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共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反思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反思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作者:郑振源规划地区的民众不仅对规划地区的情况熟悉,而且对自己生活的地区未来的发展愿景最具有发言权,规划师要做的是通过公众参与将他们的理想变成切实可行的方案。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由来与实质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只是管制市场配置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并不推翻市场配置的制度框架。而中国号称“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际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严格的土地资源行政-计划配置制度。1981年底提出保护耕地国策之后,1985年、1992-1993年经济过热,连续发生两次耕地减少高潮,促使政府调整土地利用战略,从保障建设用地供应为主
2、转到切实保护耕地为主,实施“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战略,按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的精神,修订土地管理法,制定了现行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这套作为新土地管理法核心(或称之为灵魂)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内涵是:禁止集体土地进入建设用地市场,把国家征地作为农民集体自用的非农建设用地之外新增建设用地的惟一途径,由政府垄断建设用地的供给;由国家确定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指令性控制指标,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层层分解、下达基层,划分土地利用区,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用地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以一套高度集权而又繁复的行政审批制度来保证规
3、划、计划指标的实施。虽说土地用途管制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有效管理土地的基本制度,但这套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如发展边界(UGB)、分区管制(zoning adMINIstration)、宗地管理(subdivision regulation),是在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基础上采取的土地用途管制,只是管制市场配置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并不推翻市场配置的制度框架。而新土地管理法制定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则完全排斥了市场配置机制。这种号称“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际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严格的土地
4、资源行政-计划配置制度。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绩效房地产市场的种种问题,刨根究底,其主要根源是政府垄断房地产土地供给、限量供应的制度缺陷所致。改革开放30多年,虽然建立了国有土地市场,但在土地计划配置制度下,政府对土地供应量和地价的直接干预,贱卖工业用地而贵卖住宅用地,造成资源误配。虽有土地市场之表,而无市场配置之实。现行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执行十多年来,在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上确实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国家层面上保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各省市自治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还是没有做到);提高了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使二三产业产值/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建设用地增长率与二三产业产值增长率的比
5、值)由1985-1998年的8.3提高到1998-2008年的10.7。然而它与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日益冲突,也暴露了许多缺陷,表现在:1.取消集体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禁止集体土地进入建设用地市场,造成集体所有与国家所有产权制度不平等,阻碍农民集体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出于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的考量,取消了集体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造成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平等,使业已普遍出现的农民集体出让、出租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成了“以租代征”“小产权房”的违法行为;大量已经合意签订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租赁、出让合同成为无效合同,给乡镇企业
6、发展制造困难,减少了廉租、廉价房的供应,既阻滞了农村工商业和小城镇的发展,也损害集体农民权益。(编注:京华时报18日报道称,在16日于广州召开的全国推进构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座谈会上,国家土地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表示,今年将组织研究选择试点城市,在试点基础上总结完善政策,妥善处理好现存小产权房,“今年会抓紧试点工作,目前还没有完整统计全国小产权房的数据。”)2.以征地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的惟一途径并低价征地,造成千万失地农民贫困化,又构建了数以万亿元计的“卖地财政”,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禁止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把征地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的惟一合法途径,势必违反宪法“为了公共利益”才可征
7、地的法律规定,扩大征地范围,从而制造了近亿失地农民 。在征地中又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低价征地政策,以开发权(即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国家为理由,按原用途计算土地补偿费,拿走了集体土地上万亿元计的开发收益(即区位地租的增值,亦即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收益),致使60%失地农民贫困化 。近年政府虽然几次颁布政策(没有修法)提高征地补偿费,由2003-2005年的全国平均每亩3.5万元提高到2009年的每亩4.1万元;但同期土地出让金由每亩21.8万元提高到51.9万元 -,政府从集体农民手里拿走的财产性收入更多。这就是近年强征强拆命案频发、酿成严重社会问题的根源。政府拿走了集体土地的开发收益,得以构建以万亿
8、计的“卖地财政”。这笔“卖地财政”正好填补了现行分税制下地方财政的亏缺,补充了地方政府建设城市、发展地方经济的资金,支撑了高速的土地城市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助推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激励它更多地圈地、征地,制造更多的失地农民,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卖地财政”的一部分流入开发商腰包,制造了一批地产富豪;一部分成为涉地官员寻租、腐败的源泉,更加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3.土地资源计划配置失灵,降低土地配置效率政府垄断了建设用地供给,然后按指令性的规划、计划指标配置土地资源。首先遇到信息机制的障碍,因得不到完全而又准确的土地供需情况的信息,编制不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和计划。其次是遇到激励机制的障碍,中央
9、以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为首位目标,而地方政府则以增加财政收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为首位目标,上下目标不一致,地方政府没有执行中央以保护耕地为主旨的规划、计划的积极性。因之,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中规定的各省市自治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13年内居民点工矿用地零增长的控制指标,在规划实施两三年便全面突破。1999-2006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下达建设占用耕地指标2076.43万亩,而实际建设占用耕地2581.9万亩,超计划用地24%,宣告计划配置失灵。规划和计划指标的制定和分配不切实际,在指标富余的地方,促使地方政府多用建设用地,粗放利用或闲置土地;在指标不足的地方就要千方百计争
10、指标,指标争不来,只好超指标、违规违法用地。这是违法、违规用地案件频发而且大多是地方政府所为的主要原因。各省市自治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不能实现,退而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是各省市自治区的耕地后备资源与其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不相匹配,一刀切地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甚至区县都要做到“占补平衡”,导致经常发生为“占补平衡”开发耕地而开山毁林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 为弥补建设用地指标之不足和促进土地整治,1998年后陆续出台了“折抵指标”、“置换指标”、“周转指标”、“城乡建设增减挂钩”等政策。因为能产生折抵、挂钩指标的地方与需要建设用地指标的地方不是同一地点,于是发生折抵、挂钩指标的交易,指标成为一
11、种“有价证券”(重庆称为“地票”)。为获得折抵挂钩指标,起初只需支付土地整治的成本(浙江起初一亩地指标1.5万-3万元);因为有了折抵指标就可以征地,就可以有出让金收入,指标就是钱,出于对指标的追求,“地票”价格迅速上涨(重庆2010年一度涨到70万元/亩),不必要地增大了建设成本;对指标的追求又引发大规模的拆村并点,大范围的农民“被上楼”,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和农业。若是规划和计划指标的制定能够科学准确、切合实际,则这些问题都不会发生,所以近年要求科学制定规划计划的呼声很高,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用地需求大多由市场导向而生,而市场变化迅速又有许多不确定性,任何一届政府、任何一位高级规划师都不
12、可能准确预测10年、5年甚至1年以后的市场变化和土地需求,订出切合实际的规划计划指标。由是,上面这些问题也就成为计划配置不可克服的绝症。4.高度集权又繁复的行政审批制度既增大管理成本,又降低土地配置效率为保证指令性规划、计划的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中规定了一套高度集权而又繁复的行政审批制度。2003-2008年存量建设用地转用92.8万公顷、新增建设用地280万公顷,其中37%经省级政府审批,23%经国务院审批 -。中央和省审批工作量巨大而且审批周期长,最快三四个月,慢则半年、一年。搞市场经济,一旦项目资金落实,就要用地,否则将延误工期、负担利息损失;等不及审批,就只好未批先用,未报即用,违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思 现行 土地 用途 管制 制度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