008年底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成绿色学校,建成绿色学校省级7所、市级20所。2010年底前建成省级绿色学校10所、市级30所。2012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成市级绿色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的比例达50%以上。2008年底前,共创建50个以上市级绿色社区。2
15、009-2012年,每年新增25个以上市级以上绿色社区。2008年底前,全区环境友好企业达到100家。2009-2012年每年争创2家省级、3家市级环境友好企业。2008年底前,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宾馆全部争创成市级绿色宾馆。(二) 清水工程行动计划04: 深化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深化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加快淘汰、关停化工企业。按照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和全区化工行业专项整治的具体要求,2008年内坚决完成140家化工企业关闭任务,力争完成200家;2009年底前完成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任务,共计关停化工企业400家。加快推进武澄工业园建设,2008年底,所有化工园区外分散的符合准入要求的化
16、工企业或项目限期搬迁进武进化工集中工业园。2008年底完成电镀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编制,2010年前完成电镀行业整治工作。行动计划05: 实现工业污染源提标从2008年1月1日起,城镇污水处理厂、纺织染整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钢铁工业、电镀工业、味精工业及啤酒工业行业排放废水必须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标准。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到2008年6月底前仍不能稳定达标的,坚决予以关停。行动计划06: 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2008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邹区、湟里、洛阳、奔牛、郑陆、武南5个污水处理厂,并同步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未按期建成投运污
17、水处理工程的区域内,停止审批有废水排放的建设项目。包括已建成投运的11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将达到29.75万吨/天。2008年6月底,中心城区、镇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70以上,武进区工业、城区、镇区生活污水全部接管达标排放。行动计划07: 污水处理厂提标2008年6月底前完成湖塘城区一二期、湖塘城东、湖塘纺织工业园一期、湖塘印染小区马杭、前黄康普药业污水处理站、横山桥、漕桥、牛塘、横林、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等10座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工程技术改造。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和中水回用,加强污泥规范化和无害化处置,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达到10%以上,污泥
18、规范化处理率达到100%。排放标准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行动计划08: 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项目武进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武进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马杭污水处理厂、牛塘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新运河,2008年3月底前完成排污口设置。2008年3月底完成漕桥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改造,设置在太滆运河黄埝桥下游外排。行动计划09: 截污管网铺设和提升泵站建设项目2008年3月底前完成嘉泽镇污水接入武进牛塘污水处理厂、礼嘉镇污水接入武南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和提升泵站建设,完成牛塘近期污水管网和提升泵站建设;2008年4月底前完成邹区、湟里污水近期管网及泵站
19、建设;2008年6月底前完成经发区污水接入牛塘污水处理厂管网及泵站建设;2008年6月底前完成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健全完善城区、横山桥、横林、雪堰、前黄、遥观接城东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2008年10月底前完成奔牛、郑陆、武南污水处理厂近期管网和提升泵站建设。行动计划1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示范建设对城镇周边的村庄,要积极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延伸覆盖。在面广量大的农村居住点,要广泛推广应用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等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地处理农户生活污水。规模较大的村庄,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有关标准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08年年内完成太湖一级保护区内2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简易处
20、理工程(以三格式化粪池建设为主)。2010年底前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其它21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简易处理工程要全部建成,并适时推进太湖流域二、三级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确保太湖一级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其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20112012年继续把成熟的试点经验和工程模式推广到太湖二、三级保护区其他行政村。行动计划11: 农田节水灌溉干渠改造2008年底前,全面完成节水灌溉干支渠改造,共计新增节水灌溉干渠150公里以上。行动计划12: 饮用水安全保障2008年前,全面完成自来水改水工程,自来水全部改用长江水。实施滆湖备用水源地保护工程。行动计划13: 中水
21、回用示范进一步开展冷却水循环利用,2008年底前,完成电厂、钢厂和主要化工企业的冷却水循环利用工程。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达到10%以上。行动计划14: 河流水面保洁建立和完善河道长效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经费。建立水面漂浮物打捞制度,2008年底对区内所有主要河道河面、岸坡生活垃圾、有害水生植物及时清理,同时做好太湖蓝藻的打捞工作。2010年底完成所有村级河浜河面、岸坡生活垃圾、有害水生植物及时清理。行动计划15: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全面实施太湖一、二级保护区的测土配方施肥,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2008年底前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农药、化肥使用量达到国家级生
22、态区考核指标要求。20092010年在太湖三级保护区内全面推广。行动计划16: 渔业养殖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太湖、滆湖养殖规模,2009年底前完成省、市下达的滆湖围网拆除任务,把滆湖围网面积控制3.5万亩以下。调整和优化渔业养殖结构,逐步推行自然放养,大力推行生态养殖。行动计划17: “三场”水达标专项整治畜禽养殖场整治项目:按照区政府颁发的关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在2007年实行场(户)自我治理的基础上,对未完成整治要求的规模化畜禽场进行督办整治,确保全区规模养猪场、规模奶牛场、规模养鸭场2008年6月底前完成安装三格化处理或沼气化处理设施,实现畜禽水污染达标排放,其中太湖一级保护区内的
23、规模畜禽养殖场(户)污水预处理后接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按照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要求,2008年6月底前取缔太湖一级保护区内所有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户);同时在中心城区禁止以任何形式进行畜禽养殖。2008年底前,新建一座畜禽养殖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工程。对于非规模化即散养的畜禽养殖要做好畜禽粪便的处理处置工作,确保畜禽粪便不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屠宰场整治项目:延续深化2007年定点屠宰加工场污水达标排放的专项整治工作,2008年6月底前确保完成武进区34家定点屠宰加工场(其中太湖一级保护区内5家)污水接入集中污水处理厂或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8年底前完成全区分散的屠宰场兼并
24、,规划建设相应的机械化屠宰场。垃圾填埋场整治项目:2008年2月底前完成11个乡镇17个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专项整治,停止所有使用处理技术达不到标准的简易填埋场,封场整治,彻底解决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水渗漏问题。行动计划18: 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提高废水在线监控设备覆盖面,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天候监管。强化河流水质监控,建设全区主要河流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加强上游河流的来水监测。每个镇的主要交界河流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并将水质改善目标纳入环保责任状考核。2010年底完成重点工业污染源、主要河流各镇交界断面自动监测设施的安装并联网。行动计划19: 适时实施环境污染补偿试点按照江苏省环境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进 环境保护 行动计划 3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