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案(共4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共4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教案(共47页).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案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人教版实验目的 学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器材 注射器或滴管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量筒盛有清水的浅盘痱子粉玻璃板坐标纸实验原理 如果分子直径为d,油滴体积是V,油膜面积为S,则d=VS,测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测出油膜的面积S,估算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实验步骤1.用注射器或滴管将老师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如1mL)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然后再按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2.往边长约为30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
2、深的水,待水稳定后,将适量痱子粉均匀地洒在水面上.3.用注射器或滴管将老师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一滴,形成如图11所示的形状,待油酸薄膜的性状稳定后,将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注意玻璃板不能与油膜接触)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在玻璃板上. 4.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正确的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S,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cn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出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5.根据纯油酸的体积V和油酸的面积S可计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注意事项:1.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以小于l为宜.2.油酸酒精溶液的液滴要适当多一些.3.每次实验时要让
3、浅盘中的水稳定后再做.4.痱子粉不宜撒得过厚,器具用后要清洗好.实验纪录项目油酸酒精溶液浓度1mL溶液的滴数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一滴油酸的体积油膜面积数值课堂练习1.油酸是一种脂肪酸,它的分子和水分子有很强的_能力,当它浮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时,薄膜中只有一层分子,这样的一层油酸薄膜简称_.如果油酸分子可以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分子的直径.事先测出一滴油酸的体积V,再测出油膜的面积S,就可计算出油膜分子的直径d=_.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_m.2.用注射器或滴管将老师事先配制好的_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如1mL)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_,然后
4、再按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计算出一滴溶液中_的体积V.能力测试:1.实验中为什么要待容器中的水稳定后再进行实验?2.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在10-10m,有位同学的测量结果远大于这个数量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3.根据你的体会,试述做好本实验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或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4.已知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1,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在水中扩展的油膜面积约为186cm2,1Ml油酸溶液约有66滴.试确定油酸分子的大小.作业完成实验报告附:参考资料“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指导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这一学生实验,是要让学生学习一种方法,即用宏观手段来研究微观问题,该实验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因此指导学
5、生做好这个实验是十分有意义的.要做好这个实验,需注意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浓度配制 教材中要求老师事先配制好一定浓度的酒精油酸溶液,并无明确指明要配多大的浓度、而这一浓度大小的选择正是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通过多次试验,我们认为浓度选取1较合适.配制浓度为l的油酸溶液可经两次配制.第一次配制,在100ml量筒中准确地放人96ml无水乙醇,再用5ml量简量入4ml油酸,充分搅拌后,得到4浓度的油酸溶液.第二次配制,取97.5ml的无水乙醇放入另一个100ml量筒中,用5ml量筒准确量入第一次配好的浓度为4的油酸溶液2.5ml,充分搅拌,便得到l的油酸溶液. 通过两次配制,既可减小取液时的相对误差,
6、又可用尽量少的液体配出.较准确浓度的溶液.在配制过程中应注意,(1)小量简量取的溶质要全部放入溶液;(2)充分搅拌;(3)油酸溶液配制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酒精挥发改变浓度.二、粉的厚度 实验中痱子粉的作用是界定油膜大小的边界,痱子粉过厚,油膜不易扩散,使水面的痱子粉开裂,痱子粉太少,油膜边界不清.教材中要求学生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如何“撒”.这是关键,为了让学生撒好痱子粉,可先将痱子粉装入小布袋中,然后拿一细木棒在水面上方轻敲布袋,即可得到均匀的、很薄的一层痱子粉.具体撒多薄的痱子粉,教师要事先试验.心中有数,并指导学生操作.三、点的滴法 实验时,把配好的浓度为1的油酸溶液约(3ml一
7、5ml)分到5ml量筒中,发给各小组,让学生用液管抽取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训练准确、均匀地滴点.在练习之前,教师应示范滴管的拿取姿势,用左手食指、中指挟住滴管的中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摄住滴管的胶头,两手掌靠拢.形成一个稳定的姿势,再把两肘支在桌上,这样可保证滴出每滴溶液时所用的力始终不变,数出的滴数误差就会减小.学生按上述方法操作,记下小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例如lml)时的滴数.接下来把一滴油酸溶液滴入撒好痱子粉的水面中央,这滴油酸溶液立刻伸展为一个80cm2,140cm2左右的以痱子粉为边界的近圆形油膜,边缘是锯齿形,当油膜中的无水乙醇挥发、溶解后.油膜便自动收缩为60cm2120cm
8、2的近圆形油膜.浅盘上盖好玻璃,用彩笔描出油膜边界,用坐标纸量出油膜面积.注意了以上三个问题后,这个实验就不难成功了,实验过程中,另外注意浅盘选深度为5cm左右的圆盘,口径选40cm以上,底色用棕、黑等深色,痱子粉应保证干燥,浅盘中的水应提前放置(静置)10小时以上,滴管往浅盘水面上滴油酸溶液时,滴管口距下面的高度应在1cm之内,当重做实验时,应用大量清水把钱盘及量筒、滴管洗净,有条件的学校如用热水清洗或酒清擦试后再冲洗效果更佳.总之,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对学生认真指导,则可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一定会得到与油酸分子公认值1.1210-9很接近的测量估算值教案实验:测平均速度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
9、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而计时对学生实验技巧要求较高,是难点。三、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有:带滑轨的斜面、小球、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小木块各一个教师准备一套并加一小车。四、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三底端,学生观察,教师提
10、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二)新课教学 1.实验介绍 (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要求学生阅读“实验:测平均速度”一节内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利用v可以求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教师明确: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
11、,需要测量的是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出,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量程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放对、读时、记对.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学生回答,应观察秒表的最小到度、量程和零刻线教师让学生观察秒表,明确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不必信读并介绍秒表的启动、止动、回零等使用方法。带领学生练习用秒表记时,教师将一钢球放于外面顶端,将金属片至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钢球,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钢球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几位学生报数
12、后,教师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用投影片介绍实验步骤。 (3)介绍实验步骤 用小木块支起带滑槽木板的一端,形成斜面,使小球从叙面顶部级下时做变速直线运动。 在斜面上确定小球的初始位置“0”,终点位置B,在OB之间确定中间位置A,让SOA=。用刻度尺量出SOA、SOB,填入表中一位同学将金属片置于B点,并读秒,当数到“0”时,另一位同学从0点处释放小球,同时开始记时,当听到小球与金属片相撞的声音时,立即停止记时,读出时间tOB,填入表中将金属片移至OB中点A处,按上述方法测出小球从顶端级至A处所需时间tOA,填入表中。利用v=了求出小球通过全程sOB的平均速度vOB,通过上半段路程sOA的平均速
13、度vOA,填入表中,并计算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AB的平均速度vAB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OB=TOB=VOB=SOA=TOA=VOA=SAB=sOB-sOA=TAB=TOB-TOA=VAB=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实验完毕,要求学生整理实验器材,摆放回原位. 3.实验结果讨论: 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投影片)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 通过实验求得的vOA、vOB、vAB是否相等? 学生回答:不相等教师指出,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
14、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米秒,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米秒,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让学生计算,将结果与vAB对比,二者是否相等? 学生回答:不相等教师再次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本次实验报告 2做p.21 小实验,测自己的步行速度五、说明 1本节是继“长度测量”之后的第二个学生分组实验,而秒表也是继刻度尺之后需要学生掌握使用方法的又一种测量工具虽然学生经常接触钟表,但多数人对秒表的使用还很陌生,所
15、以教师一方面要注意从刻度尺使用读数向秒表使用读数迁移,使学生对带刻度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应注意带领学生练习,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2实验方案中用钢球代替教师演示时用的小车,是为了延长物体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便于学生测量记录但斜面倾角过小,也会造成钢球加速运动不明显,测出的vOA与算出的vAB担相差不多,教师实验前应注意指导教案实验:长度的测量 人教版1. 基本测量工具和测量数据 (1)游标卡尺的构造:主尺(附有左边的上爪和下爪)副尺,又称游标,(附有右边的上爪和下爪以及深度尺)如图1-28所示。 (2)游标卡尺的使用:外爪可测量工作厚度或外径内爪可测量工作槽宽
16、或内径深度尺可测量工作的深度(3)游标卡尺的原理:常见的游标卡尺有精度为0.1毫米、0.02毫米和0.05毫米三种,无论是哪一种,主尺的最小分度均为1毫米,设游标上一定长度的线段等分为m格,每分度长x毫米,使这线段总长度mx=km-1(主尺上对应的长度),这里k为所取的主尺上对比分度数即毫米数。由此易知游标即每一最小分度真实长度x=(km-1)/m毫米;游标与主尺每错开一格相差x=k-(km-1)/m=1/m当k=1,m=10,x=9毫米,x=0.1毫米;m=50,x=0.98毫米,x=0.02毫米;当k=2,m=20,x=1.95毫米,x=0.05毫米;可见,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是利用游标尺刻
17、线与主尺刻线的微小差异,把微小量的读数积累起来进行对比而读出数字来的。(4)游标卡尺的读数:无零误差时读数法 测量值L=主尺上整的毫米数N加上小于毫米的小数k1/m,即L=N毫米+k1/m,这里k为游标上第k格被主尺上某刻度线对齐的格数。(见表)表游 标 尺 精度(mm) 测量长度L=(主尺)Nmm+k1/m(mm)(游标尺上第K格与主尺上的刻线对齐时)(mm) 总刻度格数 刻度总长度(mm) 每小格与主尺1格(1mm)相差 10 9 0.1 0.1 N(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1k 20 39 0.05 0.05 N(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05k 50 49 0.02 0.02 N(主尺上
18、读的毫米数)+0.02k 如图1-29所示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1毫米,测量值L=25+60.1毫米=25.6毫米。 游标有零误差时读数法 如图1-30所示,在游标卡尺未测物时,一对下爪并拢后,游标的零线在主尺零线的右方,且副尺零线正对准主尺零线右边第3分度,此时读数为-0.3毫米误差;可以设想这是由于游标卡尺下爪凸起或已经夹了0.3毫米厚的物体,所以读数值应减去这个数(零误差)才是测量值,即测量值等于读数值加上负零误差值。如图1-31所示,下爪并拢时,游标零线在主尺零线左侧,此时应把游标第10条刻线作为反向零刻线,零误差为0.1毫米而不是0.9毫米,也可以设想是下爪缺了一块而凹进去,需要0.1
19、毫米物体弥补,零误差为正值。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参考笛卡尔坐标,可能把游标的零点作为x轴的坐标“原点”,主尺零线在“原点”的左方时,零误差为负;主尺零线在“原点”的右方时,零误差为正。有零误差时的记数规则是:(测量值)L=(读数)DA(零误差的绝对值)(5)使用游标卡尺的注意事项:要以适当的压力接触被测物,不可太紧,以防损伤平直度和平行度很高的测脚刀口。 不允许测脏的物体或毛坯工件,不允许被测物夹在测脚间滑动,避免测量面划伤、磨损。 读数时,在测脚夹住被测物后适当旋紧固定螺丝。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尺面并避免强光侧照,以减少偏视误差。 游标卡尺要轻拿轻放,用毕放回木盒中保存,防止尺或测脚碰伤或变形。
20、 (6)测量值的有效数字。 游标卡尺测量物体或下爪张开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时能直接读出最小分度的准确值,有效数字的末位与游标卡尺的精度对齐,不需要估读,也不需要另在有效数字末位补“0”表示游标最小分度值,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精度为0.1毫米、0.02毫米和0.05毫米3种游标卡尺测同一个工件,其长度记作0.10毫米,这个数字末位的“0”,对精度为0.02毫米和0.05毫米的卡尺的读数而言,不是补的“0”,而是这两种卡尺的游标分别与各自的主尺错开5格和2格得到的。对精度为0.1毫米的卡尺而言,这个“0.10毫米”数据后面的“0”是不必要的。2实验条例与点拨 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测
21、量长度。测量一段金属管的长度、内径和外径;测量一个小量筒的深度。实验器材刻度尺,游标卡尺,金属管,小量筒 。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管的长度。每次测量后让金属管绕轴转过45,再测量下一次,共测量四次。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求出平均值。(2)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测量时先在管的一端测量两个方向互相垂直的内径(或外径),再在管的另一段测量两个方向互相垂直的内径(或外径),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分别求出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3)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量筒的深度,共测量四次,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求出平均值。金属管小量筒长度l/mm内径d/mm外径D/mm深度h/mm1234平均值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实验 教案 4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