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激励体系应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共12页).doc
《构建激励体系应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激励体系应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构建激励体系应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对公有制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思考摘要:收入分配是企业激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既包括直接的工资分配,也包括员工的福利保险待遇、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等内容。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很多,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对于实现有效激励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以阐述公有制企业分配特点为基础,根据过程型激励理论,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论证了公有制企业在构建激励体系时必须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并通过分析影响员工收入分配缺乏公平感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目标、原则、主要途径。关键词:公有制、按劳分配 激励 收入分配 分配
2、公平 效益效率 分配制度前言: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管理,如何构建激励体系、搞好对人的管理,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始终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功能。收入分配能极大地影响企业员工行为、态度取向、工作绩效等,是涉及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层和一般员工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和谐稳定、生存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从动态上看,员工对分配水平的满意程度及对分配公平性的认同比例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王学力 P3)。实践证明,收入分配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尤其是在公有制企业,要使得收入分配人人满意、皆大欢喜,任何一位高明高超的领导都无法做到。为何员工的工资水
3、平提高,却并未带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为什么管理层精心研究设计的分配方案会让员工不满意,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目标和效果,诸如此类问题均与员工对分配政策和最终分配结果产生的满意度和公平度有关。笔者认为,经营者和管理层在构建企业激励体系时,应着力解决好内部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在坚持按劳分配、效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健全内部分配制度和考核评估机制等途径,实现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保持和激发大多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和长远发展。一、公有制企业分配特点按劳分配是公有制企业收入分配最主要的特点。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具有必然性。公有制
4、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分配必须以此为基本前提。在公有制企业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即社会和集体以人们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者个人收入的来源只能是劳动”。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们向社会提供的,“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这一论述表明,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不是任何人的私人财产,谁也不能凭借它来占有消费品,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从社会领取消费品。其次,“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分工和公平观念决定,按劳分配是合理分配
5、个人收入的唯一选择”。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个人收入只能以其提供的社会劳动为依据”。在生产力没有达到高度发展以前,在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的条件下,不具有实行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本段落加引号部分见 何干强 P115)。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构建激励体系、实现有效激励的基本准则(一)收入分配是企业物质性激励的主体激励主要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迈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它使个人为实现目标而产生的行为处于积极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发
6、挥人的潜能(体力和智力),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一般分为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关心人们的物质利益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激励的基本原则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合理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但应当体现在劳动者拥有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民主权益上,而且最终要保证他们获得与生产效益的的增长相适应的物质利益上”(何干强 115页)。美国马里兰大学Ed.Locke关于激励问题进行了实例研究。他考察了四种激励员工绩效的方法:金钱、目标设置、参与决策、重新设计工作以便给员工更多的挑战和责任。他发现,金钱带来的绩效提高幅度一般是30%,目标设置为16%,参与决策不超过1%,重新设计工作一般提高
7、绩效17%。而且,他所考察的每一项以金钱作为激励方法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员工绩效的提高。由此可推断出,在我们所有比较现代化的激励手段中,金钱无疑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企业收入分配一般包括在岗员工的薪酬(含各种物质奖励);员工福利、保险、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非在岗员工的生活保障制度;投资入股分红等内容。其中工资与奖励构成收入分配的主要构件,属于潜在激励强度最高的物质因素。保险福利、住房公积金等属于“保健因素”,不直接与员工的的个别劳动量或群体劳动量相联系,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缺少它,会挫伤员工积极性,但其激励作用不明显。企业年金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不是绝对的。领导干部
8、的职务消费属于影响激励的因素,它本身对领导干部的激励不起作用,但对职务消费不加以控制,如无节制的公款消费,必然会给其他员工带来分配不公的认识。投资入股分红,使得员工在获得薪酬待遇外,可以从股份中分得企业赚取的利润,可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和助长员工积极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基本判断:物质激励是激励的首要因素;收入分配是企业物质激励的主体,也是激励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构件。(二)有关过程型激励理论要求企业在构建激励体系时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性1、公平理论(美国的亚当斯在1965年正式提出)(1)公平理论公式:个体对自己收入的感受/个体对自己投入的感受=个体对比较对象收入的感受/个体对比较对象投入的感
9、受。(2)公平理论要点。员工会通过对自己工作的投入产出与他人工作的投入产出相比较评价公平的概念,并且他们会根据这个评价调整自己的认知或行为,最后达到公平的状态。当员工通过比较感到公平时,他们一般会设法保持这种状态,相反,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会采取以下六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来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状态,而且员工越觉得不公平,这种改变的动机越强烈。(1)改变自己的投入。(2)改变自己的产出。(3)改变自我认知。(4)改变对其他人的看法。(5)选择另一个不同的参照对象。(6)离开工作场所回转变本职工作。(3)人们对公平理论的评价。该理论启示管理者:(1)组织中的个体需要了解奖励的基础,组织应该透明奖励的规则
10、;(2)人们的行动是以自己的感受为基础的,对于公平的判断能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3)奖励可以是有型的也可以是无型的,让员工“觉得”公平,这是很重要的。2、波特劳勒的激励理论要点(1)对一个事物的效价和期望值的评价将决定人们为之付出努力的程度。即,努力=F(效价期望值)。效价指个人对于某一特定结果的评价的一种量度。期望值是指个体对某个目标能否实现的概率的估计,也可理解为被激励对象对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2)人的努力程度和个人能力、对任务的理解以及环境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决定行为的后果如何,也就是绩效。(3)获得绩效后,可以影响人们再次衡量完成同样事情的期望值。(4)绩效可以引起两种奖励:
11、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内部奖励是无形的,例如成就感、自豪感等;外部奖励是有形的,例如加工资、晋升等。(5)组织的奖励并不一定带来人的满意感,因为员工还要和别人的投入产出比,衡量奖励的公平性。如果认为是公平的,员工将感到满意,否则,就会不满意。(6)满意感将对员工的效价评价起到反馈作用,如果通过努力完成一项任务后,达到绩效、受到奖励并感到满意,将会提高员工对同样任务的绩效评价,反之,则会降低效价评价。解读过程型激励理论,不难得出以下结论:1、只有当公平理论公式的两端相等时,员工才会觉得公平,否则均会产生不公平感。员工的收入可分为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公平公式中的投入包括工作经验、教育程度、专业技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 激励 体系 解决 收入 分配 公平 问题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