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节能技术标准(共19页).doc





《火电厂节能技术标准(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厂节能技术标准(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1 节能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1.2 节能技术监督指对影响发电、输变电设备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性能和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及评价。2 监督机构与职责2.1 监督机构 2.1.1 节能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为节能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第二级为设备管理部门和运行管理部门,第三级为设备管理部门和运行管理部门的相关班组。组建由总工、节能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运行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班组相关人员组成的节能技术监督网
2、。2.1.2 生产技术部是节能技术监督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节能技术监督的管理工作,设节能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具体负责日常节能技术监督的管理工作。2.1.3 生产技术部是节能技术监督的技术管理部门,各专业专责工程师应分别负责各自专业范围内的节能技术监督的技术管理工作。2.1.4 各有关设备管理的运行和检修部门、班组为节能技术监督工作的执行部门,应设立节能技术监督专责人,具体实施节能计划,建立所辖设备的节能技术监督台帐。2.2 责任与权限2.2.1 总工程师职责2.2.1.1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及上级公司的各项规定、规程、制度及有关技术措施,组织制定节能技术监督管理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2.2.
3、1.2 组织建立完善的节能技术监督网络,明确网络的各级人员责任。2.2.1.3 掌握设备的运行、检修、设备事故和缺陷情况,出现设备重大事故或异常时,及时组织分析处理。2.2.1.4 组织制定并实施节能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组织解决重大技术问题。2.2.1.5 监督检查节能技术监督工作,主持节能技术监督会议,协调解决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建立监督考核制度,检查考核设备管理的运行和检修部门技术监督工作的完成情况。2.2.1.6 有计划地采用和推广成熟、可靠、实用的节能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节能技术监督专业水平。2.2.1.7 组织开展节能技术监督网络成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成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管理水平。
4、2.2.1.8 监督评价节能技术监督有关企业制度、标准、实施细则、措施等的执行情况,对节能技术监督工作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2.2.2 节能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的职责2.2.2.1 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公司节能技术监督的日常管理。2.2.2.2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及上级公司的各项规定、规程、制度及有关技术措施,制定节能技术监督管理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2.2.2.3 监督、检查有关节能技术监督的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办法等的执行情况,对节能技术监督工作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提出表彰奖励方案。2.2.2.4 统计、监督各项能耗指标的完成情况,当能耗指标异常波动时,会同有关部门分析原因,采
5、取措施,并报告总工程师。2.2.2.5 开展节能技术监督网络成员的培训工作。2.2.2.6 负责机组优化调度经济运行、设备节能技术进步、设备节能改造及设备的优化检修监督工作。2.2.3 生产技术部相关专业工程师的职责2.2.3.1 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节能技术监督的技术管理工作。2.2.3.2 组织、指导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能耗设备的检修、维护和运行工作。2.2.3.3 积极采用新技术,根据机组和生产能耗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负责制定本专业节能技术改造的计划、规划,负责重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全过程管理。2.2.3.4 能耗指标出现异常时,负责组织分析处理工作。2.2.3.5 负责主要能耗设备的
6、效率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优化调整措施和技术改造方案。2.2.3.6 负责能源计量监督,监督、指导有关部门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维护、校验和使用等。2.2.4 运行部门节能专责人的职责2.2.4.1 负责所辖能耗设备的运行节能技术监督工作。2.2.4.2 负责所辖能耗设备的监视、调整,及时发现并消除运行异常情况,保持能耗设备在最佳工况经济运行。2.2.4.3 发现并协助消除影响能耗设备运行效率的缺陷,汇报相关专业工程师及节能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2.2.4.4 负责所辖范围内能源计量器具的监视、记录,定时记录有关能源消耗,及时发现能源计量器具异常并通知相关设备管理部门消除。2.2.4.5 负责统计本
7、专业的能源消耗指标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定期分析总结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异常时立即检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汇报相关专业工程师及节能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2.2.4.6 负责煤场燃料的储存管理,要根据燃料品种分类储存,保持合理储存量,降低储存损耗。2.2.5 设备维护部门节能专责人的职责2.2.5.1 负责所辖能耗设备的检修节能技术监督。2.2.5.2 负责组织实施所辖能耗设备的检修,确保修后能耗指标达到目标。2.2.5.3 负责组织实施所辖能耗设备的维护,及时消除影响经济运行的设备缺陷。2.2.5.4 负责组织实施所辖能耗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达到预定的改造标准和节能目标。2.2.5.5 负
8、责组织所辖能源计量器具的检修、维护、校验,保持能源计量器具完好。2.2.6 燃料供应部门节能技术监督专责人的职责2.2.6.1 负责按锅炉煤种标准和掺配方案供应燃料,最大限度满足锅炉煤质要求,为经济运行创造条件。当煤质变化或更换煤种时,必须及时向运行、管理等部门传递信息,做好相应的保障措施。2.2.6.2 负责负责入厂煤的“量、质、价”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参与燃料接卸、验收管理工作。2.2.6.3 运行管理部煤检中心负责按标准做好入厂煤的检斤、检质、采制化等验收工作,用于煤质分析的煤样应保证样品的代表性,要符合标准要求的自动采样,并按规程规定进行工业分析。2.2.7 煤检中心节能技术监督专责
9、人的职责4.2.7.1负责按标准做好入厂煤的检斤、检质、采制化等验收工作,用于煤质分析的煤样应保证样品的代表性,要符合标准要求的自动采样,并按规程规定进行工业分析。2.2.8 化验班组节能技术监督专责人的职责2.2.8.1.1 负责按标准完成入厂、入炉煤的取样、制样,保证取样、制样操作规范。2.2.8.1.2 负责按标准完成煤样的化验检测,保证检测器具合格、操作规范。2.2.8.1.3 负责按标准进行化学监督,做好水处理工作。2.2.9 运行部门班组节能技术监督专责人的职责2.2.9.1 掌握所辖设备的运行状况,负责所辖能耗设备的监视、调整,发现并消除运行异常情况,保持生产和能耗设备在最佳工况
10、经济运行。2.2.9.2 负责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影响能耗的缺陷及时联系有关设备管理部门消除,并汇报运行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的节能技术监督专责人。2.2.9.3 负责所辖范围内能源计量器具的监视、记录,统计有关能源消耗,发现能源计量器具异常时,及时联系相关设备管理部门消除。2.2.9.4 负责完成承包的能源消耗指标,定期分析总结能源消耗指标的完成情况。指标异常时立即检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汇报部门节能技术监督专责人。2.2.10 设备维护部门班组节能技术监督专责人的职责2.2.10.1 掌握所辖设备的检修状况,负责完成所辖能耗设备的检修,确保修后的效率等能耗指标达到标准。2.2.
11、10.2 负责所辖能耗设备的维护,及时消除影响经济运行的设备缺陷,满足各种运行方式和工况下设备经济运行的要求。2.2.10.3 负责完成所辖能耗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达到预定的改造标准和节能目标。2.2.10.4 负责所辖能源计量器具的维护、校验,满足能源计量的需要。5 节能技术监督内容与要求5.1 监督范围节能技术监督的范围是全厂能耗设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2 主要能耗设备5.2.1锅炉本体:包括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燃烧器等。5.2.2 锅炉辅助设备:包括磨煤机、一次风机、吸风机、送风机、除尘器、空压机、循环浆液泵、主要疏放水阀门等。5.2.3汽轮机本体:包括高
12、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喷嘴室、隔板、轴封、汽封等。5.2.4 汽轮机辅助设备:给水加热器、除氧器、凝汽器、冷却塔、电动给水泵及汽动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胶球清洗装置、主要疏放水阀门等。5.2.5高压电动机:磨煤机电机、空压机电机、一次风机电机、吸风机电机、送风机电机、给水泵电机、循环水泵电机、凝结水泵电机、输煤皮带电机、循环浆液泵电机、氧化风机电机等。5.2.6变压器:主变压器、高厂变、高备变、低厂变等。5.3 节能监督指标5.3.1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包括供电煤耗率、发电厂用电率、发电水耗率等。5.3.2锅炉经济技术指标:包括锅炉热效率、锅炉主蒸汽压力、锅炉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过热
13、器减温水流量、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排烟温度、飞灰可燃物、排烟含氧量、空气预热器漏风系数及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率、吹灰器投入率、煤粉细度、启动耗油量、稳燃耗油量等。5.3.3汽轮机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热耗率、汽轮机主蒸汽压力、汽轮机主蒸汽温度、汽轮机再热蒸汽温度、最终给水温度、加热器端差、高压加热器投入率、凝汽器真空度、真空系统严密性、凝汽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度、胶球清洗装置投入率、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等。5.3.4节电指标:包括厂用电指标:磨煤机耗电率、送风机耗电率、引风机耗电率、一次风机耗电率、循环水泵耗电率、凝结水泵耗电率、电动给水泵耗电率、公用系统耗电率、除灰除尘耗电率、输煤耗电率、供水耗电率、脱
14、硫耗电率等5.3.5节水指标:包括机组补水率、全厂复用水率、汽水损失率、化学自用水率、灰水比、循环水浓缩倍率、工业水回收率等。5.3.6其他指标:酸碱耗、补氢率、磨煤钢耗、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入炉煤煤质合格率、检斤率、检质率、配煤合格率、煤场损耗、入厂煤质量、入炉煤皮带秤校核合格率、入炉煤采样设备投入率、入炉煤采制化检测率。5.4 总体管理要求5.4.1节能技术监督是电力工业节能工作的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电力基建和生产全过程,按分阶段、分级管理原则,实行节能监督责任制。5.4.2通过对耗能设备及系统在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阶段的节能技术监督,使其电、煤、油、汽、水等消耗达到最
15、佳水平。5.4.3按照GB/T21369-200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配齐煤、油、汽、气、水、电计量表计。对全部能源计量器具应建立检定及校验、使用和维护制度,并设有相应的设备档案台帐。5.4.4 节能技术监督指标实行奖惩制度,依靠生产管理机构,开展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节能管理,逐项落实节能规划和计划,将各项经济指标依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开展单项经济指标的考核,以单项经济指标来保证综合经济指标的完成。5.4.5全面落实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经济运行指导意见,在保证现有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通过精心维护、科学调控以及必要的技术改造,充分挖掘管理、设备的潜力,优化机组运行
16、方式,提高机组运行水平,实现节能降耗。5.4.6开展能耗指标对标工作,把实际完成值同设计值、历史最好水平以及国内外同类型机组最好水平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如设备和运行条件发生变化,则要重新核定综合经济指标水平。5.4.7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设备和系统的能源消耗。5.5全过程管理5.5.1节能基础管理5.5.1.1计划经营部做好能源消耗的统计工作,并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5.5.1.2维护分场应根据国家计量法和计量工作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的选型、精确度、测量范围和数量应能满足能源管理的需要,并建立校验、使
17、用和维护制度。5.5.1.3生产技术部计量专工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能源计量器具的工作。并定期向厂节能领导小组报告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及使用情况。5.5.1.4生产技术部协助计划经营部制定各种能源消耗标准:发电标准煤耗率、供电标准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水耗率、补水率、燃油消耗、各种动力、电力设备的用油消耗标准,总经办应会同计划经营部制定各种机动车辆用油标准,并承包落实到各有关部门。5.5.1.5计划经营部应制定出第4.3.3条节能监督指标的考核标准,按月度下达到各分管部门。5.5.1.6各部门应把各种能耗定额分解落实到班组、机组,建立能源使用责任制进行考核与经济责任挂钩。5.5.1.7非生产用能必须
18、与生产用能严格分开,物业管理部要加强对生活用能的管理,定期对非生产用能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对非生产用电、用汽、用水抄表计量,建立原始记录,并抄报计划经营部备案。5.5.1.8节能管理专职人会同计划、统计人员进行能耗分析,开展能量平衡工作,每月在厂节能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召开一次厂级节能分析会,总结经验,布置工作。5.6运行节能监督5.6.1燃煤储存应按品种分类存放,烧旧存新,保持合理库存量,做好防风、防雨、防自燃等措施,保持储存中量、质损耗在规定的范围内。5.6.2燃煤供应入炉应按掺烧掺配方案进行,要根据煤场存煤品种特性和结构,采用最佳掺配方案,保证入炉煤质符合锅炉要求。5.6.3 当
19、煤质变化较大或燃用新煤种时,应根据不同煤质及锅炉设备特性,研究确定掺烧方式和掺烧配比,及时进行燃烧调整,使机组蒸汽参数保持经济值,减少过热器与再热器减温水的投入量。5.6.4各机组之间的负荷分配应按根据试验制定的等微增分配方案进行,效率较高的机组先带、多带负荷,效率较低的机组后带、少带负荷。机组经过大修、改造等效率变化较大时,应重新修订等微增分配方案。5.6.5机组的节能经济运行应以整台机组的效率最佳为目标,应以机组优化管理系统为指导。机组各项运行参数的监视调整应以机组优化管理系统的在线实时基准值为标准,在不同的工况下保持机组各项参数在相应的最佳值经济运行。5.6.6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汽
20、机真空:1) 根据循环水温度的变化和凝汽器真空情况,合理确定循环水泵运行方式(泵高低速运行或大小泵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循环水泵的节能潜力。2) 严格真空严密性试验制度,每月进行一次真空严密性试验。当真空下降速度大于0.27kPa/min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3) 加强凝汽器胶球清洗,确保胶球清洗装置处于良好状态,投入率达到98%;坚持每天胶球清洗装置投运时间不少于6小时,胶球收球率大于95%;必要时进行凝汽器半边清洗。4) 在凝汽器管束相对清洁和真空严密性良好的状况下,计算绘制不同循环水温度条件下的机组出力与端差关系曲线,作为运行监督的依据。5) 采取一定措施,保持冷却塔工作正常。保证
21、循环水质,杜绝冷却塔在运行中或停机时溢水。6) 严格执行高加运行规程,高压加热器启停时应按规定控制温度变化速率,防止温度急剧变化。维持正常水位,保持高压加热器旁路阀门的严密性,使给水温度达到相应值。要注意各级加热器端差和相应抽汽的充分利用,使回热系统保持最经济的运行方式。5.6.7按规程要求,坚持锅炉受热面定期吹灰制度,确保受热面的相对清洁,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5.6.8加强化学监督,做好水处理工作,加强直流锅炉冷、热态冲洗,防止锅炉和凝汽器、加热器等受热面以及汽轮机通流部分发生腐蚀、结垢。5.6.9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机组启停过程中的汽水损失。1) 机组大小修开停机,软化水全
22、部回收。2) 机组大小修开机,可采用凝结水输送泵、前置泵、汽动给水泵上水等方式,将电动给水泵上水方式作为备用。5.6.10锅炉停炉,及时停用相应辅助设备,减少水、电的浪费。5.6.11做好“耗差分析”和小指标竞赛活动,促进运行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5.7技术经济指标监督5.7.1综合经济技术指标5.7.1.1供电煤耗率。供电标准煤耗率是指火力发电厂(或机组)每向电网(用户)提供1kWh的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g/kWh。应按照实际入炉煤量和入炉煤机械取样分析的低位发热量正平衡计算供电煤耗率。当以入厂煤和煤场盘煤计算的煤耗率和以入炉煤计算的煤耗率偏差达到1.0%时,应及时查找原因。煤耗率应定期
23、采用反平衡法校核。5.7.1.2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率是指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的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百分比,单位。纯发电用电量主要由锅炉侧的引风机、送风机、制粉系统、一次风机,汽轮机侧的电动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以及除灰系统、输煤系统、供水系统、脱硫系统以及网上购电等用电量组成,约占全厂综合厂用电量的90%左右。5.7.1.3发电水耗率。发电水耗率是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新鲜水量,单位为kg/kWh。全厂发电水耗率指标控制范围:2.12.88m3/MWh,力求降至下限。5.7.2锅炉经济技术指标:5.7.2.1锅炉热效率。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法有两种:输入输出热量法(正平衡法)和热损失法(反平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电厂 节能 技术标准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