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共146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共14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共146页).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年秋季学期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白鹭教学时间:2019年 月 日教学内容:白鹭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7个生字,会写“鹤、宜” 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一课时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
3、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
4、个词语总结出来。(板书:白鹭-外形美)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师总结: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布置作业。一、读拼音,写字词。1.这个xi zi( )里装着一只ku sho( ),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2.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i
5、 h(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二、选词填空。嗜好 爱好1.打篮球是我的( ),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 ),因此身体很不好。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_是_。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_四、“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2.听写词语,订正。精巧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流线型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诗 3.抽查背诵。二
6、、深读课文,体会情感。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重点句子解析。 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板书:精巧的诗 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
7、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8、板书:图画美)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板书:清澄美)师生共同总结:背景-黄昏状态-低飞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9、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2.通读课文。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四、小结。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板书内容:【板书设计】 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外形美 白鹭(精巧的诗)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长喙、脚 (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
10、清田独钓图 文诗)-喜爱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赞美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布置作业: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镶(嵌 倩) 适(宜 以) 白(鹤 贺) (兼 嫌)气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2.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3.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很悠然。( )三、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2.“白鹤太
11、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A比喻 B对比 C拟人 2、落花生教学时间:2019年 月 日教学内容:落花生教学目标:1、认识“榴”等6个这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便”,理解“播种、浇水”等词语。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抓重点的阅读方法。3、通过品味父亲的话和重点句子来把握落花生的品格,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父亲的话和重点句子来把握落花生的品格,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12、,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情(一)字词1、抓住重点的字词1)半亩(m)拼音、吩咐(fnfu)词义(嘱咐;口头指派或命令),课文中指谁吩咐谁、榨(zh)油字形结构、石榴(li)读轻声、便宜多音字、居然字义,学会用词、爱慕字义,课文中是对什么有爱慕之心2)巩固字词。(二)文章1、这一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以落花生为线索,课文讲了“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2、读了课文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二、细读课文明白抓重点的阅读方法运用“比较法”去独立阅读课文。这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学生去“渔”。1、“对照比较”抓重点1)比较详略抓重点(
13、默读方式处理)在课文“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的比较中,老师引导学生看文章的详略,详者为重点。2)比较内容抓重点(分角色读:注重人物对话)在“我们谈”与“父亲谈”的内容比较之中,“父亲谈”的内容更加重要,学生通过比较内容,抓住了重点。3)比较目的抓重点在“赞花生”和“学花生”两点中,再找出最重要的,用前两个方法显然无济于事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看文章的写作目的,于是,“学花生做有用的人”这一最重要的点便抓住了。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每一部分的内容。三、精读课文体会做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1、抓出全文的重点段落。估计: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落花生的品质,有了初步的印象
14、。学生很可能会迅速地抓住全文的重点段落。1)找出重点段落,第10自然段,师生对比,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交流心得:我采用的是理解记忆的方法。这一段父亲的话,分成了两部分。我采用的是一句一句背诵的方法。2)理解帮助。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学生自由读之后填表)位置外表颜色印象花生桃、石榴、苹果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估计:学生会说,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不做像苹果一样的人。探讨为什么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引导学生读父亲接下来所说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们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结合现实
15、情境,讨论注重外表是不是不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桃、石榴、苹果,外表非常美,使人一看便心生爱慕,做这样的人是一种现代人的追求,也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要明白,追求外在美,这没有什么不对的。追问:想做什么样的人?估计:学生要做像桃、石榴、苹果一样有外在美的人。理解文中“我”说的那一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讨论:什么样人,才是有用的人?引导学生理解“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是不对的,这样的人并不是有用的人。只有那些默默奉献的人,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才是有用的人。追问: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估计:学生回答既要做一个讲体面的人,又要做一个对人有好处的人。2
16、、有感情地朗读父亲所说的话,明白做一个有用的人的意义。理解“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四、超越文本引发人生思索1、谈如何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3、桂花雨教学时间:2019年 月 日教学内容:桂花雨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
17、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出示课件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等。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
18、念之情。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5)2.小组交流、讨论。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
19、桂花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生答,师总结板书: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摇桂花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一年四季,香甜生活充满欢乐思桂花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又现故乡桂花情 深埋心中四、作业布置。一、读拼音,写字词。1.我非常喜欢ln hu( ),喜欢它那优雅的外形,幽幽的香气。2.这个卖d bn( )的p po( )非常慈祥。3.你越动,它就chn( )得越紧。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我喜欢的是
20、桂花。(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 )3.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三、用加点的词语造句。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_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听写生字词。桂花 木兰花 台风 糕饼 至少 完整 茶叶 箩筐 婆婆 浸入 尤其 缠着请小组长看小组同学的听写情况并向老师汇报。)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画出有关的词句。2、将你找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3、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部编人教版五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 14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