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考试知识点(共42页).docx
《健康管理师考试知识点(共4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考试知识点(共42页).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前言1、三级预防:即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来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降低疾病的发生率;通过早诊断、早治疗来促进病人的痊愈,降低病死率;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康复措施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的残疾率。2、2005年10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了“健康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3、健康管理师通过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后,达到如下结果:(1)四降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降体重;(2)三减减少用药量、减少医疗费支出、减少住院频率;(3)二改变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4)一学会学会一套自我管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4、健康管理师对亚健康人群进行管理后,达到如下
2、结果:避免危险因素升级而发展成疾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未健康提前买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章 健康管理第一节 健康管理概述1、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2、健康管理的目的:是由健康管理师利用医学基础、医学临床、营养保健、中医养生、心里保健、康复医学、环境医学、运动医学以及安全用药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进行健康信息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咨询与指导,使人群或个体在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况,最终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3、健康管理的实质: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
3、的结合,实现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来改善健康状况,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二级预防,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人的病死率;三级预防,是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康复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病人残疾率。4、20世纪60、70年代美国保险业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5、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疾病,它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病以及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6、健康管理的内容:(1)首先是,收集健康信息,即收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及生活方式相关的信息,发现健康问题,为评价和干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2)其次是,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即对个人
4、或群体的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以达到健康警示的作用,并为干预管理和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3)最后是,健康促进干预管理,即通过个人或群体健康改善的行动计划,对不同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这是最实质性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整个健康管理过程的核心。 通过上述过程达到改善监看个状况他,防止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7、健康管理的步骤:(1)第一步,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即寻找、发现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为被管理者监理健康档案,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及早发现健康危险因素,为制定健康促进计划提供基础资料。采集途径:包括日常生活调查、正常体检健康体检、
5、因病检查等采集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情况;体检后身体各系统的功能状况、实验室检查后的血糖、血脂等一些重要指标;家族史、膳食习惯、生活方式(如吸烟、睡眠、体力活动、锻炼、精神及社会因素等)(2)第二步,健康状况的评价和预测,即认识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确定处于何种健康状况,并系统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为促使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做好前期工作。(3)第三步,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咨询指导,即解决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根据评估、预测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并督促实施,指导被管理者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来减少发病危险。这是整个健康管理过程的核心。8、健
6、康管理师:是指从事对个人或人群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9、健康管理师的工作内容: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维护等。第二节 健康与亚健康10、健康的定义:(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11、1999年WHO健康标准:即“五快三良好”: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的快;走得快;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12、1976年,美国学者,布鲁姆,提出影响个体和群体健康状态的公
7、式(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Hs=f(E)+AcHs+B+LsHs:健康状态,f(E):环境,AcHs:卫生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B:生物学因素,Ls:代表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衣食住行,爱好嗜好,业余活动,风俗习惯与信仰等各方面的方式或行为,并由此产生的对待现实生活的心里活动与状态。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分为: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定义指朝向健康生活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客观上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健康。指的是偏离个
8、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分类基本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积极休息与适量睡眠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是习以为常的,对监看更有害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不良饮食习惯。预警行为: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以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宅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等致病行为模式: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A型: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表现为雄心勃勃、争强好胜、敌对意识强,受挫易怒等C型:与肿瘤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表现为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保健行为:指正确、合理的
9、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发现患病及时就诊、咨询、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不良疾病行为:指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变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常见的表现有: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避开环境危害:离开污染环境,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引起心理紧张生活事件等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行为:吸毒、性乱等危害健康的行为属于此类戒除不良嗜好: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等(2)环境因素:有内部环境(机体的生理环境)和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谁、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中影响健康的重
10、要因素之一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特点:效应慢周期长;范围大影响人数多后果严重;常为多种污染物的污染;污染易但治疗难)社会环境:又称文化-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经济、社会文化、人口(增长)、法律、教育、民族、职业等。(3)生物学因素生物性治病因素:指以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六大类)和寄生虫(原虫、蠕虫,及传播疾病的蚊、蝇、蟑螂等)为主的病原体及有害动植物。心理因素:遗传因素:(4)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卫生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卫生保健服务: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所属的专业人员,为了达到防止疾病、促进健康,应用卫生资源和医疗卫生防疫手段,有回话、有目的地向个体、
11、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活动及过程。卫生方针与政策:1997年1月,中国中央、公务员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任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卫生保健服务设施:分为初级、二级、三级3个级别。卫生保健服务利用:指卫生资源为人民群众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客观实际需要量而使用的程度及其合理性。13、亚健康: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14、亚健康状态构成的四大要素: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12、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亚健康不同于亚临床:亚临床是有主观检查证据而没有明显临床表现。亚健康不等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CFS具有国际统一标准,仅有30%可以恢复健康状态。目前亚健康没有判断标准。16、亚健康分类(类型):躯体亚健康:主要变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紊乱等心里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孤独等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环境难易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
13、协调、不适应社会。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17、亚健康发生的主要原因:(1)过度紧张和压力: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害: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常伟系统;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他化学、物理因素污染(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生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18、亚健康的
14、主要危害: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严重亚健康科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搞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19、亚健康的预防措施:均衡营养;保证睡眠;让心宽松;晒太阳提神;了解生理周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午后打盹;每周远离喧嚣的都市一次;20、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平心:平衡心理、平静心态、平稳情绪减压:
15、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顺钟: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增免:通过有氧代谢运动等增强自身免疫力改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源头上堵住亚健康状态发生。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一节 细胞1、细胞:是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细胞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定义结构功能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结构形式,称为单位膜或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磷脂为主其次是胆固醇等)为基架,其中镶嵌不同功能的蛋白质(四类: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有关的蛋白质,如载体、通道和离子泵等;与“辨认”和“接受”细胞环境中特异的化学性刺激有关的蛋白质,统称为受
16、体;属于酶类的蛋白质;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的膜蛋白质)1、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及O2、CO2等气体),由膜的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2)易化扩散:不溶于脂质或很难溶于脂质的某些物质,顺浓度差扩散的过程。分2种类型:以所谓“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糖糖、氨基酸;以所谓的“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的共同特点: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顺浓度差和顺电位差移动;物质转运所需能量来自溶液浓度差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细胞另外供能。都属于被动转运)(3)主动转运:指细胞膜将物质分子或离子(Na+、K+、Ca2+、H+、I-、CL-等离子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分
17、子)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2、受体供能: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等)和基质细胞核人体除红细胞外都有细胞核,一个细胞一般只有一个核主要组分是核仁和染色体。核仁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染色质或染色体:基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组蛋白。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增殖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DNA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功能:贮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合成各种蛋白质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叫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
18、最基本特征。名称定义包括两个方面合成代谢(同化作用)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用以合成为自身物质的过程。合成代谢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储备)分解代谢(异化作用)指机体氧化分解摄取的营养物质或分解自身结构,同时释放能量以供生命活动和合成物质的需要,并把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2、兴奋性:机体的组织细胞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刺激:能引起机体或其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反应:刺激引起机体货期组织细胞的代谢改变或其活动变化,称为反应。(分为2种: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者活动由弱变强,称为兴奋;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由强变弱,称为抑制。)
19、第三节 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1、生理功能的调节: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或内外界环境的发生改变时,体内医一些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使机体能适应各种生理情况和环境变化的需要,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这种过程称为神经调节感应器接受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做出反射。特点:迅速、局限、短暂。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体液调节(激素的调节作用)机体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称为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自身调节指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的范围较小,也不十分灵敏。功能活动
20、的反馈效应器应答反应的信息反过来对调节活动的控制机制所产生的反作用,称为反馈。机体大部分的调节系统以负反馈的方式进行调节。第四节 血液1、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循环与心脑血管系统内。2、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包括水分和其中溶解的物质,在成人,约占体重的60%,总称体液。体液的2/3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內液(40%)。其余1/3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20%)。存在于血管内的血浆(5%)、淋巴管内的淋巴液、细胞间隙和组织间隙的组织液(15%)都属于细胞外液。体液各部分之间是彼此隔开的,但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组织液的流动范围非常局限,必须靠血液及时运输,才能避免这些物质堆积对细胞造成损害。构成细
21、胞直接生存环境的细胞外液称之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或稳定)3、血液的组成: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液体,其比重在1.050-1.060。由液体成分血浆(50-55%)和有形成分血细胞(45-50%,其中红细胞占44%)两部分组成。成年男性血细胞比容40-50%,女性37-48%试管内放入抗凝剂离心析出上层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浆(是血细胞的细胞外液,其中水分占90-92%,溶质约10%)。不放抗凝剂血凝块收缩析出淡黄色澄明液体为血清。血液组成化学成分生理功能血浆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主要有清(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纤维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1.52.5:1血浆蛋
22、白的功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清蛋白含量最多,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全身水肿);免疫作用(球蛋白包括a、等,(丙种)球蛋白含有多种抗体能与抗原结合从而杀灭致病因素);运输作用凝血作用非蛋白氮血中蛋白质意外的含氮物质总称非蛋白氮NPN,主要是尿素,氨基酸和多肽以外的物质多为代谢的产物(废物)。测定血中NPN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和肾的功能不含氮有机物和无机盐血糖血浆中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简称血糖。正常人血糖含量比较稳定,在80-120mg%血脂血浆中所含的脂肪类物质,统称血脂。包括三酰甘油(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约70%位卵磷脂,其余为神经磷脂和脑磷脂)和胆固醇及其酯。血脂的作用:脂肪
23、(三酰甘油)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是储存及氧化功能;磷脂、糖脂、胆固醇及其酯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脂肪酸、胆固醇可以代谢转化为其他物质,如前列腺素,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等。血脂含量不如血糖恒定,波动范围较大。无机物血浆中的无机物,绝大部分以离子状态存在。阳离子中以Na+浓度最高,患有K+、Ca2+、Mg2+等,阴离子中以CL-最多。血浆中患有铁、锌、碘等微量元素。Ca2+参与很多重要生理功能维持神经的兴奋性;NaCL对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和保持机体血容量起着重要作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脂的来源:来源于食物;是由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脂类不溶于水,在水中呈乳浊状。血脂在血浆中的转运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管理 考试 知识点 42
限制150内