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2年教师市级培训项目(共11页).doc
《重庆市2012年教师市级培训项目(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2年教师市级培训项目(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重庆市2012年教师市级培训项目(SYWN)(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期培训)培训方案重庆三峡学院2012年6月目 录一、培训对象7二、现状分析7三、培训目标8四、培训内容8五、培训方式9六、培训师资9七、组织管理10八、特色创新12九、经费预算13附件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表14附件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说明15附件三: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师资一览表17附件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员考核表 18附件五:任课专家反馈意见表19附件六:培训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21附件七:学员反馈意见表22附件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员
2、培训管理办法24一、培训对象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优秀班主任二、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思想品德学科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据心理学研究报告,13岁18岁青少年是心理障碍的易发期、初发期和
3、多发期。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检测,发现约32%人有心理异常表现。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不完全合格。而且,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脆弱、自卑、抑郁、孤僻、冷漠、自私、心理失衡、虚荣、嫉妒、惰性、早恋等心理障碍更是不容忽视。由此可见,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今天,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了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可见,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逐步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是非常必
4、要的,而且更具紧迫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了,然而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弊端在于过分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即把没有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健康)。这种传统的“问题”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给教师和学生造成的心理暗示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心理问题。而很多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这样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受“抵制”。还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心理没问题,就会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在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门面工程”“迎检工程”,成为了说起来重要,但做起来后靠的工作。同时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也认为上心理课,就上普及一些心理知识、对学生进行一些个体
5、咨询、做一些专题讲座等,总体来说就是在学校的工作中处理一些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基础教育现在处于重要的发展和改革时期,由以前非常强调普及到现在更加强调提高转变 ;由以前非常注重扩大规模 ,到现在更加强调内涵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是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 年) 特别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申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出了强国必先强教的思想。在教育工作方针中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上是发掘学生自身具有的优势与潜能。老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心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还要发现学生自
6、身正向的力量,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是健康发展的个体,通过美德的发掘、积极品质的培养等途径帮助他们获得或激发积极的力量从而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有生活目标,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环境的控制感。引导学生关爱自己、关爱生活、关爱他人,学会接纳自我、接纳他人,使学生能够面对挫折充满希望,具有对逆境的心理弹性。教育学生利他、善良遵守社会规范,接纳社会,热爱集体,积极对待社会问题,投入社会生活,学会体验幸福生活,即使是面对出现心理困惑和心
7、理问题的中小学生,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的辅导技术激发他们克服问题的信心,在补救和修复伤害的基础上发掘其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力量。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它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 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学问,是关于引导人们懂得如何实现自我、如何幸福生活、如何使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其目标是促使人们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增进幸福感,以造就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具有幸福感的优秀人才。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与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引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理念,运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加强对青少
8、年学生积极心态、积极品质和积极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三、培训目标总体目标:提高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教学设计与实施、个体心理咨询、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自我与他人心理健康维护等方面提高水平,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具体目标:(1)能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掌握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2)能够有效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管理工作;(3)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案例设计并能有效开展教学;(4)掌握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心理咨询中的理论与技术并有效开展个体咨询;(5)掌握积极心理学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技术
9、并能够有效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6)能利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并能够有效实施;(7)提升个人心理成长水平,有效维护自身与他人心理健康。四、培训内容针对以上培训目标的达成,拟开设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2)有效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管理工作;(3)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案例设计并能有效开展教学;(4)利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并能够有效实施;(5)提升个人心理成长水平,有效维护自身与他人心理健康。五、培训方式(一)培训理念:参与式培训参与式培训的目的是使培训者在反思、研究教育实践问题
10、的过程中学习、领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者以工作情境中若干研究主题为线索,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式研讨,并以行家参与、专业引领、合作交流、同伴互助、自我研修、实践反思、参观访谈等方式,组织研训教师融入教育实践,指导研训者将学到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学校实际。(二)具体研训形式1理论讲授与问题研讨专题讲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以转变教育观念、形成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健康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便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课堂实践与课后反思通过启发式的课堂教学进一步领会并实践所学内容,课后通过专家点评、学员自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2012 教师 培训 项目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