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史料素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史料素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史料素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史料素材】【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学习要求】本专题只有一个学习要点:即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具体要求】为了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需要认识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因此这是本专题的重点。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物质生产方式的革命,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全面变革,也导致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本专题要求讲两次工业革命,也可以理解为工业革命的两个阶段。 工业革命的发生涉及政
2、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兴起于英国。要理解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国发生,就要了解英国最先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创造了长期稳定的政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充足的农产品;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扩张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内外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产品,推动了熟练工匠的技术革新;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巨匠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知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是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3、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在自然科学取得了丰富成果的背景下,几乎是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一些后起的国家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成果,迅速发展。由于工业革命也是初中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其具体内容不用详细讲解。本专题的难点就是其要点,也就是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扩张领土,掠夺和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并把它们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以及投资和殖民场所,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在
4、这个体系中,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国际社会的生产分工是初步的。第二,工业革命首先是技术革命,是生产力革命,但又不仅仅是生产力革命,它还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变,现代工厂制度得以建立,工业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同时,工业资产阶级和物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形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断高涨。第三,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大批以工厂为中心的城市兴起,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开始并加快。第四,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工作条件恶劣、工人缺少个人权利、大量使用童工等。核心内容一:工业革命史学材料导读一:工业革命
5、的起源 总共出现了四次前后相继的工业革命,后三次的每一次都建立在前一次革命的成就之上。这四次革命分别是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内燃机革命和核能革命。 对我们来说,问题在于尽可能严密地考察这一系列革命是如何开始的。那就意味着需要审视英国在17801890年的领先位置。它为什么能够第一个实现工业化?这是如何发生的?另外,1780年之前,欧洲在工业方面总的状况是什么样子? 在18世纪之前,甚至在19世纪之前,“工业”一词有给人留下错误印象的危险。在那个时候,至多只有可以称为“前工业”的东西。 真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说发生在12世纪,当时风磨和水磨在整个欧洲得到了使用。但在那之后,在将近七个世纪
6、的时间里,没有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甚至在18世纪,前工业利用的只是中世纪的资源和能源形势。水磨的能量通常为5马力。至于风磨,在像荷兰这类风力比较大的地区,有时会超过10马力,但这种能量时断时续。没有充足的能源和大马力的机器,尽管有那么多小型的、通常非常精巧的技术革新,工业生活注定只能处于半静止的状态。这种工业被一种古朴的经济制度困住而不得动弹:低得可怜的农业生产力,费用甚高而原始的运输系统,以及很不充足的市场。只有劳动力超充足的。 而且,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工业都是不存在的。当地的艺匠在离自己家很近的地方工作,通常仅能满足邻近居民基本的需要。只是在少数地区才有一些为更广大的市场而生产,或者专门生产
7、奢侈品的作坊。在法国,这类作坊包括17世纪以来的某些“皇家”制造厂。类似的例子在最新的纺织工业中不胜枚举。英国工业革命实际上正是从这一领域开始的。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工业革命”一词经常受到质疑,因为它用来描述的不是一个迅速、突然的变化,而是一个在18世纪以前已开始进行、并由于各种实际的目的而一直持续到现在的“革命”。显然,从突然开始和结束的惊人的变化这个意义上说,这不是一场革命。 然而,事实仍旧是,18世纪80年代间,生产力确实有了惊人的发展,或者,如现在的经济学家所认为的,生产力有了“一个进入自驱动发展的起飞”。更确切地说,当时产生了一个机械化工厂体系,
8、它以迅速降低的成本极大量地生产商品,以致它不再是依靠原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其自己的需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下册史学材料导读二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殖民扩张的高涨,这一切又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扩展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革命,是此前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飞跃性、突破性、革命性、井喷式的大发展。在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革命”之词的发明人不是英国人,而是法国的评论家。19世纪初
9、,当工业革命还处在其完成阶段时,法国评论家将当时机车工业的大发展与法国的大革命相比拟,故用“革命”之词描述英国工业在一个限定时期内的激烈变化。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物质生产方式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全面变革,也是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革命。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恩格斯一、工业革命背景1、起源国家英国:起源的“突变论”。 汤因比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突变性的剧烈的大变
10、动”,一次“普遍的工业化”。查尔斯比尔德工业革命也认为:“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实际上是中世纪的英国,安静、原始、未受商业贸易吼叫所纷扰。突然地,几乎是晴天霹雳,到来了工业革命的暴风雨和紧张的气氛。”起源的“渐进论”。1932年希顿为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工业革命”词条时,倒是直言不讳地说:“一场革命进行150年之久,在此以前至少还有150年的准备期,看来,确实需要提炼出一个新的名词。”对工业革命说的质疑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出现。质疑者持“渐变论”或“渐进论”观点,强调历史的连续性,认为英国的所谓“工业革命”并非短时间完成的。克拉潘在他的著名的现代英国经济史中提出:“1830年以前英国没有一种
11、工业已经度过了全面的技术革命”。“我们发现工业革命进行了两个世纪,之前还准备了两个世纪”,“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又至少为之孕育了150年的革命,看来真的需要一个新标记了。”写了工业革命一书的艾什顿也说,把一系列变化说成革命是有争议的。革命意味着一种突然的变化,但这并不是经济过程的特征。他沿用这个概念不过是“因为它已经长期被使用并根深蒂固地植根于大众语言之中,提出一个新词取代它未免太书生气。” 美国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华惠罗斯托在他的著作里也用“起飞”代替了“工业革命”概念。起源时间18世纪60年代考察工业革命时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和其时间的选择有关。为什么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
12、0年或1000年时发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从海外大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这一发展如此显著,以致现在通常被称为“商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起源条件为什么是英国?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和政策支持。西方所以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而迅速兴起,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英国光荣革命后新的政府推出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直接干预经济,促
13、使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现代化环境的形成。土地立法、议会圈地、海外掠夺、殖民战争和国债制度等都是新政府在工业革命前直接参与建立资本主义现代化环境的重要内容。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证了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这个制度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大国崛起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了立宪君主。“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财政。通过这样一个改造, 英国政府似乎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执行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财产权和政权相互吻合,不再脱节,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专
14、利法: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目的是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英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专利法的国家。1624年专利法问世,标志着英国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也为世界各国现代专利法奠定了基础。此后,英国专利制度经历了一个平稳的发展过程。1852年颁布专利法修改法令,对专利制度彻底改革,制定了发明专利的获得程序,第一次明文规定专利申请必须提交专利说明书,并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公布。1624年专利法是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引擎。审视英国1624年专利法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关联,可以发现,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一种制度变革和发展的结果。史实表明,1624年
15、专利法出台后的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801689年,登记了53项发明专利。17世纪90年代,新专利开始急剧增长:1691年登记了64项,16901699年则达到了102项。17001759年,发明专利共达379项。新发明不断涌现,并被广泛采用,通过专利技术建造大型工厂也极为普遍。1630年,英国最先获得了蒸汽机的专利。1663年,爱德华萨默塞特获得了一种蒸汽泵的专利。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并于1770年登记了专利,该专利在英国得到了广泛推广。1783年,亨利考特等发明了搅钢法,并于1784年登记了专利,由此实现了专业化生产。专利制度对英国发明的不
16、断涌现和新工业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为知识财产的所有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创新的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从而鼓励了发明。正如维贝尔在其世界经济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所指出的,英国若无1624年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2)经济上: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资本、市场、原料等在并非完全是垄断的,而且竞争冒险在小规模地进行的环境下每一个人都希冀获取一点利润各行业间的资本完全流通,竞争是激烈的。在利润日益受到威胁,内部竞争和外部发展带来的破产和毁灭的情景毫不留情地挤压着每个生产者的地方,
17、追逐利润的压力该诱发了多大的主动性!不是垄断,不是纯粹的竞争,而是在一个竞争的世界里的不稳定的垄断为发明提供了经济上的刺激。”这就是说,当时的大富豪对生产的垄断尚受到许多限制,具有生产主动性的小生产者尚十分众多的地方,内部竞争、外部压力(国外竞争)威胁着这些小生产者的独立,他们被迫走上了创造发明的道路。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
18、。【加拿大】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商业革命在几个重要方面有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首先,它为欧洲的工业、尤其是为船舶附件的工业提供了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要为工业革命建造工厂和制造机器,就得筹措资金,商业革命也提供了这方面所必需的大量资本。据估计,18世纪从印度和西印度蔗糖殖民地所榨取的资金的总量与1800年在英国工业上投入的资金总量大约差不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英国)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
19、。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
20、,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科学技术的支持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 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4)拥有丰富的煤、铁、锡等宝贵的工业资源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而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商业中心附近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煤炭储藏集中以及
21、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美】本特利新全球史综合条件:更主要的是,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标准已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地步。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许序雅主编.世界文明简史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工业革命的进程(1)开始于棉纺织业17世纪由印度进口的色彩艳丽并且价格便宜的印花棉布同羊毛织品(欧
22、洲人制作服装主要材料)相比,棉布衣服更轻便,更易清洗,也更容易干,因此很受欢迎。棉布的流行使得毛纺织工业受到威胁,毛纺织业的生产者说服国会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来保护国内的毛纺织业。1720一1721年颁布的印花布法案禁止印花棉布进口,并限制私人出售印花棉布。国会甚至通过法律要求丧葬时要使用羊毛裹尸布。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正是这种需求导致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美】本特利新全球史对棉布的需求是如此旺盛,以至于生产者不得不加快纺织速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外市场。为了提高产量,他们求助于新发明,很快,棉纺织工业机械化了。第一个重大的新技术提高了织布的速度,并且刺激了对棉线的需求。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447811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