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砼浇筑方案(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下砼浇筑方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下砼浇筑方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工程概况重庆秀山泽京.普罗旺斯(一期)工程,位于重庆秀山县中和镇石莲路西侧。总建筑面积约46492.73m2,其中1#、2#、6#楼住宅建筑面积为39588.17m2,商业建筑面积为6904.56m2。本工程1#、2#楼住宅 32层,层高3.0 m,建筑高度96m,6#楼住宅3层,层高3.3m,3.6m,总高度10.5m。1#楼0.000=353.35m,2#楼0.000=353.35m,6#楼0.000=352.35m。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基础为人工挖孔桩、独立柱基、筏板基础、地梁承台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2、1#、2#桩基础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先采用人工将土层开挖完后再用回旋钻机成孔,由于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采用回旋钻机成孔等多方面原因。经过各参建方协商确定,本工程桩基础砼采用水下砼浇筑,每根桩内埋设超声波检测管,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施工单位负责安装。二、编制依据 1、现场实际情况 2、施工图纸 3、机械成孔施工方案 4、国家相关现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三、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放样、定位钻孔机就位支架就位支架对中检查钻进成孔(泥浆制备、泥浆比重检查、置换)复核孔深是否满足设计、地勘要求觉渣置换、泥浆检查钢筋笼、声测管安装下套管砼初灌测量已灌砼深度灌注砼再次测量混凝土深度继续灌注混凝土完成本
3、孔作业下一孔桩放样。四、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法1、导管安装导管应采用直径为25-30cm的钢管,底节长度应不小于4m,中间节23m。配23节0.51.5m的短管,作为调整节。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无明显凹凸,内径一致、其偏差不大于+(-)2mm,接口严密。导管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性试验,拼接时导管底面应均匀放置枕木,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导管内部注水,并利用空压机进行打压,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打压的同时检查导管有无漏水点。如有漏水点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尽快处理。并上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下放过程中保持导管位置居中
4、,轴线顺直,逐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30cm50cm的距离。2、水下混凝土灌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同时对孔内泥浆进行循环。沉渣厚度应满足不大于1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对泥浆进行检测,孔内排出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确保泥浆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上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3、混凝土的首盘量计算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内径为0.25m的钢性导管。钢筋笼安放完成后,及时拼装吊装导管,导管下口距孔底约0.3m左右。首批混凝土灌
5、注导管埋深1m。计算桩基首批混凝土数量:罐采用大储料斗,最小容量可参照下图和下列公式计算。Vd2 h1/4D2 HC/4V首批砼所需数量,m3h1井孔砼面高度达到Hc时,导管内砼柱平衡导管外水(或泥浆)压所需要的高度,即h1Hwrw/rc,mHc灌注首批砼时所需井孔内砼面至孔底的高度,Hc=h2+h3,mHw井孔内砼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mD井孔直径,md导管内径,mrw, rc水泥浆,砼的容重h2导管初次埋深(h2 1m),mh3导管底端至钻孔底间距,约0.3m。4、灌注工作应连续进行,经常用测绳探测钻孔内混凝土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埋深控制在26m范围内,采用吊车提升导管。5、灌注速度
6、宜缓,减少混凝土对钢筋笼的冲击。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6、采用泵送砼,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和易性,一个孔桩做1组混凝土试件,并根据混凝土灌注情况,随机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检查。7、施工中尽量减少拆除导管时间,灌注混凝土工作连续进行,并在拌制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机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就掺入缓凝剂,保证全孔混凝土在首批混凝土初凝前灌完。8、混凝土灌注快达到设计高程时,计算好末盘混凝土数量。 9、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
7、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10、孔桩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单位对孔桩进行超声波检测或抽芯检测,经检测无断桩、夹渣、缩径等现象,各项检测合格后可进行承台施工。(二)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浇筑水下混凝土一般采用水下直导管法施工,它是施工中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对于诱发灌注事故的因素,在施工初期就应彻底的清除。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见的事故有管塞卡堵、堵管、接头渗漏、导管提空、埋管、浇筑串孔等。提前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1、导管塞卡堵(1)原因分析:个别管节受损变形大、管节间橡皮垫圈凸出于内壁或管内残留混凝土
8、渣未清除干净;导管塞的形状或制作材料不当。圆柱形、木制、钢材等硬质材料制作的导管容易卡堵;开始浇筑时未先浇筑砂浆或砂浆中含有碎石也有可能造成卡堵事故。(2)预防措施:下管前对各节导管认真检查,有条件的做落球试验;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如橡胶空心球塞等做导管塞。开始浇筑时先灌注适量的砂浆。(3)处理方法:如果刚开始浇筑即发生导管阻塞,可判断为球塞卡堵,应及时提升导管,上下来回缓慢升降,如仍不下料应立即拆除导管,然后重新下管浇筑。2、埋管(1)原因分析:浇筑时间长,先期浇筑的混凝土流动性变差,影响后期浇筑混凝土的流动和扩散;混凝土拌和物落度较小,和易性差,在导管内结成块;导致堵塞;混凝土拌和物在
9、拌制过程中有超径石子,或混凝土拌和站、运输车内的大结块;在下料过程中因进料口把关不严,进入导管形成堵塞;混凝土初浇时,导管下口距孔底太近,空内泥浆郁积厚,导管塞排不出导管形成堵塞。(2)预防措施:先期浇筑的混凝土适宜加缓凝剂,延缓初凝时间;导管底口距离孔底的高度要适当,一般在0.3m,不能超出0.5m;过低则混凝土排出不畅通;过高不容易满足地一次下料导管埋深要求,甚至造成初灌未封底;浇筑时料斗要严格把管,防止超径石子,团块进入导管;清孔时保证泥浆性能良好;防止清孔后孔底余郁积厚度大,同时也能防止浇筑混凝土面泥浆压力大,增加混凝土下料阻力,影响混凝土扩散;组织好各个环节,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10、(3)处理方法: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堵塞时,应查对下料记录,确认管底位置和埋深;以最大限度上下反复抖动导管,开始提升时不宜过高,不宜向下猛落,以防止引起导管破裂,混凝土离析等问题;若以上方法不行的话,应果断抓紧起拔导管,重新下管浇筑;重新浇筑时,导管底部应该插入混凝土1.0m,同时用小抽筒抽净管内泥浆,并注入适量砂浆。3、堵管(1)原因分析:导管采用传统的法兰盘连结方式或法兰盘挂住钢筋笼;长时间不起拔,埋管过深;浇筑过程中因故停顿时间长,混凝土强度开始增长,混凝土的坍落度偏小,气温较高,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过早。(2)预防措施:先期浇筑的混凝土适宜加缓凝剂;浇筑混凝土严格控制入仓混凝土的质量,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下 浇筑 方案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