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用几何级数法设计代码检验位的方案如下:原代码共4位,从左到右取权值16、8、4、 2;对乘积和以11为模取余作为校验码。试问原代码为6137的校验位应是多少? 1) 6 1 3 7 X 16 8 4 2 96 + 8 + 12 + 14 = 130 2) 130 / 11 = 11 -9 3) 6137的校验位为9 2、 信息:信息是数据通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另一种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的行为有某种影响;信息是加工数据后得到的结果;是帮助人们决策的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某一方面的知识;可以减少人们决策时的不稳定性,增加对外界事物的了解;是以符号形式存在的关于客观世界的
2、认识。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量可能存在很大差别,消除不稳定性程度越大,信息量越大,反之,信息量越小;信息量变小则其度量值为正,反正为负。信息冗余度指为防止噪音的干扰影响而部分或全部地重复信息。信息维度指反映信息在时间、内容、形式或其他方面的属性。信息的特征有客观事实性、可压缩性、可共享性、可识别性、可传输性、生命周期性。信息与数据的差别在于是否对接收者的行为产生影响。3、 知识的概念: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知识的表现形式是信息,对知识处理需要用到信息处理技术,知识的内涵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总结,是对人有用的,不是信息杂乱的关联关系。4、
3、知识的类型:事实型知识(事实型知识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描述,如税收是财政的来源)规则型知识(是将事实型知识以确定的逻辑关系关联起来,如税收减少则财政收入减少)5、 知识的特征:知识的关联有方向性、知识的表示不具有唯一性、知识具有不完全性。6、 系统的概念: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同一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7、 系统的要素:系统环境、边界、输入输出、组成要素、系统结构、接口。8、 系统的类型: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按构成要素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具体系统和抽象系统;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9、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
4、,以计算机为基础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10、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定量化管理(数学)分析方法、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11、 计算机的发展史: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五代是智能计算机。12、 计算机设备:中央处理器(最主要的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的功能是将数据信息以计算机可以接受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中,其设备有键盘、鼠标、图文扫描仪、条形码阅读器、触摸屏、语言输入设备、手写体输入设备、磁盘、ADDA模
5、块),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的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得到的信息转换成人们能够直观理解的形式,其设备有显示器、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绘图仪、语言合成设备与输出设备),其他设备。13、 计算机软件分类: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与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专用应用软件)。14、 计算机运行方式:批处理操作、分时操作、实时操作。15、 数据模型可分为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16、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7、 计算机网络发展: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际上是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开放式标准化
6、网络阶段(它可以与任何其他系统通信而且互相开放。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或称OSI七个模型,并被认为是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18、 计算机网络的经典分类:按计算机网络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局域网(一个有限的范围)、城域网(覆盖几十公里)、广域网(覆盖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19、 计算机的拓扑结构:星形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混合拓扑、网形拓扑。20、 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调制解调器、网卡、中继器、集线器、交换器。21、 局域网特征:主要涉及拓扑结构、传输媒体和媒体访问控制3个技术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22、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基本思想
7、: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采用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方法简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过程,是组织、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一种基本框架。开发过程:将系统开发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几个阶段。开发原理:用户的积极参与、严格按划分的阶段和活动进行系统开发、建立检查点、文档的标准化。优点: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从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质量保证措施完备。缺点:预先定义需求困难;需要大量资源;软件稳定性、可修改性、可重用性较差;该方法文档的编写工作量极大。 适用场合: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
8、过程规范、需求明确的系统;系统规模大,功能与数据关系复杂,开发周期比较长。(目前开发MIS使用最普遍的方法,能较全面支持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2)原型法:信息系统原型就是一个可以实际运行、可以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初始的信息系统。是开发信息系统的一个可执行模型或引导性版本 原型法区别于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特点:是一个经过不断循环、反馈而使系统不断增长与完善的过程。基本思想:利用原始模型辅助系统开发的一种新的方法。开发过程:可行性研究、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建造系统初始原型、用户和开发人员共同评审、修改系统原型、重复评审和修改系统模型、正式开发应用。优点:(1)开发效率高;(2)开发工具先进,与用户
9、交流直观;(3)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4)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5)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缺点:(1)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2)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3)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4)不适合批处理系统适用场地:适合小型、较简单、处理过程比较明确、没有大量运算和逻辑处理过程的系统。(3)面向对象方法(OO法)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面向对象方法直接完成了从对象客体的描述到软件结构的转换,解决了传统结构化方法中可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的不一致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也利于软件的重用和维护。开发过程:系统调
10、查和需求分析、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OOA)、整理问题(OOD)、程序实现(OOP)。 评价:从应用设计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抽象化而且具有较强的相对性;在设计中用以与用户沟通;把数据和操作封装到对象之中;应用程序具有较好的可重用性,易改进、维护、扩充。 适用场合: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不宜用于大型MIS的开发,一般宜于其他开发方法结合使用。23、 合理组织队伍和人员分工:企业高层领导:(组织战略目标与信息系统目标的结合由高层领导把握)项目主管:(主持整个系统开发,确定工作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系统分析员:(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负责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信息系统 期末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