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摘要: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物流立法由于基本法的缺失,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难以为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及物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有效法律保障和支撑。所以,建立、完善我国的物流法律体系是我国的物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的重要保障。关键词 物流法律体系,特征,现状,问题,途径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解释,物流被定义为“经济活动中涉及实体伍物流的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行有机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
2、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据统计,“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96.65万亿元,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的十大振兴产业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支撑,物流业当然亦是如此。然而,从目前我国物流立法现状来看,新兴物流领域立法的缺失和现有物流立法的滞后,使得它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的新需求,不能提供产业发展必需的法律规范和引导,以致无法为物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推动力,影响着物流的效率与安全。2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及立法现状2.1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现
3、代物流服务能力增强,我国流通领域由过去单一的百货业态,发展为多种业态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物流业规模的扩张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2000年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4%,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1.2%和14.4%。从2010年上半年的表现推测,实现全年8%的预期增长目标,应该不会有问题。按照GDP与社会物流总额为1:3的一般规律推算,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可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的增幅预计在10%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有可能维持在18%上下。2.2 我国现有物流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2.1 缺少作
4、为“基石”的流通基本法我国的物流法律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没有一个处于“基石”地位的,有关物流的法律规定分布于各类法律渊源中。无流通基本法抽象出流通领域的原则性、一般性的规定,作为其他专门法律规范的依据。2.2.2 缺乏对有关物流的技术规范和市场准入的统一立法物流标准化是流通现代化的基础。发达物流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国家物流规范标准的缺失,已成为物流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以立法的高度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物流企业市场准入问题、资质问题也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现行物流法律法规却对此问题无任何规范和调整,因此,加快物流企
5、业市场准入问题、资质问题的立法更是当务之急。2.2.3 物流法律法规的部门特征明显、地域性太强、层次较低,效力不强,系统性缺乏我国现有的物流法律法规主要地表现为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特征突出、地域性太强、层次较低、效力不强、甚至相互冲突矛盾。因此“各立其法、各护其权、各行其是”的问题十分突出。立法者的部门利益性、地方利益性使得物流法律的缺乏全局价值,更无系统效应可言。从而严重阻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2.2.4 缺乏开放性和适应性、前瞻性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物流企业因此面临十分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的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有相当数量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国家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物流 法律体系 构建 完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