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检验标准--第六部分:结构件、压接件、端子(共3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PCBA检验标准--第六部分:结构件、压接件、端子(共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A检验标准--第六部分:结构件、压接件、端子(共34页).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DKBA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标准DKBA3200.6-2009.12代替DKBA3200.62005.06代替Q/DKBA3200.69-2003PCBA检验标准第六部分:结构件、压接件、端子 2009年12月31日发布 2010年01月01日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专心-专注-专业目录前 言本标准的其它系列标准:DKBA3200.1 PCBA检验标准 第一部分:总要求和应用条件DKBA3200.2 PCBA检验标准 第二部分:焊点基本要求DKBA32
2、00.3 PCBA检验标准 第三部分:SMD组件DKBA3200.4 PCBA检验标准 第四部分:THD组件DKBA3200.5 PCBA检验标准 第五部分:整板外观DKBA3200.6 PCBA检验标准 第七部分:跨接线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它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本标准参考IPCA610D的第4、6章内容,结合我司实际制定/修订。本标准替代或作废的其它全部或部分文件:本标准部分替代Q/DKBA3200.3-2003PCBA检验标准 第三部分:压接件和 Q/DKBA3200.9-2003PCBA检验标准 第九部分:结构件,该标准作废。与其它标准/规范或文件的关系:本标准上游标准/规范: 无本标准下
3、游标准/规范: Q/DKBA3128 PCB工艺设计规范 Q/DKBA3144 PCBA质量级别和缺陷类别 DKBA3108 PCBA返修工艺规范 与标准的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内容: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图片及文字说明,增加了连接到连接器上的导线的精整/应力释放要求。本标准由工艺委员会电子装联分会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制造技术研究管理部 供应链质量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专家:龚岳曦、何大鹏、张顺、朱爱兰、雷建辉、冯军本标准主要评审专家:曹曦、殷国虎、秦振凯、许云霞、程荫、黄春光、彭皓、付云第本标准批准人: 周欣本标准主要使用部门:供应链管理部,制造技术中心,其它部门。本标准所替代的历次修订情况
4、和修订专家为:标准号主要起草专家主要评审专家Q/DKBA-Y008-1999(排名不分先后)陈冠方、陈普养、周欣、邢华飞、姜平、张 源、韩喜发、侯树栋、饶秋池、陈国华、贾朝龙、李石茂、肖振芳。Q/DKBA3200.1-2001邢华飞、姜平、李江、陈普养、陈冠方、肖振芳、韩喜发、陈国华、张源、曾涛涛蔡祝平、张记东、辛书照、王界平、曹曦、周欣、郭朝阳、蔡卫东、饶秋池Q/DKBA3200.1-2003肖振芳、邢华飞、惠欲晓、罗榜学曹曦、唐卫东、李江、殷国虎、李石茂、郭朝阳DKBA3200.1-2005.06邢华飞、罗榜学、肖群生、居远道、张国栋、田明援、曹茶花曹曦、殷国虎、李石茂、郭朝阳、刘桑、孙福
5、江、谢荣华、肖振芳DKBA3200.1-2009.12王保启、龚岳曦、夏北军、赵志刚、应朝国、谭红树曹曦、殷国虎、秦振凯、许云霞、程荫、黄春光、彭皓、付云第 PCBA检验标准 第六部分:结构件、压接件、端子1 范围和简介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标准规定了在PCBA上安装结构件后的外观检验标准,以及PCB与连接器压接后的外观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华为公司结构件的安装质量进行外观检验。同时适用于公司的单板、背板上欧式连接器、2mm连接器、HS3连接器、ZD连接器、D型连接器、护套等的压接外观检验。1.2 关键词结构件 压接 端子 外观 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
6、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 术语和定义压接: 压接是由弹性可变形插针或刚性插针与PCB金属化孔配合而形成的一种连接。在插针与金属化孔之间形成紧密的接触点,靠机械连接实现电气互连。为了形成紧密的配合,针脚的横截面尺寸必须大于PCB金属化孔孔径,在压接过程中,针脚横截面或金属化孔要产生变形。刚性插针:在压接过程中不产生变形,而孔会变形。柔性插针:在压接过程中会受挤压而变形,而孔不变形。间隙:特指压接
7、后连接器(护套等)塑胶壳体底部平面与PCB表面之间的缝隙。过压: 连接器的过压特指在压接过程中,因压接行程过大,致使连接器在压接到位后仍然受力下压,从而使连接器(或PCB)受到损伤的情况。轻微的会使连接器壳体变形或针体弯曲,严重的会导致连接器报废、PCB变形或破裂。连接器的偏移量:弯母连接器的同排插针孔中心偏移量。连接器的伸出量:仅指弯母式的压接连接器,压接后连接器伸出PCB边缘的部分。跪针:指在压接过程中,连接器的针脚未完全压入PCB的金属化孔,针脚的一部分在金属化孔外弯曲,也即针脚“跪倒”。出脚长度:压接后连接器的针脚透过PCB的部分。裂纹:连接器塑胶壳体的一种表面损伤,损伤处有轻微的色变
8、和纹路,但表面为连续的。裂缝:连接器塑胶壳体的一种表面损伤,损伤处有明显的纹路,表面开裂不连续。其它出现的术语遵从“Q/DKBA3001-2002 电子装联术语”。图1 插针示意图4 检验方法4.1 检验工具卡尺(0150mm)、直尺、塞尺(0.051mm)、放大镜(510倍)4.2 检验方式目检,距离被检验产品2030cm4.3 检验环境有静电防护要求的印制板组件需要在规定的静电环境进行检验。5 结构件安装5.1 结构件安装电气间距图2 电气间隙示意图(合格)合格: 符合规定的最小电气间距。1金属结构件 2导体图形 3规定的最小电气间距 4安装的元器件 5导体图3 电气间隙示意图(不合格)不
9、合格: 电气间距小于规定的的最小电气间距。1金属结构件 2导体图形 3小于规定的最小电气间距 4安装的元器件 5导体5.2 结构件安装过量焊料图4 焊盘堆锡示意图合格: 安装孔周围平整,满足结构件安装的要求。不合格: 过量焊料处于安装孔上(不平),影响结构件安装。5.3 结构件安装螺纹结构件使用螺纹结构件时,除非工程图纸特别标明,否则至少应有1扣半螺纹伸出量,但当螺纹可能干扰到其他元器件或导线,或者使用锁紧装置时,螺栓和螺钉可以与螺纹结构件底面平齐。当螺纹伸出部分不与其相邻零件干扰且满足电气设计间距时,对长度小于等于25毫米的螺栓和螺钉,其螺纹伸出量不应大于3毫米再加1扣半的长度;对于长度大于
10、25毫米的螺栓和螺钉,其螺纹伸出量不应大于6.3mm再加1扣半的长度。图5 螺纹结构件安装顺序示意图合格:级别1,2,3 正确的结构安装次序。合格:级别1不合格:级别2,3 螺纹伸出量(如伸出螺母)小于1.5扣;当螺纹伸出量可能干涉其他部件时,螺纹可以与结构件底面平齐。 螺钉或者螺栓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5mm时,螺纹伸出量大于3mm加1.5个螺纹长度。 螺钉或者螺栓的长度大于25mm时,螺纹伸出量大于6.3mm加1.5个螺纹长度。 螺纹伸出量小于1.5个螺纹长度的螺钉或者螺栓无锁紧装置(如弹垫)。1弹性垫圈 2平垫圈 3非导体材料(层压板等) 4金属(非导体图形或箔)图6 螺纹结构件安装不合格情
11、况示意图不合格:级别1,2,3 弹垫紧贴在非金属件/层压板上。 无平垫圈。 螺纹的伸出长度干涉周围的器件。 安装材料或者安装次序与图纸不符。1 弹性垫圈 2 非金属 3 金属(非导体图形或箔图7 孔或槽的螺纹结构件安装合格示意图合格:级别1,2,3 槽被平垫圈覆盖。 孔被平垫圈覆盖。1 槽/孔 2 弹垫 3 平垫图8 孔或槽的螺纹结构件安装不合格示意图不合格:级别1,2,3 结构件丢失或安装不当。1 槽/孔 2 弹垫5.4 结构件安装导销/导套图9 导套安装示意图图10 导套安装倾斜过大示意图合格: 导套安装在PCB上的正确位置。无偏位、抬高等现象。 H10.3mm 并且 R2O 0H2 &
12、H30.2mm 并且 |H2-H3|0.2mm。不合格: 导套安装在PCB上的位置偏移和抬高过大,影响了单板与背板的插拔。 H10.3mm 或者R 2O H2或者H30.2mm。5.5 电连接点的最小扭矩当螺纹紧固件作为电连接点时,必须拧紧以保证可靠的电连接。如果用开环弹垫,必须拧得使紧固件压紧(紧贴)弹垫。如果有必要,可以按规定的最小力矩值紧固。图11 螺纹结构件紧固合格示意图合格: 级别1,2,3 紧固件压紧(紧贴)弹垫。 有要求时,施加适当的力矩值紧固。图12 弹垫未压紧示意图不合格: 级别1,2,3 弹垫未压紧。5.6 导线当不需使用端子接线时,导线直接缠绕到螺栓型端子上,要防止在螺栓
13、拧紧时导线松开。导线头留得要短,以免与地或其它带电导体短接。如果用到垫片,导线/引线要安装到垫片下面。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要求适用于多股线和实芯线。图13 导线安装最佳情况示意图最佳 每一根芯线紧绞在一起(用多股线时) 导线缠绕到螺栓型端子体上至少达270 导线可靠地处于端帽下面 导线缠绕方向正确 所有芯线处于端帽下面图14 导线安装合格示意图合格: 用多股线时,导线以正确方向缠绕到螺栓体上,只有少数几根芯线松开。 导线凸出端帽下面的量小于导线直径的1/3。 伸出端帽外面的导线不违反最小电气间距。 导线紧贴在端帽及电接触面之间,缠绕接触端帽至少180 。 在接触区域无绝缘物。 导线自身未重叠。图
14、15 导线安装不合格示意图不合格 导线未缠绕到螺栓体上(A图)。 导线重叠(B图)。 实心导线缠绕方向错误(C图)。 多股导线缠绕方向错误(拧紧的螺栓把芯线阐开)(D图)。 在接触区域有绝缘物(E图)。 多芯线被浸锡。(浸锡后的导线硬度较高,不利于弯曲) 客户要求焊接或者点胶而没有实施焊接或者点胶。5.7 连接器、拉手条、扳手本节说明了许多种用铆钉固定的连接器、拉手条和扳手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应使用目视检查方法检查其裂纹及损伤。5.7.1 连接器最佳: 铆接后连接器无裂纹、裂缝;铆钉尾部高出铆接件表面,铆钉承受轴向力2512铆钉35N,2812铆钉承受轴向力45N。合格: 铆接后连接器无裂纹、裂
15、缝;铆钉尾部距离铆接件表面距离0.2mm,铆钉承受轴向力2512铆钉35N,2812铆钉承受轴向力45N; 铆接后连接器、护套裂纹长度小于孔边距地1/2;铆钉尾部高出铆接件表面,铆钉承受轴向力2512铆钉35N,2812铆钉承受轴向力45N; 铆接后护套/连接器和PCB之间的间隙0.2mm; 同一产品上的铆钉穿入方向不同。不合格: 铆接后连接器、护套出现裂缝,或者裂纹长度大于孔边距1/2; 铆钉松脱,轴向承受力2512铆钉35N;2812铆钉45N。5.7.2 拉手条 最佳: 拉手条、PCB无损伤,拉手条无松脱、铆钉无弯曲现象。合格: 拉手条裂纹长度小于孔边距1/2;铆钉、结构件无松脱想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CBA 检验 标准 第六 部分 结构件 压接件 端子 3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