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问答题(共3页).doc
《植物地理学问答题(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地理学问答题(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7 大题:5.阐明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及成因。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 据统计,已经知道的我国维管植物有353科3184属27150种。其中蕨类植物52科,占全世界同类科数的80%。在现存的裸子植物11科中,除南洋杉科外,我国均有分布。被子植物291科,占世界同类科数的53.5%。按照我国植物区系所包含的科数,仅次于马来西亚(约45000种)和巴西(约40000种),居世界第三位,由此可见我国植物区系的丰富程度及在世界植物区系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植物区系的丰富程度,还可以从科属的大小和所含种属的多少表现出来,如世界种子植物种含四个万种或万种以上的大科(兰科、菊科、蝶形花科
2、、禾本科)在我国有大量的种类(含千种以上),另有50科在我国含有100-1000种以上,广布全国,是我国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起源古老 我国具有悠久的地质历史和有利于植物生存繁衍的种种条件,致使我国植物区系中含有大量古老的科属,并保存了许多残遗植物。3)地理成分复杂 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属(2980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5种类型。(1)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各类热带成分共约1460多属,约占全国属数51(不包括世界分布属,以下同)。(2)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温带成分 各类温带成分共约930属,约占全国属数32.4,几乎包括了世界温带分布的所有木本属。(3)具有一定比例的古地中海和泛地中
3、海成分(278属)(4)特有属丰富(196属)4)各种地理成分联系广泛,分布交错混杂(1)我国植物区系与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2)各类地理成分在我国境内的分布是相互渗透交错的 各类地理成分在我国境内分布相互交错渗透的现象,说明它们彼此在发生上和地理上的联系。这种交错渗透现象在我国西南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这一地区复杂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生态条件所致。5)特有植物丰富特有单种科:钟萼木科、珙桐科、杜仲科、银杏科等。特有属:257属中国植物区系特征形成的原因:中国植物区系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环境演变历史。中生代与早第三纪时中国大部气候温湿,晚第三纪青藏高原迅速隆起,内陆干旱化加重,气温逐渐
4、下降,但与周围地区之间仍然有密切联系。第四纪冰期中国大部未受北方冰盖影响,只在一些山地与高原发育山地冰川,在一些地方形成古老植物庇护所和新物种的发祥地。南方地区更是基本保持温湿环境。环境条件的多样化,为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区系成分提供了基础。这些特征不仅说明中国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也显示出物种保护,特别是大量濒危珍惜种类的保护任务的迫切性与艰巨性。6.阐明限制因子原理。并比较这些原理之间的异同。 李比希最小因子法则: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因素的营养元素。 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而且生物有机体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
5、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该种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 相同点:耐受性定律与最小因子法则合称为限制因子原理。它们只适用于稳定的环境,而不适用于不稳定状态的环境。不同点:最小因子定律只考虑了因子量过少,而耐受性法则既考虑了因子量的过少,也考虑了因子量的过多; 耐受性定律不仅估计了限制因子量的变化,而且也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问题。生物的耐受性不仅随着种类不同,且在同一种内,耐受性也因为年龄、季节、栖息地的不同而有差异;耐受性定律允许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因子补偿作用。7.光具有什么生态意义?1)太阳的光能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能量的源泉 首先是由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地理学 问答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