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展板-宣传资料(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食品安全-展板-宣传资料(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展板-宣传资料(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怎样鉴别奶类食品奶类及其制品是老弱妇孺和病人比较理想的食品,但是极易腐败变质。鉴别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质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鲜奶:正常感官性状呈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均匀混悬液体,无凝块、无杂质,有微甜和鲜奶独特的芳香气味。如果发现奶的颜色变灰、变黄或红色,有酸味,出现凝块或沉淀时,说明奶已经变坏了,不能饮用。奶粉:正常感官性状应为淡黄色、粉状,颗粒较小并均匀一致,无结快和异味。选购奶粉时,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因为不严密时,奶粉容易潮解。另外要注意保质期,过期奶粉,其卫生质量没有保证。酸牛奶:正常的酸牛奶,其颜色与鲜奶一样,凝块流密、结实、均匀,有清香纯正的乳酸气味,无气
2、泡。当奶的色、味发生改变,凝块溶化,有大量乳清析出时,说明奶已经变质,应废弃,不能饮用。甜炼乳及淡炼乳:正常的甜炼乳和淡炼乳为均匀的淡黄色,味香甜,倒出时,乳液呈线状或带状流下。如果发现有凝块、霉斑、脂肪上浮和异味,说明其卫生质量不良,不能食用。二、新鲜猪肉巧鉴别鉴别肉的新鲜与否需要“望、闻、问、切”:外观鉴别新鲜猪肉表面有一层微干的外膜,呈淡红色,有光泽,切断面稍湿,不粘手,肉汁透明;次鲜猪肉表面呈暗灰色,无光泽,切断面色泽稍逊于新鲜猪肉,有粘性,肉汁混浊;变质猪肉表面外膜极度干爆或粘手,呈灰色或淡绿色,很粘,肉汁严重混浊。带皮的肉上有蓝色的检疫印花。气味鉴别新鲜猪肉气味正常,次鲜猪肉表面能
3、嗅到轻微氨味、酸味或酸霉味,但在肉的深层没有这些气味,而变质猪肉无论是表面还是深层均有腐臭气味。弹性鉴别新鲜猪肉用手指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肉面无粘液感,变质猪肉指压后凹陷不能复原,有时手指还能把肉刺穿,手摸有明显粘液感。三、怎样鉴别地沟油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油为无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油中,油才会带色;看沉淀物,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更
4、不能买。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啪”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四、食品安全黄金定律食品安全黄金定律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为确保食品安全于1989年提出的十条黄金定律。内容是: 1、食物煮好后应立即吃掉,因许多有害细菌在常温下
5、可能大量繁殖扩散,故食用已放置4-5小时的熟食最危险。 2、食物必须煮熟烧透后再食用,家禽、肉类、牛奶尤应如此,熟透指食物的所有部位至少达到70。3、应选择已加工处理过的食品,如消毒的牛奶或用紫外线照射的家禽。4、熟食应在接近或高于60的高温、接近或低于10(包括食物内部)的低温条件下保存。 5、存放过的食物必须重新加热70后再食用。 6、生食和熟食应当用不同的切板和刀加工,分别盛放。 7、保持厨房清洁,烹饪用具、餐具均应当用干净布揩拭干净,揩布不应超过一天,下次使用前必须在沸水中煮过。8、处理食品前应先洗手,便后、为婴儿换尿布后尤应洗手;手上如有伤口,应先用绷带包好伤口后再加工食品。 9、不
6、要让昆虫、兔、鼠等动物接触食品,因为动物大都带有致病微生物。 10、饮用水和食品用水应纯洁,若怀疑谁不干净,应作煮沸或消毒处理。五、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五大要点”(1)保持清洁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便后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为什么? 多数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但泥土和水中以及动物和人体身上常常可找到许多危险的微生物。手上、抹布和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携带这些微生物,稍经接触即可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 (2)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 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
7、和切肉板。 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为什么? 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禽和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含有危险的微生物,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 (3)烧熟煮透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 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最好使用温度计。 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为什么? 适当烹调可杀死几乎所有危险的微生物。研究表明,烹调食物达到70的温度可有助于确保安全食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馅、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禽类。 (4)注意存放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8、。 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温度(60以上)。 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为什么? 如果以室温储存食品,微生物可迅速繁殖。当温度保持在5以下或60以上,可使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有些危险的微生物在5以下仍能生长。 (5)材料安全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如果要生食。 不吃超过保存期的食物。 为什么? 原材料,包括水和冰,可被危险的微生物和化学品污染。受损和霉变的食物中可形成有毒化学物质。谨慎地选择原材料并采取简单的措施如清洗去皮,可减少危险。 六、夏季食品卫生安全小常识1、选择食用安
9、全的食品:在选购、消费食品时,要注意选择持有有效证照的饭店和食品商店,查看定型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的标签是否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在选购熟食卤菜、凉菜时要注意其防蝇防尘设施是否齐全,存放条件和存放容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2、烹调食品要烧熟煮透:未经烧煮的食品通常带有致病菌,只有彻底烹调才能杀灭各种病原体。四季豆、豆浆因分别含有红细胞凝集素、皂甙,要彻底加热煮熟。3、立即食用煮好的食物:食用煮后在常温下存放4-5小时的食物是极不安全的,因为烹调好的食物冷却到室温时,微生物就开始繁殖,繁殖到一定数量或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可致进食者中毒。4、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烹调操作时刀、砧板等食品用
10、工具及盛装食品的容器要生熟分开,冰箱内存放食品时注意不要生熟混放。5、彻底再加热熟食品:隔顿、隔夜的食物如存放于冰箱内,食用前须彻底再加热,这样可以杀灭储存时增殖的微生物,但如发现熟食品变质时,则应弃去,因为一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靠加热是消除不了的。6、厨房保持清洁:用来制备食品的工具、用具必须清洁,洗碗池定期清洁消毒,接触厨房用具的抹布每天消毒晾干,餐具清洗消毒后应注意保洁。7、避免苍蝇、蟑螂等昆虫接触食物:最好的保护措施是将食品储存于密闭容器中,以免上述害虫将致病微生物带到食物上。8、安全食用蔬菜:食用蔬菜坚持采用“一洗、二浸、三烫、四冲”的方法,以去除残留于蔬菜中的农药。9、外出旅游的消费
11、者由于身体劳累,其机体免疫力和消化功能都会有所下降,就餐时应注意合理营养,荤素搭配,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将胃肠道疾病混同于食物中毒。七、如何判别伪劣食品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安全 展板 宣传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