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各理论流派-之认知疗法(共8页).doc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各理论流派-之认知疗法(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各理论流派-之认知疗法(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各理论流派认 知 疗 法一、认知心理学观点n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潮流,并非学派。由于它通过实验证明,认知领会对环境条件、刺激强度 情绪发生、发展和行为方式起调节作用,所以在心理咨询中和治疗中,可以被用来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n S-C-Rn S-刺激n C-认知n R-反应认知影响与健康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加深,健康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在1988年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年会上,与会代表们又为健康补充了新的内容:“健康的定义还必须包括提高道德品质。因此,健康应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后三者为心理卫生的任务。”正是这一健康的新定义,促使
2、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变化,结束了“无病就是健康”的旧观念。理论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逐步重视起了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认知心理学与心理咨询认知: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或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期。同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认知理解对环境条件、刺激强度、情绪发生、发展和行为方式起调节作用,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可被用来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认知过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接受和评价信息的过程;(2)产生应付和处理问题方法的过程;(3)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观点与行为
3、主义心理学观点的不同之处。认知心理学观点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不同,后者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不重要的,是不可探索的“黑箱”;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恰恰是“黑箱”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认知疗法与精神分析比较n 认知疗法乃是针对心理分析疗法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因为在心理分析治疗时,常着重于心理与行为的潜意识和情感症结,而这种潜意识的欲望或情感,往往只是施治者的分析推测,不容易向患者解释,也不容易被患者接受,更不易作为治疗的着眼点来操作。治疗把着眼点放在认知上,它不必管看不到、也抓不到的潜意识,只要更正这些可用语言描述的观念、想法、信念,处理好非功能的“认知”即可。既明显,又
4、具体,易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协作。 三、认知行为治疗内涵n 认知疗法(Congnitive therapy)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医生的任务就是与病人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方法矫正这些认知,使病人的认卸更接近现实和实际,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病人的心理障碍亦逐步好转。 研究发现一些研究资料表明,认知在不良行为的产
5、生过程中可能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对此有人提出只要经过认知矫正就可达到治疗目的。拉什等曾用认知疗法和丙咪嗪治疗41例单相抑郁症门诊病人,分两组比较其疗效,发现治疗12周以后两组病人均有显著缓解,而认知疗法组病人在自我报告和临床量表评分上的改善更为明显;另外,认知疗法组病人对治疗取合作态度者较药物组为多(分别为789,227)。随防6-12月,疗效稳定。 1、心理障碍产生是人的认知而不是不良刺激造成的,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每当人有一种想法并信以为真时,就会伴随出现相应的情绪和行为。2、心理障碍和负性认知(消极、悲观的态度)互相影响,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使症状得以延续。打破恶性循环成为治
6、疗的关键。3、情绪障碍的患者中总能发现若干认知曲解,这些认知曲解正是患者痛苦的直接原因,识别和改变这些认知曲解,就能引起情绪改善。认 知 疗 法认知疗法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而且更重视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 情感 行为三者的和谐。 1.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认知疗法的策略,在于重新构建认知结构,n 贝克也指 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 过
7、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他认为: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以及像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他提出,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体验和反应。 贝克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五种形式: (1)任意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作出结论,如“我是无用的,因为我去买东西时商店已经关门了。
8、” (2)选择性概括仅依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这是一种瞎子摸象式的、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如“单位中有许多不学无术的人在工作,这是我做领导的过错。” (3)过度引伸:或称过度泛化,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伸作出的结论。如“因为我不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我是一个愚蠢的人。”或“因为打碎了一只碗,所以我不是一个好母亲。” (4)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了一次谎,于是认为完全丧失了诚意。” (5)走极端的思维: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病人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
9、世界,没有中间色。如没有被聘为电视播音员,从而就产生:“我感到非常沮丧,因为没有什么地方再会聘用我了;我现在连整理房间的能力也没有了,我成为一个无用的人了。” 2、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艾利斯总结的11种非理性信念,即“B”:1、自己绝对要获得周围人,尤其是周围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2、要求自己是全能的,只有在人生的每个环节都有成就才能体现自 己的价值;3、世界上有许多可憎、可惜、邪恶的坏人,应对他们做严厉
10、的谴责和惩罚;4、当生活出现不如意时,就有大难临头的感觉;5、不愉快的事总是外界造成的,因此人是无法克服痛苦和捆扰的;6、人生充满困难与压力,因此要设法逃避现实;7、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应高度警惕,时刻关注,随时准备其发生;8、一个人以往的经验决定现在的行为,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9、人必须依靠他人,特别是远比自己强的人,这样生活才会好些;10、十分投入地关心他人,为他人的问题伤心难过;11、人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应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一旦不能如此,便会痛苦一生。*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demandingness)-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一事情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如“必须”、
11、“应该”等。2、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如“一无是处”、“废物”等。3、糟糕至极(awfulizing)-认为如果一件事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如“糟透了”、“坏极了”等。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治疗 理论 流派 认知 疗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