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教案(共7页).docx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教案(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教案(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方差的概念和意义,学会方差的计算公式和具体应用进一步了解方差的求法。用方差对实际问题做出判断2、过程与方法 :根据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方差的大小对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并利用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统计的素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方差的概念。方差的意义从方差的计算结果对实际作出解释和决策。教学难点方差的公式和应用根据方差的计算结果对实际作出解释和决策。3. 教学用具 白板,课件、直尺 图标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2、创设情境农科院的烦恼?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选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的种子的相关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件相同的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单位:t)如表下表所示。(1)请分别计算两种甜玉米种子的每公顷的平均产量;(2)请根据两种甜玉米种子的每公顷的平均产量画出折线统计图;(3)现要挑哪种甜玉米种子比较合适,你认为该怎样挑比较适宜?为什么?(1)解说明甲乙两种甜玉米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2)由上图你有什么发现:甲玉米的产量波动较大,乙玉米产量波动较小,乙玉米的产量集中分布在平均产量附近。从图中看出的结果能
3、否用一个量来刻画呢?二、导入新课(1)、方差的概念:设一组数据 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那么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归纳:(1)数据的方差都是非负数。(2)当且仅当每个数据都相等时,方差为零,反过来,若 下面我们利用方差来分析甲、乙两种甜玉米的波动程序。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是:即甲种甜玉米的波动较大,这与我们从图20.2-1和图20.2-2看动的结果一致。1、方差的意义:用各数据与平均数偏差平方的平均数来衡量数据的稳定性-就是方差根据讨论下列问题:(1)数据比较分散(即数据在平均数附近波动较大)时,方差值怎样?(2)数据比较集中(即数据在平均数附近波动较小)时,方差值怎样?(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波动 程度 教学 设计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