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加工制作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共16页).doc
《钢结构加工制作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加工制作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过程质量控制停止点流程图项目原材料进厂验收工程项目深化设计工厂技术部蓝图会审、设计交底检验合格建模、调图、工艺文件、料单、排版单制定工厂技术部深化设计文件审核审核合格原材料数据库建立技术部向生产部、质量部设计、工艺交底下料工序领料核对材料规格地样或样板制作,100%报检;划线、号料班组自检,质量员20%抽检。检验合格材料拼接,全数一、二级焊缝UT检测100%合格下 料小料班组自检、互检,质量员抽检20%;梁、柱主料报检,检验比例20%;检验合格否否否否否否拼 装H型钢组立,抽检20%胎架100%报验,钢柱半成品拼装抽检40%检验合格否否焊接:一、二级焊缝100%报检,
2、UT合格,其余焊缝外观,焊接变形矫正报检,检验比例30%;检验合格成品拼装地模100%报检,钢梁、屋面梁制孔、筋板、孔板拼装成品报验,检验比例100%;成品钢柱牛腿、刀板拼装报验,检验比例100 %以上。检验合格焊接:一、二级焊缝100%报检,UT合格,其余焊缝外观、焊接变形矫正报检,检验比例30%。抛丸、摩擦面加工、除锈、打磨、涂装报验,检验比例50%检验合格成品终检100%;编号移植、标识,发货员对构件数量清点移交100%全数检验。合格证签发,构件出厂检验合格否否否否否拼板质量控制标准1、排料:根据工艺要求及实际材料的规格材质进行合理排版。2、拼板2.1、先拼接后下料,特殊工程需先下料后拼
3、接时,应采用引弧引出板,气体保护焊焊缝引弧、引出板长度应大于25mm,埋弧焊,引弧引出板长度应大于80mm。2.2、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2.3、当板厚8mm拼接时,焊件需开剖口。首先用碳弧气刨清根必须刨到背面原焊缝焊肉,其次使用角磨机进行打磨(打磨至表面金属光泽无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时,最后进行焊接。2.4、引弧、引出板宜采用火焰切割、碳弧气刨或机械等方法去除,去除时不得伤及母材并将切割口处修磨至与焊缝端部平整。严禁使用锤击或扳手类工具去除引弧引出板。2.5、不得在焊区以外的母材上引弧,电弧擦伤的焊疤应打磨干净;构件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
4、渣及两侧飞溅物。对接焊缝缝隙两侧边不允许存在弧坑、缺口等焊接缺陷。2.6、对接焊缝外形尺寸规定: 序项目图例允许偏差1对接焊缝余高C一、二级三级B20、C:03.0B20、C:04.0B20、C:04.0B20、C:05.02对接焊缝错边dd0.15t且2.0d0.15t且3.02.7、拼接完成后必须保证钢板平面度,出现折弯现象必须校平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下料质量控制标准下料1、放样 、号料1.1. 放样下料所用的钢尺、量具须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2. 严格按照放样排版图进行号料、放样,特别注意材质、板厚是否相符,且钢板号料时去除“生边”边缘510mm。1.3. 放样和号料应根据
5、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量及切割加工余量。 注所下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mm;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1.4. 样板、地样必须全部检查,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或切割(异形零件、部件直接在钢板上放样、划线时必须按90坐标作图方法进行放样、划线,基准线必须用墨线清晰弹出)。1.5. 放样时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允许偏差1mm。对角线差,允许偏差1.5mm。宽度、长度,允许偏差1mm:2、切割2.1.检查上道工序所制作构件是否符合本道工序质量要求(拼板平整度,焊缝外观不允许
6、存在焊接缺陷);2.2.确认基准线、轨道线和铺助线,所下板材需要端头找方情况下必须与轨道线基准线同时进行。2.3.半自动切割必须画平行轨道线,不得随意切割。2.4.直条切割机切割时板料边定位和轨道平行。2.5.切割完后必须把切割工件上的氧化铁、切割缺陷等清理干净,钢材表面的浮锈、泥沙、粘连物必须清除干净,零部件必须有明显的用油漆笔标识(规格、材质、构件编号、操作人员),分类、分区域整齐堆放。2.6.材料气割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气割表面应平整、清洁,不应有明显的凹、损伤,坡口面氧化皮清理得是否干净。3制孔3.1.制孔应采用钻孔,严禁采用割孔,制孔除数控设备制孔以外其余制孔必
7、须采用模板方法套制。3.2. 主体构件制孔时在构件组装之前制孔或安装加筋板前画出制孔基准定位线在安装完加筋板后进行制孔(有焊缝等级要求或坡口方向必须确认制孔的方向)。3.3.控制孔径、孔距尺寸、孔群加工注意对角线尺寸组立质量控制标准1、检查、核对上道工序工件的质量和数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拒绝接收,更不得接续加工。1.1、组立时应严格按图纸及工艺进行组立,组立应对零件编号、规格、尺寸进行复查。1.2、H型钢翼缘板与腹板的拼接焊缝应错开200mm以上,上下翼缘板不应在同一断面,或按相关工艺要求。1.3、组立前须清理零部件的毛刺、飞边;腹板与翼板紧贴,最大间隙不大于1mm;翼缘板拼接焊缝与腹板紧贴
8、处应磨平以保证间隙要求。1.4、翼缘板与腹板端头应按图纸及工艺要求装配,腹板组装后不得扭曲。1.5、定位点焊部位应光滑、平整对称,不得有偏位、咬边等缺陷。定位点焊的长度和间距应满足:板厚mm定位焊长度(手工电弧焊CO2气保焊)定位焊间距t3.2305003.2t2540t25501.6、当钢梁腹板厚度t16mm且腹板与翼缘板的连接焊缝为荣投行时,腹板与翼缘板接触面位置的T型连接焊缝周围50mm应用砂轮机表面的氧化皮、铁锈、油污等杂物,此位置打磨需全部露出金属光泽。2、组立后型钢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图例截面高度hh5002.0用钢尺检查500h10003.0h10004
9、.0截面宽度b3.0腹板中心偏移e2.0用钢尺检查翼缘板垂直度b/100,且不应大于3.0用直角尺和钢尺检查弯曲失高f(受压杆件除外)l/1000,且不应大于10.0用拉线、直角尺和钢尺检查扭曲h/250,且不应大于5.0用拉线、吊线和钢尺检查腹板局部平面度()t143.0用1m直尺和塞尺检查t142.0 装配质量控制标准1、组装所用的钢尺、量具须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通用组装胎架搭设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胎架便于工件装、卸,最好是点接触,避免焊疤、焊缝影响拼装精度,胎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复检。3、异形构件组装,严格按图纸1:1进行放样,胎模(地样)上必须画出
10、轴心线、定位线、边缘线、加工线等基准线。4、在构件组装之前所有板件必须先矫正,不得强行组对,以免构件弯曲或扭转;5、钢梁、钢柱的牛腿、筋板、孔板拼装时,必须与眼孔中定位,多层牛腿在同一直线时,牛腿拼装面必须在同一直线(拉线检查)。6、相同批量构件,半成品拼装必须标识构件编号和构件流水号,成品构件必须标识构件编号和轴线号。7、全熔透焊缝位置必须打磨处理,焊缝坡口内不得有氧化渣、铁锈、油污等,严禁在焊缝坡口间隙内填塞焊条头、钢筋、铁块。8、去除引弧板时不允许用锤敲击,应使用气割切除,但不得损伤母材,切割缺陷必须补磨平整,清除氧化渣,铁屑、灰尘, (禁止超应力组装)。9、翼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结构 加工 制作 工序 质量 控制 标准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