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天津市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津市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12月本规划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是天津“十四五”电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十三五”期间,天津加强宏观调控,统筹配置域内域外资源,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体系,电力需求稳步增长,电源结构持续优化,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节能减排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电力支撑。(一)发展成果电力需求稳步增长,外受电能力不断提高。最大用电负荷由2015年的1330万千瓦增长到2020
2、年的1616万千瓦,年均增长4.0%;全社会用电量由800.6亿千瓦时增长到874.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8%。建成锡盟天津南山东、蒙西天津南两条特高压交流受电通道及海河特高压站,形成“两通道一落点”特高压电网格局。加强与新疆、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资源富集省市的能源合作,签订送受电协议,通过市场化方式向山西、新疆、甘肃等地购电约50亿千瓦时。电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比重大幅提升。全市发电装机容量由2015年的1328.4万千瓦增长到2020年的1916.8万千瓦,其中煤电装机由1074.7万千瓦增长到1229.9万千瓦,比重由80.9%下降到64.2%;清洁能源装机由238.9万千瓦增
3、长到664.0万千瓦,比重由18.0%提高到34.6%;余热余压余气发电装机由14.8万千瓦增长到22.9万千瓦,比重由1.1%提高到1.2%。电网结构不断增强,供电能力显著提升。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244万千伏安,线路长度4023公里。500千伏基本建成多方向、多通道受电格局的双环网,220千伏电网形成6个合理供电分区,110千伏链式联络线路占比提升至33.54%,10千伏形成电缆双环网、单环网和架空线多分段适度联络的标准网架结构,线路联络率提升至100%。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地区户均配变容量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底,天津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32%,综合
4、电压合格率达到99.989%。节能减排深入推进,煤电机组清洁高效发展。有效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关停军粮城电厂和静海热电厂共7台86.2万千瓦机组,全市不达标的3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已全部淘汰。加大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全部51台煤电机组(含自备)均实现了超低排放;完成14台次共528.9万千瓦煤电机组节能改造,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由313.2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到295.4克标准煤/千瓦时。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市场化体系逐步构建。成立天津市电力交易中心并完成股份制改造,为市场主体搭建了公开透明、功能完善的电力交易平台。完善电力辅助服务交易机制,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到281亿千瓦时。
5、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建立完善优先发电、优先购电制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组织开展七个批次市场化用户准入,全面放开10千伏以上电力用户进入市场。加快推动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天津港保税区(海港)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已顺利获得华北区域第一张、第二张电力业务许可证。(二)存在问题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火电机组装机比重大,且全部主力机组均为热电联产,调峰性能好的水电、抽水蓄能电站基本没有。天津电网负荷峰谷差呈逐年增长趋势,热电联产机组比例不断加大,尤其冬季供热期,受机组最小技术出力的限制,本地电源调峰能力存在不足。同时,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对煤电灵活性、电网灵活运行、需求侧管理、
6、储能发展等提出更高要求。电源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天津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但煤电仍占主导地位,装机比重高于60%;气电受气源、供需和设施等因素影响,成本高于用户预期,装机比重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受资源禀赋、规划用地和资源条件等瓶颈制约,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外受电能力仍需提升。目前,天津通过两条特高压交流通道和9回500千伏线路与外网联络,部分500千伏线路仍为单回线路,电网主网架结构依然薄弱,难以满足正常方式下大规模外来电力的消纳以及故障方式下大规模潮流的转移。综合考虑天津电网负荷不断增长、新增本地机组不足、煤电机组发电利
7、用小时数下降等因素,需要进一步提高天津电网外受电能力。(三)面临形势能源电力发展进入碳达峰关键期。当前,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明确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是确保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客观要求天津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大力推进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新业态创新发展。 电力需求增长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矛盾日益凸显。“十四五”期间,天津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主动服务北京非首
8、都功能疏解,加快构建“1+3+4”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电能替代规模不断加大都将带动电力需求以较高速度增长。但受大气污染防治、煤炭消费总量制约,本地火电机组建设受限,新增发电装机主要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气电,电力需求将重点依靠外受电解决,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电力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迫切。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和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融合,为能源电力系统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电网
9、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为挖掘电网设备和各类资源潜力、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推动行业生态进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将成为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电力在能源转型中的突出作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为重点,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为根本目的,加速
10、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电力智慧高效运行,深化电力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二)基本原则结构多元,保障供电安全。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稳定煤电装机规模,稳步建设燃气调峰机组,适度发展分布式气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外电入津”,构筑多层次的电力供应体系,保障供电安全。清洁低碳,推进绿色发展。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发电并举,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持续推进交通、生活、工业等领域电能替代,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节能降耗,提高电力效率。推动现役煤电机组节能改造,提升供电能效。加强系统集成优化,改进调度运行方式,强化需求侧管
11、理,提高电力系统效率。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大科技攻关,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三、发展目标供应能力。到2025年,电力装机达到2600万千瓦左右;外受电能力力争提高至1000万千瓦以上;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力争外受电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8%。电源结构。到2025年,煤电装机稳定在1250万千瓦以内。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超过8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30%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2%
12、左右。电网发展。完善主网架结构,建成500千伏扩大双环网,220千伏电网形成7个合理供电分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944万千伏安,新增线路4056公里。建成坚强可靠、经济高效的一流现代配电网,城市地区、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分别提高至99.996%和99.955%,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999%和99.99%。效率提升。2025年,全市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不高于292克标准煤/千瓦时。表1 电力发展主要目标类别指标2020年2025年年均增速属性电力总量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874.611004.7%预期性总装机规模(万千瓦)1916.82600左右6.3%左右预期性需求响应负荷
13、占比(%)5预期性电力结构煤电(万千瓦)1229.91245.30.3%预期性气电(万千瓦)382.0516.66.2%预期性水电(万千瓦)0.50.50预期性风电(万千瓦)84.520018.8%预期性光伏(万千瓦)163.656027.9%预期性生物质能发电(万千瓦)33.4456.2%预期性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14.730左右15.3预期性绿色供应非化石能源电力消纳量比重(%)16.122左右5.9预期性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33385预期性生态环保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克标准煤/千瓦时)295.4292-3.4预期性注: 为5年累计数。四、规划重点项目(一)电源项目“十四
14、五”期间,新增电源装机共计709.1万千瓦,改燃关停燃煤自备机组共35.55万千瓦。到2025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2600万千瓦左右,其中包括:煤电1245.3万千瓦、气电516.6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805.5万千瓦等。此外,将继续推动蓟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各项前期工作。1.火电项目煤电项目。推动实施国华盘山电厂机组延寿及创新升级改造项目和大港电厂减容量替代项目。气电项目。推动实施军粮城电厂燃气发电项目、华能临港燃气调峰发电项目、北郊燃气电厂项目、军粮城电厂七期项目。燃气分布式项目。新增燃气分布式项目装机24.6万千瓦,分别为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临港粮油加工区燃气分布
15、式能源项目、开发区西区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静海子牙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武清高村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2.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23.5万千瓦,其中包括:风电115.5万千瓦,光伏发电396.4万千瓦,生物质发电11.6万千瓦。到2025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805.5万千瓦,其中包括:风电200万千瓦,光伏发电56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5万千瓦,水电0.5万千瓦。(二) 电网项目继续深化实施“外电入津”战略,完善特高压网架,建成500千伏扩大双环网,优化220千伏网架结构及分区方式,强化坚强智能配电网建设。1.特高压电网持续构建坚强
16、可靠特高压电网,融入京津冀特高压环网,提高电网外受电能力,实施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和天津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新增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470公里,特高压电网投资约75亿元。2.500千伏电网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及其与周边电网的联络,结合海港、津南站接入,建成500千伏扩大双环网,有效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新建大港、津南、海港3座500千伏站,扩建滨海、渠阳、芦台3座500千伏站,重建吴庄、北郊2座500千伏站,新建正德北郊第二回500千伏等5项线路工程,新建海晶“盐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三座50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工程,共新增变电容量1694.7万千伏安、
17、线路664公里,500千伏电网投资约71.5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约66.2亿元。到2025年,天津电网共有500千伏公用变电站13座,500千伏公用变电容量达3480万千伏安。3.220千伏电网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3座,重建220千伏变电站10座,扩建220千伏变电站9座,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720万千伏安、线路1103.84公里,220千伏电网投资约74.9亿元。到2025年,天津220千伏公用变电站达到98座,总变电容量4662.6万千伏安。220千伏电网形成相对独立的七个供电分区,各分区间保留充足的负荷转移能力,确保电网运行方式灵活,电网抵御严重故障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4.配电网
18、加快110千伏电网目标网架建设,有序推动35千伏变电站升压改造,强化10千伏线路联络,提高10千伏设备水平。配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约385亿元,其中110千伏投资172.8亿元,35千伏投资28.5亿元,10千伏及以下投资178.7亿元。5.电网安全与服务项目电网安全与服务基建投资41.42亿元。其中,电网数字化项目8.27亿元,包括基础设施、企业中台、业务应用、安全防护、运营支撑等方面;电力市场营销项目33.15亿元,包括计量采集、客户服务、公共能效服务和智能用电等方面。6.电网生产辅助设施项目电网生产辅助设施建设投资30.32亿元。其中,电网小型基建项目投资14.20亿元;办公及辅助设备等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电力 发展 十四 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