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共3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XX村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共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村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共33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逐步推进,XX市XX镇XX村积极主动配合全镇开展生态镇的创建工作,生态村作为生态镇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生态村创建中的细胞工程,为此,XX村村委会高度重视,依照关于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通知(赣环然字200823号文)的精神,全村开展了以农村垃圾治理,水环境整治等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其目的就是初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
2、确保整治工作富有成效,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原则,特制定本实施方案。1、项目名称:XX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项目申报单位:XX村村委会3、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镇XX村4、项目方案编制单位:XX1.2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关于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通知(赣环然字200823号);2、关于修改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申报材料的通知(赣环然字200825号);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IBI1999;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5、江西省农村面源与生活污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赣环然字 201016号);6、江西省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操作指南(试行)(2009.12.10);
3、7、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8、其他相关材料1.3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农”,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村庄规划为布局,以治理污染为重点,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为主要抓手,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生态镇建设规划提出的环保措施,以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环保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对农村环境展开全面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1.4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意义随着XX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XX村的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严格处置,随地丢弃或随地填埋。二是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未经处理,随便排放、淤积,严重污染空气、水体环境,影响卫生。由于农村上述大部分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处理,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和抚河及支流水质,直接危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本项目的建设能有效解决农村环卫设施投入严重滞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产生面广、来源多、增长快的问题,并给当地人民群众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带来积极的作用。
5、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这个平台,能使XX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村容村貌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居民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干净、整洁、有序,生活环境安静、舒适、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群众生活得更加安逸、舒心。第二章 基本概况2.1 自然地理2.1.1 地理位置XX村位于XX镇的北部,东与XX村毗邻,南界XX村,西连XX村,北接XX村。(见区位图)2.1.2 地形地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逐渐倾斜,全村处在抚河冲积平原之上。(见遥感影像图)2.1.3 气候特征境内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
6、,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5。全年无霜期250天,实际日照1845.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在1550毫米左右。2.1.4 土壤类型境内平原地区大部分为砂壤土,低丘岗地为红壤土。2.1.5 水系。(见水系图)2.1.6 自然资源XX村所辖自然村紧紧相连,人口密集。耕地总面积673余亩,其中水田500亩,旱地173亩。2.2 社会经济2.2.1 行政人口2011年XX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224户,1024人。2.2.2 经济现状 XX村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经济主要收入来自水稻、大棚蔬菜、豇豆、荸荠等,优势农产品缺乏规模和深加工能力。2011年XX村人均农民年收入8024元。2.2.3
7、 环境现状XX村人口密度大,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产生量大,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造成村内垃圾随处堆放,生活垃圾随处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村内环境受到极大影响,污染非常严重,对农户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抚河的水质。第三章 生态环境预测3.1 水环境XX村位于公路两侧,地势低洼,两侧居民生活污水都流入屋后水沟,由于地势低洼造成XX村积水严重,污水横流。水环境问题严重。生活污水量计算:2012年-2016年人口分别为1024人,1039人和1055人。按每人每天用水量100升,污水量为75%计算(未计列禽畜粪污及流入XX村的污水量),XX村的生活污水量预测见表3-1。 表3-1
8、 XX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预测 单位:吨项目分类2012年2014年2016年日生活污水排放量76.877.9379.13年生活污水排放量28032.0028444.4528882.453.2 大气环境XX村境内无工矿企业,无大型畜禽养殖场,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小,由于地处偏僻,外来影响较小,空气质量优。3.3 声环境XX村小组主要噪声污染为汽车噪声,无其他重大声污染源,声环境质量优。3.4 固体废弃物XX村的固废排放主要是生活垃圾的排放,由于村内无固定的垃圾存放地,村民生活垃圾随意丢放的现象严重,导致村内脏、乱、差。生活垃圾量计算:2012年人口达1024人,按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0.45公斤计算;2
9、014年人口达1039人,按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0.58公斤计算;2016年人口达1055人,按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0.71公斤计算,XX村生活垃圾排放量预测见表3-2。 表3-2 XX村生活垃圾排放量预测 单位:吨项目分类2012年2014年2016年日生活垃圾排放量0.460.600.75年生活垃圾排放量167.90219.00273.75第四章 环境整治目标及原则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就是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具体贯彻到农村建设管理中,将农村环境视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采取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手段和措施,适应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管理、有效控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做到经济
10、建设、农村建设、农村管理、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打造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管理有序、文明和谐、适宜创业居住的农村环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为了深入推进农村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面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适宜居住的农村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从2012年10月开始,分层次、抓重点,对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到2014年,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各项指标全面达标。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建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和生态村,力争率先在
11、全省成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具体目标:按照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村建设考核指标,并达到下表要求:表4-1 XX村综合整治具体目标指 标 名 称省级生态村指标值指标完成目标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90生活污水处理率()7085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70804.2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眼点,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创建生态村为载体,动员广大农民主动参与,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与管理力度,紧密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用一两年的时间使XX村的乡村卫生面
12、貌明显改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结合XX村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三、循序渐进,可操作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所确定的目标、对策、措施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为当地环境财力所接受。具体目标、步骤和实施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四、镇、村各级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
13、则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取得成效。第五章 主要实施内容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农村污水管道建设、沉淀池建设、无能耗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态公厕等六个方面内容。5.1 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工程建设由于XX村公路两侧居民区屋后地势低洼,因此对XX村排污管网中的污水很有必要进行
14、污水处理,再排出,因此需要建立污水处理池对管网中的污水进行处理,依据因地制宜原则,XX村污水处理可采用以下生态处理工程(见附图二):一、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污水排放管网:将全村居民生活污水接入排污管网,主要铺设钢筋混泥土管道6000米左右。(2)基本情况:XX村居民有224户,主要分布在进村公路两侧,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排入屋后沟渠、沟渠水流方向为由北向南流向,进入小溪后流入抚河支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垃圾未经处理造成沟渠污水横流、垃圾成堆,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和抚河水质,依据因地制宜原则,XX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如下:村前、村后公路两侧居民区污水治理方案:生活污水屋后沉淀池(114套)主管网(3500m
15、)无能耗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无能耗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生物净化处理系统是以厌氧消化工艺为主体,利用生物膜、生物滤池等手段进行兼氧、好氧分解,辅以生物氧化塘深度处理,通过多级自流、分段处理、逐级降解的形式处理生活污水,不耗用动力。采用厌氧接触氧化兼氧净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此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以下优势:投资费用少、运行费用小、维护管理简便;根据农村污水来源广、分散弥漫,其产生、排放具有随意性、季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确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方案,详见专栏一。专栏一 无能耗污水生物处理实用技术无能耗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整个工艺过程利用重力推流,不耗用能源,并能产生一
16、定量的沼气作能源利用。由于采取厌氧消化工艺,污泥减量明显,一般3-5年左右清掏一次,日常管理运转费用低,在径流区农村建得起、养得住、用得上。工艺流程如下:厌氧消化池碎石床兼性生物滤池厌氧接触氧化池设计参数(1)格栅预处理池 1.8m5mO.8m(长宽深)(2)厌氧消化池单池面积:3.3m3m(长宽)、5m3m(长宽),有效水深2.25m;200mm厚C25钢筋砼,300mm厚块石垫层,内粉刷20mm厚1:2水泥砂浆。(3)厌氧接触氧化池单池面积:33m9m(长宽)、5m3m(长宽),有效水深2.25m;200mm厚C25钢筋砼,300mm厚块石垫层,内粉刷20mm厚1:2水泥砂浆。(4)兼性生
17、物滤池单池面积:10mO.96m(长宽)、15mO.96m(长宽),有效水深1.6m;200mm厚块石垫层,200mm厚C25现浇钢筋硷底板,M10水泥砂浆砌砖,100mm厚预制钢筋砼盖板,内粉刷20mm厚1:2水泥砂浆。(5)碎石床单池面积:15m0.8m(长宽),有效水深0.3m,填料物为30mm公分石。150mm厚块石垫层,150mm厚现浇钢筋砼底板,M10水泥砂浆砌砖。(6)碎石床顶部植树面积:15m0.8m(长宽),种植树木若干(树品种待定)。进村公路北片居民区污水治理方案:生活污水屋后沉淀池(100套)主管网(2500m)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后达标排入农田。* 人工湿地系统
18、利用水塘等水生生态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生物工程措施统称为人工湿地处理法。因为它的基本原理是生物降解,又称为生物塘法或生物氧化塘法。图5-1为氧化塘工作示意图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见专栏二。图5-1 氧化塘工作示意图专栏二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一、人工湿地处理技术1、适用条件适用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区。村内有较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如明渠,管沟等。2、处理原则废水经收集系统进入处理站后首先进行预处理,污水中含有大量大颗粒悬浮固体,经过格栅和沉淀后,可缓解进入后续人工湿地的负荷,减轻湿地床堵塞的风险性。出水经泵泵入高位水箱,通过调节流量进入人工构筑湿地系统,湿地系统由湿地与稳定塘组成。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农村 环境 整治 实施方案 3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