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共13页).docx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复习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4、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5、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论语原
2、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复习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5、
3、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复习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原文】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原文】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原文】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原文】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原文】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
4、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原文】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原文】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复习四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5、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1) 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复习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6、,如乐何?”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复习六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孔子的仁爱观是怎样的?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复习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7、。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复习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
8、之。”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庸”与“和”的理解。“中庸之道”是否等同于“折中主义”?请例举现实生活中能体现中庸之道思想的事例并简要分析。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参 考 答 案1、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参考答案:(1)以德、礼导民;(2)富而后教; (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4)反对横征暴敛;(5)“足民” “富民”。2、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参考答案: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君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北京市 高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