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井须知(改编)(共47页).doc





《入井须知(改编)(共4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井须知(改编)(共47页).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六章 入井须知作为一名从事煤矿工作的新工人,除了学习和熟悉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入井前必备的安全常识。第一课 安全第一要牢记 珍惜生命最重要 咱们煤矿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它的作业环境差,经常受到瓦斯、水、火、粉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安全生产是咱们煤矿的第一重要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明确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是国家的主人,这和旧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旧社会,反动统治者只顾压榨劳动人民的血汗,完全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煤矿的条件就更差了,事故不
2、断发生。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用大量的资金改善安全生产的条件,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全第一的方针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政府和企业把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煤矿职工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我们每个煤矿职工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主人翁态度,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当生产中出现不安全因素的时候,就要暂时停止生产,把不安全因素排除后再生产。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决不能怕麻烦、图省事、马虎凑合。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煤矿的各种规程办事,不能想么干就怎
3、么干,严禁违章作业。此外,还要努力学习煤矿基本知识,练就过硬的生产本领,提高自己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能力。 安全第一是强调安全、突出安全、安全优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求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和职工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生产与安全发生了矛盾的时候,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努力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营的各项指标。安全第一是衡量煤矿安全的硬性指标,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声产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要不断地查找隐患,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
4、的事前控制措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虽然在生产经营中还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但只要思想重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运用安全原理和方法,预防措施得当,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可以大为减少。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关系。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很难落实;坚持安全第一,才能自觉地或科学地预防,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只有坚持预防为主,才能减少事故、消灭隐患,才能做到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贯彻落实好这个方针,对于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科学管理、搞好安全,促进生产和效益的提高,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重大的意义。 第
5、二课 安全技术先学会 三大规程要知晓 新入矿的井下作业职工(包括合同工、农协工、轮换工等) , 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这是必不可少的。培训的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包括一定时间的急救知识教育和井下参观、现场实习,熟悉和了解在井下工作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新工人培训并考试合格后,还要随同有经验的老工人一起工作四个月,继续学习本工种的安全操作技术,然后经再次考核合格后,证明完全掌握了本工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后,才能在井下独立工作。如果要是换了工种,或者从这个矿井调到那个矿井去工作的话,在担任新工作以前,都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新环境并学习有关的安全知识。煤矿生产是
6、地下作业,在生产中,经常会遇到地质条件和生产环境的变化,会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也会遇到机电、运输及其他安全问题。有人认为煤矿生产是粗拉活,其实,煤矿生产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每个煤矿职工都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掌握井下瓦斯、粉尘、水、火、顶板等自然规律和防止各种灾害的技能,对井下自然灾害客观规律的认识、预防和能动的改造,以致最终战胜自然灾害、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这对于每一名矿工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习安全技术就成为每个井下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培训期间,主要学习矿山三大法规(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三大规程、 煤矿安全技术知识及矿纪矿规
7、等有关规章制度。了解本矿的矿井概况以及矿井发生事故时的避灾路线,熟悉矿井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提高抗灾能力和自我保安意识。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 和 技术操作规程 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法规,是煤炭工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家有关矿山安全法规的具体规定,是必须遵守的准则。人人都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三大规程,像对待国家其他法规一样,自觉地严格地遵守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章作业。同时还要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如果有人不遵守纪律,不执行规程,就应该批评和制止。不听劝阻造成后果的,就该追究当事人或事故责任者的责任。 在这里说说煤矿安全规程。这个规程是
8、2001年 /2005/1/1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的,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规程以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及原有的煤矿安全规程、小煤矿安全规程、露天煤矿安全规程为依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导向,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具有权威科学、实用、全面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是煤矿必须遵守的规程。 规程共有四编751条。第一编总则,规定煤矿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章程、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第二编井工部分。规定开采、“一通三防”管理、提升运输、机电管理,以及爆破作业涉
9、及的安全生产行为标准。第三编是露天开采部分。第四编 职业危害,规定必须作好职业危害的预防与管理工作和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工作。该规程,是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方面最全面、最具体、最权威的一部基本规程,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化。作业规程和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订的规程。我们在生产中必须按照规程作业和操作,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和生产的质量。这三个规程是我们安全生产的护身符,必须认真执行。工人在每天入井前,要开好班前会,认真听取区(队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布置的任务以及所传达的各项安全措施和作业规程及操作规程。 入井前,还要认真想一想,自己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预防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入井前,还应认真检查
10、一遍,劳保用品是否带齐,工作中该使用的大、小工具是否带全,不要遗忘在井上,以免影响工作。锋利的工具,应套上防护套或装入工具箱内,以防伤人或伤己。 新入井的工人,还应与老工人签定师徒合同,要虚心向老工人学习。因为老工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力和骨干,他们有着丰富的安全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是青年工人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好老师,要听从他们的指挥。在没有得到老工人的许可前,不要擅自在井下单独行动。同时,还必须虚心接受安监人员的检查和意见,并按他们提出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见去改进工作。对于不接受安全监察人员的意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者, 规程第五条规定: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
11、,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第三课 下井之前准备好 事无巨细都重要 人井前的注意事项(1)每个人在入井前,一定要吃饱睡好,这样可以体力充沛,精神集中。(2)人井之前,绝对不能喝酒。喝了酒以后,人往往会神志昏沉,精神不集中,乘车、工作时就容易出现差错,甚至酿成事故。所以,入井前喝了酒的人是不准下井的。 (3)严禁携带引火物品入井,如香烟、火柴、打火机等。口袋里装的香烟、火柴或者其他引火物品,下井前都要取出来,不能带到井下。因为在井下吸烟能引起矿井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有的矿井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井下是绝对禁止吸烟
12、的。(4)入井前要穿好工作服、胶靴,脖子上围条毛巾。工作服和鞋袜要穿着整齐利索,袖口扎好,不可袒胸露背,也不要把衣服披在肩上,防止被转动着的机器缠咬而发生意外事故;胶靴不能破漏,它既可防止煤渣或水进入靴内,又可防止人体触电;脖子上围条毛巾既可擦汗,又可避免煤(肝)渣 掉落到衣服里面去,在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时,若无自救器还可用它沾湿水捂住口鼻逃生。如果工作地点有淋水或使用湿式钻眼和洒水防尘,还应穿好雨衣,防止淋湿着凉及患病。 (5)每一入井人员必须要戴安全帽和矿灯,并且随身携带好自救器,方可入井。因为安全帽是矿工安全的首要保障; 矿灯是煤矿工人的眼睛,每个下井的人都要佩带一盏矿灯。不戴矿灯的人是
13、不准下井的。自救器是矿井一旦发生事故时矿工的救命器。 入井的人要了解和熟悉发生事故时的自救措施。 (6)工作中要用的小工具,入井前都要检查一遍,是否带全,不要忘在井上,以免影响工作。锋利的工具,要套上防护套,防备伤人。规程关于新工人入井前的有关规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条款 要求,新工人入井前的有关规定主要有: (1)新进矿山的井下作业职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考试合格后,必须在有安全工作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工作满4个月,然后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 (2)新进露天矿的职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对调
14、换工种和采用新工艺作业的人员,必须重新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接受在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小时。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期间,矿山企业应当支付工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应当记录存档。 (5)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 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6)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规程的这条明文规定,是对入井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制度。 其要点有三: (1)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携带矿灯,是煤矿井下工作所 必须、也是最起码的常识。每一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这一 规定是国内
15、外煤矿生产中许多血的教训所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国内外一些重大恶性事故充分证明了这一规定的必要性。 (2)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火源是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主要条件之一。据统计,由于井下吸烟而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约占30% 左右。因此,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人井,是保证矿井和人身 安全的必要措施。 井下工作环境比较复杂,要求作业人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喝酒后,由于酒中乙醇的作用,使人精神昏沉,反应迟钝,或者引起情绪冲动,盲目蛮干,这是事故的潜在隐患。因此,入井人员入井前严禁喝酒。 化纤衣服,是指用合成纤维纺织而成的衣料制品。由于化纤
16、衣料绝缘电阻大,当它和人体或衣料之间发生摩擦时,就可能产生静电,其放电能量可达0.4mJ。而静电点燃8.5%的瓦斯空气混合物只需O.32mJ,点燃20%的氢气空气混合物只需0.013mJ。因 此,如果穿化纤衣服下井,遇到工作地点瓦斯浓度超限或在井下充电硐室内工作,就可能引起瓦斯、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另外,化纤衣服易燃,万一发生火灾,还会使穿化纤衣服的人员立即被灼伤皮肤,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规程专门规定,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 (3)入井检身和人员清点制度。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实行这两种制度的 目的,是对入井人员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及督促和检查,以便于当井下发生意
17、外事故时,矿工能及时得到救援。矿灯1、矿灯的作用及结构:矿灯是入井人员必须携带的照明工具,它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安全生产和改善劳动条件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称为矿工的眼睛。 矿灯有各种类型,以携带方式来分有手提灯和头灯(或称帽 灯)两种。头灯对井下工作的矿工携带最为方便。我国煤矿井下目前使用的矿灯有酸性矿灯、碱性矿灯、镍氢电源矿灯、锂电源矿灯等,酸性矿灯使用较为普遍。如KSB-8型矿用安全帽灯,它是一种以铅酸蓄电池为电源的井下便携式矿灯。 其额定电压为4V;额定容量为8Ah,连续工作时间11小时。其结构主要有蓄电池(简称电池)、灯线和灯头三部分组成。电池由外护盒体和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
18、等构成;灯线由两芯多股铜 导线橡套电缆构成,用以连接灯头与电池;灯头由灯头壳和灯头圈、灯面玻璃、灯泡、灯锁、开关及帽钩等构成。灯头内还设有自动断电装置,当灯泡或灯面玻璃被击碎时,能自动断电,保证井下使用安全。矿灯外形如图6-1所示。 图6-1 KSB-8型酸性矿灯2、矿灯检查 规程规定发出的矿灯,最低应能连续正常使用11小 时。入井人员从灯房领到矿灯后,应做如下检查: (1)电池盒体上是否有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MA字样和 统一编号。 (2)电池盒体有无破裂或透气盖处有无漏液现象。 (3)灯线有无破损,灯线与电池和灯头连接是否牢固,灯线两端出、入口处密封是否良好,灯线长度应在1m以上。 (4)灯
19、头圈是否松动,灯头壳体有无破损,灯面玻璃有无破裂。 (5)灯头上的开关是否完好可靠。 (6)灯锁是否锁好,有无松动。 (7)灯光是否明亮。 若检查发现上述问题时,应要求灯房人员进行修复或更换。 3、矿灯使用及其使用中的安全事项 每个入井人员必须佩戴一盏完好的矿灯,否则不准入井。矿灯应集中统一管理。我国煤矿普遍采用账、灯、人三对照的 矿灯管理模式,对使用矿灯的人员必须登记造册,建立发放台账,对矿灯进行统一编号,实行专人专灯。这样,可有效地防止矿灯的混乱管理及丢失,制止迟交、不交矿灯的现象,便于维修充电,保证矿灯完好;也便于掌握全矿各个班次的入井人数,当矿井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及时清查人员,掌握去向
20、,及时采取救援 措施。 矿灯是特殊型的电气防爆产品,加上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 要求每个入井人员,在使用矿灯过程中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入井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凭灯牌到固定窗口领灯和交灯。 (2)领到矿灯后,要检查矿灯是否完好,若发现问题应要求 灯房人员及时修复或更换。 (3)经检查确无问题后,入井前要把矿灯佩戴好,不要提在手里,灯盒用皮带串好扎在腰间,灯头帽钩插在安全帽上。 (4)入井人员要爱护矿灯,严禁在井下随意拆卸、敲打、撞击矿灯,以免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事故。 (5)不得手提灯线甩动灯头,以免损坏灯线。 (6)矿灯必须装有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高瓦斯矿井应装有短路保护器。 (7)
21、禁止用矿灯的电池代替放炮器放炮。 (8)升井后必须立即将矿灯交回灯房,以便及时充电。如因工作需要连班时,必须换灯。 (9)使用中如果发生故障,交灯时应主动向灯房人员说明。(10)使用固定矿灯的人员,不得随意和他人互换矿灯。 (11)交回的矿灯应保持完好、无损伤。 入井人员除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上安全事项外,还应自觉遵守规程有关规定和矿灯管理制度,爱护好矿灯,正确使用好 矿灯,以保证矿灯的使用周期,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 第四课 井下行走须留心 防灾路线要记牢 乘罐乘车下井去 乘坐规矩要知道 一、井下信号 足球场上的哨声可判定比赛双方的球权,公路上的红绿灯可指挥车辆的行走或停止,课堂的铃声可决定学生
22、上课还是下课。具有这些特定指令的声音和色光信息叫做信号。 矿井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设有用声光表示的工作信号或危险警告信号。所以信号是保证工作联系和安全生产所必须的手段。 矿井的各种信号有着具体的规定和指令。矿井的提升运输信号基本用的是电铃声和红绿灯作指示。红灯表示危险信号,看到红灯车辆要停止开动,行走的人员要止步等待。绿灯表示安全,车辆可以通过,人员可在人行道上行走。电铃的不同声音或声音次数表示不同的指令信号。井底要求提升人员时,井底信号工必须先向井口发出要求信号,得到井口回应后,井底信号工才准许人员进入,必要时也可用通讯工具代替信号联系。这都是正常工作方式变动的联络信号。还有安全警告信号。发
23、生事故的灾害信号。如甲烧传感监测系统,在工作点监测出甲烧超限时的警报信号;放炮员在放炮前用口哨发出的预告信号;所有在甲烧超限区域内或在放炮区域内的人,听到或看到这些预告信号后,都必须停止工作,自动迅速躲避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只有听到危险解除信号后,方可从安全地点走出。 每个入井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本矿规定的各种信号指示意义。在入井乘罐、乘坐人车时,在水平大巷或斜巷行走时,在工作地点工作时,都要时时注意信号,听从信号指挥。不可粗心鲁莽行事,否则就会发生危险,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 信号设备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装置。信号的完好,发送的正确与错误,关系着每一位井下作业人员的切身安全和正常的矿井生产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须知 改编 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