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第一章(共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供配电系统第一章(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配电系统第一章(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电力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与联网运行。 2、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结构与运行状态的表述方法;掌握常用电气参量的西文符号及下标的应用。3、掌握电力系统标准电压体系及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4、深刻理解电力负荷;在理解城网的基础上,从技术原理与工程现状两个方面理解供配电系统。 本章教学内容1、电能与电力系统。2、电力系统的表达。3、电力系统的标准电压。4、电力负荷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5、城市电网与供配电系统。 本章重点1、电力系统联网运行特点。2、电力系统标准电压体系的形成与应用。3、城市电网的结构、供配电系统的定义。 本章难点1、参量符号下标
2、的应用。2、系统标称电压与设备额定电压、系统运行电压之间的关系。3、对城网的理解。 本章学习方法建议及参考资料学习方法:1、熟记110kV及以下标准电压,在熟记的基础上理解标准电压体系。2、结合本专业另一门课程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以城网的送电网为界,向上理解输变电系统,向下理解供配电系统,将电力系统的概念具体化。3、参量符号识读常成为学习的障碍,下标表述是难点,应学会区分属性与对象。以变压器额定电压为切入点,掌握多属性、多对象的下标表述方法。参考资料:1、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蓝毓俊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6月2、标准电压(GB156-2007)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1月1.1.1 电力系统结
3、构及各环节功能一、电力系统的结构电力系统由发电、输变电、变配电和用电等四个环节组成,简称“发、输、配、用”四环节,如图1.1.1。电力系统不包含发电机的部分叫做电力网络,简称电网;电力系统连同为发电机提供动力的原动机统称为动力系统。二、电力系统各构成环节功能(1)发电。其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这些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有煤、油等矿物的化学能,水、风、潮汐等流体的机械能,地热资源中的热能,以及核能和太阳能等,这些能量均为自然界自身所蕴藏,我们称之为一次能源,相应地将电能称为二次能源。发电厂一般以其所使用的一次能源特征冠名,如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厂等。(2)输变电。其作用是将电能集中地
4、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一般来说传输的功率大、距离长。因长距离大功率输送电能所产生的损耗较大,一般需要使用比较高的电压,但发电机因制造和运行等方面的原因,输出电压不可能很高,因此必须在传输前将电压升高,这就使得升压变电成为输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统称输变电。(3)变配电。其作用是将集中的电能分配给散布的用户。输变电环节传输来的电能电压一般较高,而用户由于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使用很高的电压,因此需要先将电压降低后再进行分配,统称变配电。(4)用电。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光能、声能等。三、电力系统构成形式的工程背景电力系统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构形式,它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
5、主要缘于以下因素。(1)自然界不存在足量的可控制使用的原生电能,工程实用的电能都是二次能源,发电环节因此是必不可少的。(2)发电厂与用电负荷中心通常相距甚远,输电环节由此产生。或问:为什么不将电厂建在负荷中心呢?这是有原因的。负荷中心通常是大、中城市,水电厂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通常修建在高山峡谷处,这些处所一般都远离大、中城市;火电厂由于环保和燃料运输等原因,很多修建在城市外围或煤矿处(即坑口电站),距大、中城市都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以现有技术来看,长距离输电不可避免。(3)即使在城市、厂矿等负荷中心,负荷一般也是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且类别多样、数量庞大、权属又各有不同,无法将它们集中在一个地点来
6、使用电能,因此必须将电能进行分配。这表明了配电环节的必要性。1.1.2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电能既是电力系统的产品,又是电力系统的消费品。与一般工业产品相比,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最终反映在对系统运行的要求上。(1)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由于电能具有清洁、高效、易转化等突出的优点,使其成为大多数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首选能源,使用上的广泛性决定了电能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特征。电能供应的中断或不足,不仅会产生比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诸多不便、混乱甚至严重的事故和灾难。因此,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很高的可靠性。(2)生产和消费需要实时平衡。以现有的技术,电能尚不能大量存储,因此需要生产与消费同时完成。但电能的
7、消费是由庞大的用户群共同确定的,用电量的大小有一定的随机性,电力系统必须具有应对这种随机性的技术措施。(3)暂态过程非常短暂。所谓暂态,是指电力系统从一种稳定运行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稳定运行状态之间的过渡过程,这种转变一般是由系统的扰动产生的。电力系统对扰动的响应若不及时,常常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电力系统需要有完善的自动控制手段。1.1.3 电力系统联网运行实际的电力系统,一般不只有一个电源,而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电源组成网络,共同服务于所有用户,这就叫电力系统的联网运行。图1.1.3就是一个联网运行的电力系统,图中除了有由电源向负荷供电的单向功率传输通道外,各电源之间还有功率可双向传输
8、的电气通道。联网运行的理论依据可以用两个数学定理来表述,这两个定理分别是大数定理和比例尺定理,它们主要表述的是资源使用效率与服务对象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不作详述。从工程的角度看,联网运行主要有以下好处。(1)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用电负荷并不会一直维持在一个恒定量值,而是随时间变化的,其最大值(峰值)和最小值(谷值)之间有一定的落差,称为峰谷差。为了在峰值时满足供电需求,发电设备必须具有不小于峰值负荷的发电能力,但这些发电能力在负荷非峰值期间就会有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使得设备利用率降低。联网运行,相当于扩大了用户样本数量和分布区域,由于不同类别负荷(如生活照明负荷与生产动力负荷)峰、谷值出现时间不
9、一致,不同地区间负荷峰、谷值出现的时间也可能有差异,使得总的负荷峰谷差趋于减小,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2)优化一次能源的利用。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联网会使总的负荷量值增大,使得采用大容量发电机组成为可能,而大容量发电机组的效率一般要高于小容量机组;另一方面,联网可合理调配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如可充分利用季节优势,在丰水期多发廉价的水电,来减少煤、油等矿产的消耗。(3)提高供电可靠性。联网不仅使发电机的数量增加,而且使可供选择的供电路径增多,系统对发电机或供电回路故障的代偿能力因此提高,供电可靠性更有保障。(4)提高电能质量。由于联网使负荷波动相对减小,以及系统对局部故障的代
10、偿能力增强,使得电压波动、频率稳定性等电能质量指标得到提高。当然,联网运行也并非百利无弊。大电网一旦发生稳定性故障导致系统崩溃,则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区域、一个国家甚至若干个国家停电,产生严重的混乱和巨大的损失。这种事故在国外已多次发生,在我国也曾有发生。1.2.1 对象表达的一般概念一、什么叫对象表达所谓表达研究对象,是指用约定的方式传达出关于对象的有用信息。所谓对象,是指我们所针对的事物,如一台设备、一个系统、一种技术体系等。所谓对象的有用信息,是指我们在研究、设计、制造、运行一个对象时所需要了解的内容。二、对象表达的基本要求(1)规范。所谓规范,就是应该遵守共同的表达规则,就好比语言交流应遵
11、守语法一样。(2)简洁。所谓简洁,就是要尽量减少无关的信息。(3)高效。所谓高效,就是要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例如有选择性地使用图形、语言、图表、模型、公式等,使信息传达更具效率。三、对象表达所涉及的两个方面(1)需要表达的内容,此即目的。(2)所使用的表达形式,此即手段。四、电力系统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1)电力系统的结构,简称结构描述。结构描述是对电力系统固有属性的静态描述。(2)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简称运行状态描述。运行状态描述是对电力系统工作情况的动态描述。五、电力系统常用的表达形式(1)语言表达。通过语言描述系统的属性和(或)状态。(2)图形表达。主要用于结构描述。(3)公式表达。主要
12、用于各参量间相互关系的描述。(4)图表表达。主要用于参量关系的直观描述,或数据的罗列。1.2.2 结构描述结构描述所要表达的信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设备与线缆(或统称元件)设置以及结构参数三大类。一、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 电力系统中,电作为能源通过的部分称为一次系统,对一次系统进行测量、保护、监控的部分称为二次系统。从控制系统的角度看,一次系统相当于受控对象,二次系统相当于控制环节,受控量主要有开关电器的开、合等数字量和电压、功率、频率、发电机功率角等模拟量。以下主要针对一次系统进行讨论。二、一次系统单线结线图 表达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和元件设置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电气图,GB6988-86电气制图和G
13、B4728-85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是关于电气图的两部国家标准。电力系统的单线结线图属于GB6988中简图(diagram)的范畴。所谓简图,是指用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达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联结的一种图。电力系统是三相系统,当我们更关心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而不是具体的电路接线时,就可以用一根线表示三相线路、用图形符号的单线形式表示系统中的设备或设施来构成简图,习惯上将这种简图称为单线结线图,或简称结线,如图1.2.2-1所示。按照所表达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单线结线图又可分为电气结线图和位置结线图两类。1、电气结线图它属于按功能布局的简图,主要表明系统中设备与线路的电
14、气联系,但并不考虑它们的实际位置和几何尺寸,如图1.2.2-2所示。工程上又常将电气结线图称为系统图或网络结线图。2、位置结线图它属于按位置布局的简图,主要表明系统中设备、设施的位置和线路的敷设路径,如图1.2.2-3所示。电气结线图和位置结线图都有不同的表达层次。就电气结线图而言,可以是一个大区域电网的网络结线,也可以是一座变电所的电气主结线,甚至可以是一只配电箱的系统图;就位置结线图而言,可以是区域电网的地理结线图,也可以是一栋建筑的照明或动力配电平面图。三、结构参数 结构参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系统中各元件的电气参数,如额定电压、阻抗等;另一类是非电气参数,如体积、尺寸、重量等,这其中又以
15、系统各元件的位置坐标参数较为重要。位置参数多数时候为二维平面坐标,有时也会有三维空间坐标,如平原上架空线路的路径,是由杆塔的平面坐标确定的,但线路的弧垂(表明架空线路高差的一个参数),就是一个竖直方向上的坐标。1.2.3 运行状态描述一、运行状态及其划分 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存在,电力系统不可能总是运行在我们设定的理想状态。根据系统偏离理想状态的后果,我们可以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如下分类。1、正常运行状态指系统可持续工作,没有中断系统正常工作的迹象显现。应特别说明,正常运行状态并不表明系统处于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例如,发电机轻载并不是最理想的状况,但仍属于正常运行状态。2、不正常运行状态指已有中
16、断系统工作或损坏系统的迹象出现,但还不至于立刻产生后果,系统仍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如过载、小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等。3、故障状态指如不采取措施,系统就会立刻损坏或发生工作中断。如短路,断线等。根据状态的持续性,我们还可将运行状态分为稳态和暂态两大类。请注意,稳态不一定是正常运行状态,暂态也不一定就是故障状态。如系统过载运行就是一种稳态,而发电机功角或励磁电流的调整虽然是暂态过程,但仍属正常运行。二、运行参数1、运行参数与本构参数运行参数与本构参数是相互对应的两类参数,属性不同,但关系紧密。所谓本构参数,是指由对象的结构、材料、尺寸、制造工艺等所决定的反映对象自身特性的参数。我们前面所说的电
17、力系统的结构参数,实际上就是一系列元件本构参数的集合。所谓运行参数,是指对象在工作时某些物理量的实际量值,这些量值关联着对象的工作状态。本构参数与运行参数即使是同一个物理量,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一个本构参数,它是指我们设定的电动机的最佳输出机械功率,通过正确的设计制造,这一参数成为电动机本身的特性;而电动机工作时实际的输出功率,是电动机的一个运行参数,这一参数主要由电动机拖动的对象而非电动机自身决定。一般来说,本构参数和运行参数之间会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现为要求运行参数尽可能趋近本构参数,或者要求将运行参数控制在本构参数所确定的范围之内。2、运行参数与运行状态之间的关
18、系运行参数可以准确地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长期的工程实践发现,运行状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某些运行参数在量值、特征或相互关系上的变化。因此,为了让系统能自动识别自身的运行状态,我们总是给某些参数设置临界点,以作为判断的依据。另外,运行参数不仅只是被动地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些运行参数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1.2.4 表达手段的要素如前所述,语言、图形、公式、图表等是电力系统表达的主要手段,而术语与符号则是以上各种表达手段的要素。一、术语术语是用来表达系统或其组成部分类别、特征、属性、工作状态等的技术词汇。有些术语由相关标准或规范给予了严格定义,有些则是工程界约定
19、俗成的。对于前者,我们在使用时要准确理解其内涵与外延,而对于后者,有时会有模糊的边界,在理解上更应甄别它出现在某一处时的准确含义。如“负载”一词,它既可能指具体的用电设备,也可能指用电功率,还可能指的是设备阻抗,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别其真实含义。二、符号(1)图用符号。用图来描述电力系统时会用到图用图形符号和图用文字符号,这两种符号分别在国标GB4728-85和GB7159-87中有明确规定,其中图用文字符号还可用于其他电气技术文件的编制,我们会在后面陆续介绍。特别说明一下有关相序的表示。我国电工界长期习惯用A、B、C表示三相系统的相序,但GB4728.11-85规定:交流系统电源第1、2
20、、3相分别用L1、L2、L3表示,交流系统设备端第1、2、3相分别用U、V、W表示。本书采用国标表示方法,并且在不特指是电源还是设备端时,统一用U、V、W表示相序。(2)参量符号。当我们用公式或图表来表达参量之间的关系时,会用到参量的符号表示。参量一般均采用西文字符来表示,并遵守国家标准或业界习惯。这里说明一下本书对下标的使用方法。下标一般表示参量的属性或所指的对象,例如U表示电压,加上下标“r”,Ur就表示“额定”电压,这里下标“r”表示了电压U的属性。如果还要表明这是特指电动机M1的额定电压,则可用UrM1表示,下标“M1”表明了Ur所指的对象。我们约定,当有多个下标时,总是表示属性的下标
21、在前,表示对象的下标在后,中间用“”隔开。1.3.1 电压等级划分的工程背景一、电力系统为什么需要不同的电压在三相交流系统中,三相视在功率S与线电压U、线电流I之间的关系为:视在功率S在网络中传输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损耗与网络每相电阻r的关系为:可见,当传输功率S一定时,电网损耗与电压平方成反比。因此,提高电压对减小电网损耗是有效的。电压的升高还会减小电流的量值,对电网载流量的要求相应降低,可节省有色金属的用量,降低投资。但是,电压也并非越高越好。因为电压越高,对绝缘的要求就越高,花费在绝缘上的投资也就越大,会抵消减小网损和节省有色金属用量所带来的经济上的好处。另外,高电压在安全性上的弱点、以及绝
22、缘需要占用更大的空间体积,也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在电能生产、传输、分配、消费等环节,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电压,可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指标。二、为什么要划分电压等级综合来看,对每一给定的传输距离和传输功率,都会对应着一个在技术经济上最为合理的理论电压值,但工程上不容许对电压无限制地任意取值,否则就不可能建立起规范的工程体系,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因此而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将电压划分为有限个电压等级,并对每一个电压等级的电压给予严格的规定,电力系统所使用的电压只能在这些电压等级中选取,以达到标准化的要求并满足工程体系配套的需要,就成为工程实践的必然选择。1.3.2 标准电压及其解读一、标准电压体系简介
23、国家标准GB156-2007标准电压体系主要框架归纳如图1.3.2-1所示。以下重点对系统标称电压UN和设备额定电压Ur进行介绍。二、标准电压规定国家标准标准电压(GB156-2003)中有关标准电压的部分内容如表1.3.2所示。表1.3.2 我国规定的三相交流系统的部分标准电压电力系统标称电压UN /kV用电设备额定电压UrD/kV发电机额定电压UrG/kV变压器额定电压/kV系统平均电压Uav/kV一次绕组Ur1T 二次绕组Ur2T 0.380.380.400.380.400.400.660.660.690.660.690.69333.1533.153.153.33.15666.366.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电 系统 第一章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