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共14页).doc





《中国美术史(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原始美术1 .原始美术的特征:混沌性原始美术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原始美术尚未有明确的门类划分2.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1.早期: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鱼纹盆2.中期:庙底沟类型 :3.晚期:马家窑类型 :舞蹈纹彩陶盆3. 玉器刻纹在形式上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左右对称刻线圆转流畅构图匀称形象具有威慑力4. 陶器的发明具有怎样的意义陶器的发明,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也是人类由野 蛮状态进入到文明社会的标志,说明人类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彩陶上,它表明,人类已经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5.中国古代建筑的萌生时期,是以 定居 为基础
2、的新石器时代。6、 新石器时代 出现的大型公用建筑,被认为是后代宫殿建筑和宗庙建筑的开端。第二章先秦美术1.三代青铜器类型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武器和生产工具2.生活用品3.乐器2.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3.青铜纹饰的造型特点首先,纹饰依形而饰,形状与器形完美统一。其次,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最后,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4.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1.初期:相当于殷商前期: 还明显具有陶器的某些特点,器形幼稚古朴,简率凝重,尚未脱离原始的风味,有的器表全为素面,无纹饰,大型铜器则以单层凸起饕餮纹和弦纹为主,无底纹。2.盛期:大致为商后期至西周初期:这一时期的青
3、铜器大都体现出鲜明的“祭器”“礼器”性质,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政治宗教意义。 造型特别庄严、古朴,纹饰繁缛精美。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人面盉3.转折期:大致为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这时的青铜艺术开始呈现出典雅和谐的美。青铜器的形制较以前简便有些器物装饰极为简洁。代表作品:毛公鼎、散氏盘、颂壶4.衰落期: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始:青铜艺术所承载的的社会、宗教、政治意义消失了。青铜器呈现出世俗化的精巧气象代表作品:立鹤方壶、宴乐攻战铜壶第三章 秦汉美术1.秦始皇陵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排列有序,军容严整,以宏伟浩大的气魄体现了秦始皇率领军队统一中国的辉煌战绩,体现了大国的风范和英勇勃发的时代精神。2.
4、霍去病的墓石雕:这批石雕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拙美。雕刻手法采用“因材施雕”,即在无数的自然石料中选择,因石成形,顺势雕凿,赋予顽石以活泼泼的生命力。刀法简洁洗练,造型朴拙粗放。3.“非衣”帛画:整个形状为英文字母“T”形。原先覆盖在棺木的盖面上,其作用是导引死者的灵魂升入天国。画面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天上、人间和地下。4.汉代美学风格:力量、运动和速度,气势和古拙就成了汉代艺术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一.人物画的新发展1.顾恺之:高古游丝描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提出塑造人物最高的要求:“传神写照”,并运用于艺术实践中。顾恺之认为,画人物画要想传神,不应该着眼于整个形体,而
5、应着眼于人体的某个关键部位。 为了做到传神,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的命题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所谓“迁想妙得”,迁动画家想象,妙得对象精神。代表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2.南朝人物画1.陆探微:秀骨清像师承顾恺之,在顾恺之的画风上又有所发展。用线“行笔紧细”,气脉贯通,人物造型符合南朝士大夫“秀骨清像”的审美趣味。 “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2.张僧繇:面短而艳张僧繇的艺术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张家样”。3.彪炳千古的“六法论”A气韵生动:把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
6、艺术感染力。 (实际上是对顾恺之“传神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B骨法用笔:在画论中,骨法与用笔相匹配,既指用笔具有书法用笔的骨力之意。C应物象形:画家无论描绘社会生活,还是描绘自然景物,必须按照客观对象具有的面貌来表现。作者可以有取舍,有想象,有夸张,但是不能主观臆造,象形要应物而象。 D随类赋彩:随对象之类,在形象上赋予概括性的色彩。E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F传移模写:传移与模写同义。即把原有的绘画作品传移到另一张纸绢上,成为同样的新画。4.北朝绘画A.曹仲达 :是从中亚来到内地的域外画家,擅长画西域风格的佛像,人称“曹衣出水”,所画衣服紧窄,“其体稠叠”。B.杨子华 :北齐宫廷画家,擅长鞍马
7、人物。传世作品北齐校书图二山水画的兴起1,.顾恺之与山水画传说顾恺之所画的山水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画云台山记提出从观察具体的自然景物,从生活的真切感受出发2.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A.宗炳与画山水序 :文中探讨了山水画兴起的原因、意义和价值澄怀味象(观道):所谓澄怀,就是指扫除杂念,涤荡心胸,使之虚静。卧游:把山水画出来贴在墙上,或者是在墙上画山水,躺在床上观看。“畅神”说实际也强调艺术的重要作用就在于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愉悦,从而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征。这是魏晋以来强调艺术的独立价值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畅神”说丰富了中国绘画的理论。B.王微与叙画:王微强调了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效果,指出欣赏
8、山水画可以令人精神愉快,热烈奋发,情感和想象飞扬高举。 他的观点和宗炳的“畅神”说都是强调主客体的融合,自然和精神的合一。他们的山水画理论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对后世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三、山水画兴起的原因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画家们的表现对象。2.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创作山水画的热情。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第五章 隋唐美术一 从总体上看,唐代绘画具有如下几个新特点:1. 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2. 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画法上进一步丰富,开始画分为青绿与水墨3. 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开
9、花鸟画兴旺之先河。4. 传统的壁画仍是隋唐绘画的重要形式,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备了新的气象。5. 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则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二 人物画1.阎立本:铁线描,用笔劲挺,工笔重设色。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图2.尉迟乙僧其所画人物“奇形异貌”, “身若出壁”,具有强烈的立体感3.吴道子尊吴道子为“百代画圣” 被民间画师尊为祖师。自开元以后,寺观壁画多流行“吴家样”。 。所画衣物“吴带当风“传世作品:送子天王图4. 张萱盛唐时期的宫廷画家,擅长仕女,画妇女是丰颊硕体,服饰艳丽,体现出丰腴华贵的审美情趣。传世作品: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6. 周昉是由盛唐转入中唐时的画家,尤以仕
10、女画最为突出。传世作品: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等,人物都是“贵而美者”贵妇人,秾丽丰腴,衣饰华美,犹具盛唐仕女画之遗风。7.孙位高逸图随着唐代的衰落,丰腴华贵的审美好尚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魏晋遗风的回归。 晚唐的贵族官僚阶层又开始在魏晋名人雅士的生活趣味中找寻精神寄托三、山水画隋唐山水画的分期:隋代及初唐:青绿山水;展子虔、李思训等唐代中晚期:水墨山水;王维、张璪等1.展子虔游春图:它一改魏晋时期山水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比例失调现象,形成了“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合理比例,不仅表现了一般的空间关系,也注意到了空间的深度。2.李思训画史上称其为“大李将军”。善画山水、
11、楼阁 尤以金碧山水著称,并被后世奉为青绿山水画的典范。李思训推为“北宗”或青绿山水画派之祖。传世作品:江帆楼阁图3.李昭道李思训之子。擅长金碧山水,继承家学,“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画史上称小李将军。 传世作品:明皇幸蜀图4.王维画史上被尊为文人画的始祖继承吴道子水墨山水的表现形式,独创“破墨山水”,进一步发挥了水墨在山水画中的重大作用,把山水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传世作品:雪溪图 表现了“隔窗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的诗境,也别有一种萧疏淡远的禅意。5.张璪是盛唐至中唐之际在水墨山水画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画家。他曾向山水画家毕宏总结自己的创作体会,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深刻地指出绘画创作应
12、是主客体相融而升华的过程。四 花鸟、鞍马与风俗画1、薛稷初唐花鸟画家,尤以画鹤著称。2、边鸾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花鸟画家,折枝花卉、蜂蝶、蝉雀无不精妙。五 鞍马画家1韩幹师承曹霸他所画的马,往往膘肥体壮,精神饱满,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传世作品:照夜白图、牧马图。2、 韩滉擅画田家风俗、人物、动物,尤工画牛。代表作品:五牛图六 绘画史论的发展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一部划时代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为开创史论结合的绘画史学传统奠定了基础。2、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一、 花鸟画1、五代时期的花鸟画A、黄筌花鸟每以宫中珍禽异兽、奇花名草为题作画,以勾勒设
13、色法表现,以精细的墨线勾出轮廓,然后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融,几不见墨迹,具有工整富丽、细腻逼真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宫廷的审美趣味,因此被称为“黄家富贵”。传世作品:写生珍禽图B、徐熙,性格放达,情趣闲逸,擅长以粗笔浓墨写江湖汀花、果蔬、虫鱼,略施杂彩,不隐笔迹,有“落墨花”之称。 “清新洒脱”的风格特点,因此有“徐熙野逸”之称。2、宋代的花鸟画A、黄居寀:山鹧棘雀图B、赵昌,自号“写生赵昌”。他画花极有生意,色彩最好,喜画折枝。被誉为能“与花传神”。C、易元吉,易元吉画猿猴最有名,”他为当时被评为“徐熙后一人而已”。D、崔白,勇变时尚,打破黄家规范,开体貌自然而诗意饱满的工笔花鸟新境界。传世作
14、品:双喜图;寒雀图弟弟崔悫和学生吴元瑜的画风都和崔白相似E、 赵佶,对画院制度之隆盛起了重大作用。他还组织编纂了一部宣和画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关于绘画的著录性文献。赵佶还擅长书法,他那行笔坚挺,风格秀丽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传世作品: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红蓼白鹅图、腊梅山禽图 F、 文同,他主张“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墨竹图画出了竹枝在风中凌空倚势的劲傲之态。G、 苏轼,是文同的表弟,也擅长画墨竹和枯木窠石,挥写以书家笔法,出笔奇古。苏轼是北宋文人画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文人画理论的重要阐述人。苏轼本人的绘画更突出写意的精神,喜欢画枯木竹石,用以表现心
15、中的郁勃之气。传世作品:枯木怪石图 H、 墨梅,在北宋据传始自华光和尚,传世作品:四梅花卷、雪梅图I、 郑思肖,他作墨兰疏花简叶而不画土,以示“故国之思”,赋予了对象以道德品格,有力地提升了花鸟画的思想意境和精神内涵。J、 法常,法常用笔恣肆而形神兼备,不拘泥于形似格法,意之法对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K、 陈容,怀壮志但不得伸展,故常画墨龙以抒豪情。他画墨龙云蒸雨飞,腾骧夭矫,极有气势。二 、 人物画A、 顾闳中,南唐画院待诏,擅长人物画。传世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B、 周文矩,善画人物、仕女。人称“战笔描”。传世作品:宫中图、琉璃堂人物图、重屏会棋图。三 、宗教画1.五代时期的宗
16、教绘画A、号称“禅月大师”的西蜀和尚贯休,传有水墨十六罗汉图,“胡貌梵像”,甚为奇特。B、由西蜀入宋的画家石恪“多为古僻人物”,笔墨纵放,开南宋梁楷减笔人物画之先声,今有二祖调心图传世。2.宋代的宗教画武宗元,字总之,河南人,是吴道子之后最有影响的宗教画家。 八十七神仙卷四 、宋代的文人画李公麟的最大贡献在于开创了“扫去粉黛,淡墨轻毫”的白描画风传世作品: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 维摩诘图五 、宋代的风俗画A、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B、李嵩,货郎图,表现货郎来到农村,带给村童和农妇以喜悦的好奇,生活气息浓厚。C、苏汉臣,画婴戏六 、宋代历史故事画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和采薇图堪称代表
17、 。七 、减笔人物画A、梁楷,画风草简,世称减笔。曾被赐金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道释、鬼神等。代表作品: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六祖斫竹图、八僧故事图卷B、法常,也是一位擅长减笔画法的画家有观音像、布袋和尚图、老子像八 、山水画A荆浩自号“洪谷子”,对北方山川之瑰伟了有心得所绘匡庐图完整地展现了巍峨山峰和山脚下幽居的景象;“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以全景式构图完成了宋人所谓“全景山水”。 荆浩对山水画理论也有独到贡献,他撰写的笔法记是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山水画创作方法与审美准则的著作。传世作品:匡庐图B关同长安人人称“关家山水。传世作品:山谿待渡图、关山行旅图C董源南唐画家,兼擅青绿和水墨山水
18、,影响尤在水墨。体现了对“写”的状态的真正理解。传世作品:潇湘图D巨然,传世作品:层岩丛树图、秋山问道图E郭忠恕,但最擅长于工整细润的屋木台阁宫室的界画。传为他的作品的江行雪霁图尚存残部,一只大船可见他界画的精工。F 李成 ,传世作品:读碑窠石图、晴峦萧寺图G、范宽 ,传世作品: 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 、雪景寒林图H 、郭熙,是来自民间的院画家。熙宁年间任画院艺学,传世作品:早春图、窠石平远图? 林泉高致十分重视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对真山水的体验,强调画家要对自然山水的体貌特征及其在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中的变化有深刻了解,画家要“山形面面看”,“山形步步移”,从不同角度认识山川自然的千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美术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